席曼諾夫斯基
席曼諾夫斯基Karol Maciej Szymanowski,(1882年10月6日-1937年3月29日),波蘭作曲家、鋼琴演奏家。
說起波蘭這個國家,你會聯想到那位音樂家?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蕭邦。然而,在蕭邦之後約30年,有一位與蕭邦之於波蘭同等重要的音樂家誕生,那個人,就是席瑪諾夫斯基。是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 [1]
他的博物館位於扎科帕內。[2]
目录
生平
席曼諾夫斯基出身貴族,早年,他在家裡自行學習音樂。
1892 年,席曼諾夫斯基10歲左右,到他的表叔古斯塔夫‧紐豪斯(Gustav Neuhaus)主辦的Elisavetgrad音樂學校學習,他也約在那個歲數開始作曲。[3]
1896年,於自家(Elisavetgrad;現地名為Kirovograd)附近的音樂院就讀。
1901年,席瑪諾夫斯基搬到華沙,正式進入華沙音樂院,在這段期間,他與Marek Zawirski私下學習和聲課程,而對位與理論作曲則是隨同音樂院保守派作曲家Zygmunt Noskowski學習。
1905年,赴柏林學習,發起成立波蘭青年音樂協會,創作了一些理查·斯特勞斯風格的作品,但未獲認可。之後又轉向印象主義風格。晚年任華沙蕭邦音樂學院院長,作品多採用民歌。
1927年,席瑪諾夫斯基定居於華沙,並於華沙音樂院專注音樂教育及提高波蘭的音樂環境水平,晚期作品不再直接使用民間音樂。[4]
作品
早期
《音樂會》序曲(Concert Overture,1906)
《第二號交響曲》(1909∼1910)
《第二號鋼琴奏鳴曲》(1910∼1911)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席瑪諾夫斯基造訪南非,這趟旅程也引發他對地中海文化及阿拉伯文化的興趣,異國文化的刺激,幫助他脫離傳統德國理論作曲的訓練與影響,他開始研究古希臘文化和哲學,進而創作出《神話》這部最為人所熟知的小提琴與鋼琴曲。
1911-1914年,席曼諾夫斯基在維也納逗留期間,他創作了歌劇《哈吉斯》和兩首歌曲《哈菲茲的情歌》,這代表他的第一和第二風格時期之間的過渡。[5]
取材自希臘神話的鋼琴作品
《Metopes》(1915)、
《Masks》(1915~1916)
《神話》(Myths for violin and piano, 1915),和最為人所熟知的小提琴與鋼琴曲。這首充滿神秘特質的作品,取材自希臘神話,共有三個部份,分別是〈阿蕾杜莎之泉〉、〈納西斯〉及〈仙女與牧神〉。
從這時期作品也可看出席瑪諾夫斯基的「印象主義」特質,音樂色彩豐富,匯集了德布西、拉威爾、晚期的史克里亞賓及德國晚期浪漫樂派特色。
從這些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席瑪諾夫斯基仍深受傳統的德國作曲技法所影響,隱約有華格納與理查‧史特勞斯的影子。
1918年,波蘭獨立,席瑪諾夫斯基回到波蘭,開始自民間音樂取材,也致力於建立波蘭音樂的風格,可說是蕭邦之後的第一人。
他的二十首馬祖卡作品op.50(1924~1926)和兩首馬祖卡作品op.62(1933~1934),在在地呈現了民間馬祖卡三拍子的節奏及自波蘭取材而來的旋律型態,寫作馬祖卡,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向蕭邦致敬。此外,他早年所創作的
芭蕾舞劇
《哈納謝》(Harnasie, 1923~1931)
歌劇
《羅傑王》(King Roger, 1918~1924),也使得他贏得國際聲譽。
評價
鋼琴家阿圖爾·魯賓斯坦在自傳作品《我的青年時代》中提到,他收到還是學生的席曼諾夫斯基的手稿——「我們確信會看到一個學童的幼稚的塗鴉。然而,一首前奏曲的頭幾個小節一彈,我們倆的驚訝就難以形容。這是大師譜寫的音樂呀!我們熱切地讀完了所有的手稿,由於意識到我們正在發現一個偉大的波蘭作曲家,我們就越發激動和興奮!他的風格明顯地受到蕭邦的影響,曲式有些像斯克里亞賓,但是已經可以從旋律的線條和大膽、新穎的變調中感受到強有力的、且具有獨創性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