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厘穴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懸厘穴(英語: Xuanli Point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陽明之會。懸厘穴的位置:當頭維穴與曲鬢穴弧形連線的上四分之三與下四分之一交點處。中醫認為刺激懸厘穴有治療偏頭痛、面腫、上齒痛、三叉神經痛等作用。
目錄
穴位含義
膽經氣血在此降濁分清。
懸厘穴。「懸」,吊掛也。「厘」,治理也。該穴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降濁分清。本穴物質為懸顱穴冷降下傳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滯重的寒濕水氣進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氣則由本穴外輸頭之各部,本穴對天部的水濕風氣有治理的作用,故名「懸厘穴」
概況
【取穴】正坐仰靠或側伏,在鬢角之上際,當懸顱穴與曲鬢穴之中點取穴[1]。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中部的涼濕水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循膽經下傳曲鬢穴,小部分飄散於天之中部。
【功能作用】降濁分清。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有通絡解表,清熱散風的功效。
【主治病症】主治頭面,耳目等疾患:如偏正頭痛,目外眥痛,耳鳴耳聾,齒痛,面痛,心煩,熱病汗不出,癲癇,偏頭痛,目赤腫痛,耳鳴,面腫,現代又多用懸厘穴治療血管性頭痛,神經性耳聾,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結膜炎,鼻炎,牙痛等。
【配伍應用】
懸厘穴配風池穴、太陽穴、外關穴,治偏頭痛。
懸厘穴配翳風穴、聽宮穴、聽會穴,治耳鳴。
懸厘穴配頰車穴、地倉穴、水溝穴、下關穴、顴髎穴、合谷穴,治面癱、面腫。
懸厘穴配外關穴、風池穴、太陽穴,有疏風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
懸厘穴配聽宮穴、翳風穴,有清熱瀉火的作用,主治耳鳴。
懸厘穴配頰車穴、地倉穴、顴髎穴、人中穴,有祛風通絡的作用,主治面癱,面腫。
穴位療法
【針刺】一般沿皮刺0.3~0.5寸。向後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
【艾灸】艾條灸5~10分鐘。間接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頭暈目眩時,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揉按懸厘,不適很快就能緩解:重按懸厘穴,可止偏頭痛
視頻
足少陽膽經懸厘穴《主治偏正頭痛、耳聾耳鳴、熱病汗不出、牙痛、結膜炎、鼻炎、神經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