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心動過緩(bradycardia),指心率<60次/分,可見於正常人、運動員、老年人和熟睡時,也是咳嗽、嘔吐、排便時迷走神經受刺激的反應,但上述情況下心率很少<40次/分。此外,由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系統疾病引起的心率可能更慢。心動過緩本身並非特異性體徵,但合併有胸痛、眩暈、暈厥及氣短則提示為急症。[1]

目錄

症狀起因

常見原因

  1.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類型和患者耐受性不同,可短暫或持續,良性或危及生命,伴隨有低血壓心悸眩暈無力暈厥
  2. 心肌病心肌病是潛在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引起短暫性或持續的心動過緩、眩暈暈厥水腫頸靜脈充盈乏力、端坐呼吸、周圍性發紺。
  3. 頸椎外傷頸椎外傷可引起短暫性或持續的心動過緩,取決於外傷的嚴重性,可有失神經支配臨床表現,包括低血壓體溫降低、腸蠕動減弱、下肢癱瘓、呼吸肌麻痹。
  4. 低體溫;體內溫度<32℃時有心動過緩,伴有寒戰、周圍性發紺、肌強直呼吸頻率減慢意識模糊及定向力喪失。
  5. 甲狀腺功能減低:甲狀腺功能減低可引起嚴重的心動過緩,伴有乏力、便秘、無法解釋的體重增加、不耐冷、皮膚干厚頭髮乾燥稀少脫髮、面部及眶周水腫、指甲增厚易碎、意識模糊及定向力喪失。
  6. 顱內壓增高:顱內壓增高晚期可有心動過緩、呼吸加快、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加伴有持續性頭痛、噴射性嘔吐、意識水平的降低。
  7.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竇性心動過緩,伴有胸部壓榨性疼痛放射到下頜、肩、背、上腹部,噁心,嘔吐,皮膚濕冷、發紺,焦慮,呼吸困難,血壓可增高或降低,聽診有異常心音。[2]

其他病因

  1. 診斷性試驗:心導管及心電生理檢查可導致短暫性心動過緩。
  2. 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強心苷縮瞳藥如毛果芸香鹼羅卡魚精蛋白奎尼丁和等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可導致短暫性心動過緩,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失敗可導致心動過緩。
  3. 侵襲性治療:吸痰可引起低氧血症及迷走神經受刺激、心動過緩心臟手術可導致傳導組織水腫損傷,導致心動過緩。

常見疾病

心律失常心肌病、頸椎外傷、低體溫甲狀腺功能減低顱內壓增高心肌梗死、短暫性心動過緩、低氧血症、迷走神經受刺激、心動過緩、組織水腫、損傷等。

診斷

發現心動過緩注意檢查有無其他威脅生命疾病的其他臨床表現,如心動過緩未伴隨有其他難以處理的臨床表現時,詢問有無家族史因其可遺傳性獲得,尋找患者有無代謝性疾病,比如甲減,詢問用藥史及服藥的規律、劑量,監測生命體徵及氧飽和度。[3]

鑑別診斷

心律失常

  1. 症狀及體徵:心動過緩(短暫或持續)、低血壓心悸眩暈無力暈厥噁心蒼白
  2. 診斷實驗室檢查:動脈血氣分析、血常規心肌酶譜電解質心動超聲、心電圖、Holter。
  3. 治療:用藥史(抗心律失常)、起搏器
  4. 隨訪:隨訪心血管病專家。

心肌病

  1. 症狀及體徵:心動過緩眩暈水腫、頸靜脈充盈、乏力、端坐呼吸周圍性發紺胸痛
  2. 診斷:藥物篩查、電解質、影像學(X線片、超聲心動圖)、心電圖、心導管。
  3. 治療:用藥史抗心律失常利尿劑、ACEI吸氧、限制運動、低鹽低脂飲食。
  4. 隨訪:隨訪心血管專家。

頸椎外傷

  1. 症狀及體徵:心動過緩低血壓腸蠕動減弱腿癱瘓、上肢部分癱瘓。
  2. 診斷:外傷史、影像學(脊椎CT, MRI)。
  3. 治療:脊椎固定、激素。
  4. 隨訪:轉移至脊椎損傷中心。

