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風池穴 Fēngchí(GB20),經穴名。出《靈樞.熱病》。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陽維之會。別名:熱府穴。風池穴的位置:枕骨下方的兩側凹陷處。中醫認為刺激風池穴有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改善頸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頭痛等作用。
穴位含義
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
」風池穴」。「風」,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風氣。「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內物質富含水濕。風池名意指有經氣血在此化為陽熱風氣。本穴物質為 腦空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因受外部之熱,水濕之氣脹散並化為陽熱風氣輸散於頭頸各部,故名「風池穴」。
概況
【取穴】位於人體的頭部,當枕外隆凸的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平腦戶穴[1]。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受熱脹散的陽熱風氣。
【運行規律】循膽經輸向頭之各部及外走陽維脈。
【功能作用】壯陽益氣。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具有平肝熄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治頭目、耳鼻、外感、神志等疾患:如頭痛發熱,熱病汗不出,頸項強痛,頭暈,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雀目,青盲,面腫,口,鼻淵,鼻衄,耳鳴,耳聾,癭氣,瘧疾,失眠,癲狂癇,中風昏危,涎出不語,氣厥,肩背痛,眩暈,傷風感冒,夜盲症,落枕,蕁麻疹,丹毒,神經衰弱,癲癇,高血壓,甲狀腺腫,電光性眼炎,視神經萎縮,視物不明,鼻塞,咽喉腫痛,熱病,中風
現代又多用風池穴治療流行性感冒,神經性頭痛,視網膜出血,近視,鼻炎,神經性耳聾,流行性乙型腦炎,腦卒中,腦動脈硬化,無脈症,甲狀腺腫大,吞咽困難,肩周炎,中風後遺症,足跟痛等。風池為治療頭,眼,耳,口,鼻,腦,神志疾患,上肢病的常用要穴。
【配伍應用】
風池穴配大椎穴、後溪穴,有祛風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頸項強痛。
風池穴配睛明穴、太陽穴、太沖穴,有明目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
風池穴配陽白穴,顴髎穴、頰車穴,有行氣活血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
風池穴配大椎穴、合谷穴、曲池穴,治感冒發熱。
風池穴配神門穴、豐隆穴、太沖穴、合谷穴,治癇證。
日常保健
風池穴是治療頭面部五官疾病的重要穴位,因此除了眼睛疾病以外,對鼻炎、耳鳴、咽痛等有一定作用;還常用於防治頸椎病,特別是頸肩部肌肉僵硬、落枕,或伴有頭暈頭痛者;此外,上下摩擦風池穴有祛風散寒的作用,能有效防治發燒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按摩手法:兩拇指持續往上點按,或快速上下擦動。
穴位療法
【針刺】針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
【灸法】可灸。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按摩】以雙手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揉按風池穴,以有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壓不少於30下,可治各種頭痛。可用雙手拇指按壓風池穴,每天輕按10~30分鐘助陽氣。
視頻
【每日一穴】風池穴——緩解頭重腳輕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