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劇
廬劇《孔雀東南飛》 |
中文名稱 : 廬劇 外文名稱 : Luzhou Opera 等 級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類 別 :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批准時間 : 2006年 編 號 : Ⅳ—57 非遺級別 : 國家級 傳 承 人 : 黃冰 武克英 孫邦棟 丁玉蘭 相關傳承人: 黃冰 武克英 孫邦棟 丁玉蘭 |
廬劇,又名倒七戲,中國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省合肥市及其周邊的六安市、巢湖市、蕪湖市等地。「廬劇」得名於合肥的古稱「廬州」。廬劇曲調清新樸實,優美動聽,很受當地群眾喜愛。清末以來,主要流行於安徽境內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廬劇發源於大別山區的霍山,它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鼓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
2006年5月,廬劇被列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
目錄
藝術特色
廬劇唱腔分為主調和花腔兩大類[2]。主調主要用於整本戲與折子戲,有二涼、三七、寒腔、老生調、小生調、老旦調等調門(曲牌),長於敘事或抒情;花腔則用於小戲。其中三七、寒腔是廬劇的代表性調門,被應用的最廣最常用。
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幫腔吆台,即當舞台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後台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舞台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
廬劇的伴奏樂器有鑼鼓、高胡等,以高胡為主胡。
流派
廬劇因地域特色分為西路、中路、東路三路[3]。西路(亦稱上路)以六安為中心,音樂上較為高亢;中路以合肥為中心,音樂上兼有東路與西路的特點,樸實明快;東路(亦稱下路)以蕪湖為中心,音樂細膩婉轉。
1955年3月,經安徽省委宣傳部批准,正式將「倒七戲」改名為「廬劇」。
1957年安徽省廬劇團赴京演出了傳統劇目《休丁香》、《借羅衣》、《討學錢》等,贏得首都各界的好評。並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歷史
廬劇的形成年代尚無定論,但至少可追溯到清代中期。早期廬劇班社多為半職業性的,無固定的角色體制,表演較為粗糙,主要靠唱來刻畫人物。這一時期的化裝亦非常簡單,服裝則借自生活服裝,如花旦上穿花布短褂,下穿裙子,小生則穿藍色大褂,其他劇種常用的水袖也付闕如,生角旦角均由男性扮演。從1920年代開始,廬劇與其他劇種搭班演出,開始借鑑其他劇種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劇目不斷豐富,逐漸走向成熟。
1949年後,在政府力量主導下,對廬劇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建立導演制,革新舞台美術等。一系列國有劇團相繼成立。1955年3月,成立了國營劇團安徽省廬劇團。此時廬劇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文革時,廬劇同其他戲曲劇種一樣,受到嚴重的衝擊。文革後,廬劇一度出現復興,廬劇演出也得到了恢復。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廬劇跟其他戲曲劇種一樣,陷入了衰落之中。
發展
太平天國時期已有職業班社流動演出。初期的廬劇,是以皖西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門歌(門頭詞)和民間花籃舞、花鼓燈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三小戲。其演出劇目《賣蘭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帶流行的花鼓燈調;《打桑》一劇唱的則是大別山流行的「打花石調」。當時的演出大多採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繞籬笆子」、「繞門轉子」、「一條龍」、「剪子股」、「荷葉翻身」等,與淮河一帶的花鼓燈相似。廬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流行於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帶的「嗨子戲」影響,後來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戲和淮河一帶的「端公(男巫)戲」等劇種的部分劇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斷豐富起來,如:「端公調」唱腔和《休丁香》、《張相公打嫁妝》等劇目來自「端公戲」;《討學錢》、《採茶》等戲來自湖北花鼓戲;「黃梅快板」(又稱行路調)唱腔來自皖南花鼓戲。廬劇班社早期不滿10人,只能在農村草台演出,劇目是《點大麥》、《遊春》、《洪武放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戲和折子戲。辛亥革命前後,曾一度和徽戲合班演出,稱為「四平帶折班」(「四平」指徽戲,「折」指廬劇小戲)。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進入蕪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與京劇合班,稱為亂彈班。因此,在劇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
廬劇的確切形成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其歷史上的記錄來看,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發現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四個大字。碑文約400字,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禁約計為四條,第二條即提到倒七戲。這塊石碑的發現,不但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名稱在130多年前已經出現,而且對其產生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線索: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後(清代道光、咸豐年間)。 合肥人李鴻章還曾經用家鄉的廬劇、俗稱「倒七戲」 代替過大清的「國歌」呢!那是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國宰相的身份出訪歐美六國。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為他舉行盛大國宴,並陪同參觀軍事操練,還贈他紅鷹大十字頭等勳章。德皇在慶宴上,要求各國使節唱本國國歌。當時,大清國還沒有制定國歌,李鴻章沒有辦法,就唱了一曲家鄉合肥流行的「倒七戲」 代替國歌,矇混過關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廬劇也就是「倒七戲」在當時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4]。
性質
舊時廬劇班社大都是半職業性的(即農忙時種田,農閒時唱戲),長期流動於鄉村集市。演出時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攤子。一般演員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會些「轍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傾向。所演劇目,多以「二小」戲、「三小」戲為主。唱腔多是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不用絲弦,三五人湊個班子即可演出,謂之「兩打三唱」。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後來發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還未形成固定的角色體制。廬劇從前無女藝人,旦角多由年輕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出劇目不斷豐富,角色行當也相應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戲興旺發達時期,每演出於各地,即吸收當地流行的戲曲或民間藝術來豐富自己。有的班社還時斷時續地與徽班、京戲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戲班演出正戲,然後續演廬劇小戲,這種做法叫「四平帶折」班或「亂彈班」。與徽、京戲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戲演員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鑼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變。而較有水平的倒七戲班不斷入城演出,由於要適應城市觀眾的欣賞習慣,藝術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劇目
著名人物
著名廬劇演員有黃冰[6]、武克英、丁玉蘭、王本銀、孫邦棟、董少軒等,其中黃冰、武克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當代著名的廬劇演員有盛小五、周小五、朱德順、劉長芬、孫曉雲、魏小波、汪莉、夏巧雲,尤其盛小五以演出反串角色嶄頭露角,且身兼多樣行當,戲路寬廣,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耍寶的正經的,君子痞子他都能演,網評:「盛小五演喜劇讓人笑的要命、演悲劇又能讓人哭得要死」,因此倍受廣大戲迷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