甲狀腺功能減低

  1. 症狀及體徵:無力便秘體重增加不耐冷皮膚干厚頭髮乾燥稀少脫髮面部眶周水腫指甲增厚易碎、頸部水腫、突眼。
  2. 診斷:甲狀腺檢查、ECG。
  3. 治療:甲狀腺素替代。
  4. 隨訪:每4~6周隨訪一次直至甲狀腺功能正常,然後每6個月一次。

心肌梗死

  1. 症狀及體徵:胸腹痛呼吸困難咳嗽眩暈噁心、嘔吐、發汗、焦慮。
  2. 診斷:實驗室檢查(LDH,同工酶,肌鈣蛋白T、I)、影像學(血管造影、心電圖)、心導管。
  3. 治療:用藥史阿司匹林硝酸鹽鎮痛劑溶栓藥、抗凝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加壓素)。
  4. 隨訪:隨訪心血管病專家,出院後每3~6周,然後每3個月一次。

低體溫

  1. 症狀及體徵:體溫<32℃、寒戰、周圍性發紺、肌強直、呼吸頻率減慢、意識模糊。
  2. 診斷:體溫、心電圖。
  3. 治療:建立ABC(氣道、呼吸、循環)、體溫監測、補液、保溫、治療原發病。
  4. 隨訪:出院後2周隨訪。

顱內壓增高

  1. 症狀及體徵:呼吸減慢、脈壓增加、持續頭痛、噴射性嘔吐、瞳孔散大固定、意識水平降低。
  2. 診斷:影像學(CT, MRI)。
  3. 治療:原發病、用藥滲透性利尿巴比妥鹽、通氣。
  4. 隨訪:神經內科、外科專家。

檢查

行血常規、心肌酶譜電解質血糖尿素氮動脈血氣分析血藥物濃度測定、[甲狀腺]]功能以及十二導聯心電圖檢查,必要時予以Holter檢查。

治療

  1. 糾正引起心動過緩的可逆性原因,如停用抑制竇房結或房室傳導系統的藥物、控制急性炎症、矯正電解質紊亂、解除阻塞性黃疸等。
  2. 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竇房結功能不良病人不需治療,預防性起搏不可取。症狀性竇房結功能不良病人,努力證明症狀與心動過緩的實時關係十分重要,治療方式比較明確,應選擇起搏治療,生理性起搏方式在條件允許的時候儘可能地採用。藥物治療,如阿托品、麻黃鹼等在無起搏條件時可臨時使用,但效果不佳,且有不良反應。
  3. 房室結內阻滯的多數情況屬可逆性,預後較好。有症狀時可使用阿托品等物。少數發生嚴重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徵(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炎並發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時應做臨時起搏治療。房室結以下水平的房室傳導阻滯症狀重,預後差,一般均需安置永久起搏器。慢性不可逆性房室結內阻滯有症狀時也應考慮安置永久起搏。[4]

臨床表現

突然發作的心悸感,心跳緩慢可伴心律不齊,根據心率減慢的程度可以表現為黑矇發作、陣發性頭暈暈厥,甚至猝死,長期持續、緩慢發生的心動過緩可無症狀。

注意事項

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徵,注意心律、呼吸以及意識改變。

預防措施

強調心臟疾病的預防,預防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跳驟停應注意以下方面:

定期體檢

所有人都應定期進行體檢,特別是中年人。中老年人在常規體檢時如發現高血壓、心界增大、心電圖異常等,應進一步檢查,增加血流變、血脂、血糖檢驗,心臟彩超和動脈檢測、動態心電圖項目,以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戒煙

吸煙者的冠心病發病率較不吸煙者高36倍。吸煙與高血壓高膽固醇有協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發病危險性成倍增加。

平衡膳食

多吃粗糧、蔬菜和新鮮瓜果,控制甜食,低鹽飲食,少吃煎炸熏烤和醃製食品,用餐不宜過飽。

健康的生活方式

堅持適量運動、心態健康、控制體重。

視頻

心動過緩治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