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行
徐中行(?-1578年),字子輿,一作子與,號龍灣、天目山人。浙江長興縣人。明朝文學家、政治人物。後七子之一。
徐中行 | ||
---|---|---|
大明江西按察使
| ||
籍貫 | 浙江湖州府長興縣 | |
出生 | 生年不詳 浙江長興縣 | |
逝世 | 萬曆六年(1578年) 江西 | |
出身 | ||
|
生平
「美姿容,善飲酒」[1]。浙江鄉試第三十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二甲第五十二名進士[2][3][4]。初授刑部主事,歷升員外郎、郎中,出為福建汀州知府。曾與徐甫宰防禦廣東賊蕭五來犯,補汝寧。後謫長蘆鹽運判官。遷廣東端州同知、山東僉事,掩捕湖盜柯彩鳳,得其積蓄,救活數萬饑民,後任雲南參議、福建副使、參政等職,累官至江西布政使。萬曆六年(1578年)卒於官。
著作
善長七律,一生多處為官,行跡遍及貴州、雲南等地,詩歌多能描繪各地的山川風貌和社會習俗。胡應麟《詩藪》稱:「閎大雄整,卓然名家」,但其詩明顯有模仿杜甫的痕跡,散文成就亦不高。著有《天目山堂集》20卷、《青蘿館詩》6卷。
家族
詩詞
《暮發滁陽》
荒城一騎出,落日萬蜂西。
澗水流人影,松陰散馬蹄。
縣崖青欲滴,芳草綠堪迷。
洵美非吾土,翻然憶故溪。
《得滇南除目戲作》
余昔四十時,秩已忝金紫。
棄捐垂十年,僅乃復其始。
故璧則猶是,馬齒加長矣。
頃失曾不憂,今來亦何喜。
未能免俗緣,棲棲聊復爾。
終當拂衣去,相從鴟夷子。
自古銷魂地,經過復此亭。
布衣交自重,尊酒眼偏青。
柳色春堪惜,驪歌老倦聽。
因君懷舊侶,落落嘆晨星。
《入桐江》
奔流千折下,峭壁兩崖分。
樵徑沖江雨,漁舟宿嶺雲。
布帆林杪見,水碓月中聞。
獨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6]
參考文獻
- ↑ 《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
- ↑ (明)張朝瑞. 《皇明貢舉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貢舉志五種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朱保炯,謝沛霖.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 785-790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1-6. 台灣: 文海出版社. 1981.
-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 登科錄 點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殿試登科錄》
- ↑ 徐中行詩詞,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