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ballistic missile)是一種導彈,通常無翼,在燒完燃料後只能保持預定的航向,不可改變,其後的航向由彈道學法則支配。為了覆蓋廣大的距離,彈道導彈必需發射很高,進入高層大氣或太空,進行亞軌道飛行。
目錄
結構特性
與彈道導彈相對的概念是巡航導彈,後者可以控制自身的飛行軌道[1]。
中遠程彈道導彈通常被用於投擲核彈頭,因為它們可攜帶的有效載荷很難保證常規武器有效摧毀目標,而彈頭落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熱往往也會使生化武器失效。
許多先進的彈道導彈由多級火箭推進,它們的軌道也能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調整。
彈道導彈的射程和用途有很大區別,一般來說,彈道導彈根據射程的不同進行分類。
美國的分類方式:
- 洲際彈道導彈(ICBM): 射程在5500km以上
- 遠程彈道導彈(IRBM): 射程在3000km至5500km之間
- 中程彈道導彈(MRBM): 射程在1000km至3000km之間
- 短程彈道導彈(SRBM): 射程在1000km以下。
另外還有以發射模式和作戰用途區分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多屬洲際彈道導彈)和戰區彈道導彈(TBM,多屬中短程彈道導彈)。
歷史
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是納粹德國研製的V2火箭,它也是第一種投入實際使用的彈道導彈。在二戰末期,德國曾用V-2攻擊英國的城市。
1962年爆發了古巴導彈危機,卡斯特羅企圖提供蘇聯導彈基地以攻擊美國,但蘇聯的導彈運輸船和護航艦隊被美軍偵察機發現,蘇聯艦隊一度與前來迎擊的美軍艦隊在古巴海域對峙;最後蘇聯運輸船長為防觸發全面核戰,不惜抗命將導彈運輸船調頭,同時美蘇領導人透過美蘇熱線,化解了古巴導彈危機。
在古巴導彈危機發生的同時,美軍也在西德和土耳其部署了彈道導彈對準了東歐、高加索等地的蘇聯據點,企圖與蘇聯相互威脅。
1969年中蘇之間發生珍寶島戰役,之後中蘇雙方曾將大量的彈道導彈擺到邊界上相互威脅。
1980年代發生了兩伊戰爭,伊朗和伊拉克雙方都使用了彈道導彈,企圖攻擊各自的首都德黑蘭和巴格達;而兩伊戰爭為世界上首次使用配備生化彈頭的彈道導彈的一場戰爭,伊拉克方面在飛毛腿導彈上配備了沙林毒氣造成伊朗軍隊慘重傷亡。
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伊拉克廣泛使用了飛毛腿導彈,企圖攻擊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伊拉克周邊的美國盟邦和前線據點,而美軍、沙軍和以軍則以愛國者導彈迎擊。
1996年的台海導彈危機,解放軍假借在福建沿海演習的名義對台灣基隆和高雄外海發射了M族導彈,牽動美中台三邊敏感神經,美國遂派遣第七艦隊從日本南下介入兩岸緊張局勢,企圖緩和兩岸領導人江澤民和李登輝間的對立態勢。此後,解放軍針對台灣的各型彈道導彈數量遽增,並在21世紀初擁有千餘枚導彈,當作「以武促統」的籌碼,尤其在2004年大陸制定針對台灣陳水扁政府的《反分裂國家法》後達到高峰。
2000年代的朝核問題,北朝鮮不顧國際制裁徑自開發彈道導彈並實施地下核爆;而北朝鮮在2012年為了慶祝金日成百歲冥誕「太陽節」,試射了由「大浦洞」和「蘆洞」彈道導彈為設計基礎的火箭卻發射失敗[2]。在此同時,韓國的因應之道亦以自制彈道導彈與北朝鮮抗衡,以勝利女神導彈為基礎開發了玄武三型彈道導彈。北朝鮮方面在2012年底正式宣布成功發射長程火箭,並載運衛星光明星3號升空。
2000年代印巴雙方不約而同地發展了核子武器和彈道導彈,其中印度的烈火五型彈道導彈射程達五千公里,理論上具有攻擊中國全境的能力,但政治意義的成分居多。
2010年代伊朗和以色列的意識形態衝突加劇,雙方宣稱要「相互保證毀滅」;而以色列的耶利哥導彈和伊朗的流星導彈都有攻擊對方領土的能力,加劇了中東緊張情勢。
視頻
彈道導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都叫導彈,它們有何區別? ,光明網,2019-9-17
- ↑ BBC:朝鮮的彈道導彈技術發展沿革 ,上官,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