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微體化石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目錄

名詞解釋

微體化石 microfossil,指需用顯微鏡觀察的微小生物的化石。

指需用顯微鏡觀察的微小生物的化石,如有孔蟲、放射蟲、鞭毛蟲、孢子、花粉等的化石。也有把細菌、微小藻類等一些僅數μm大小的微生物的化石叫做超微化石(nanofossil),以與微體化石相區別。超微化石曾發現於不具大型化石的前寒武利亞紀的地層中,在研究原始生物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南非約30億年前的地層中曾發現認為是細菌的化石,並命名為Eobacterium isolatum。比較確實的微生物化石,在加拿大Ontario發現的大約為19億年前的細菌和藍藻的化石。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