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成功教育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廣袤土地。是除基礎教育之外的理想的選擇。成功教育是追求學生潛能發現、發展的教育,是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成功教育是為每個學生創造成功機會的教育,它以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為途徑,以表揚、鼓勵為手段,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1]模式。

目錄

起源

成功教育肇始於80年代中期,先後經歷了草建架構和擴展提高兩個研究階段,在全國引起了較大反響,其積極的社會價值和理論意義昭示出它所蘊涵的潛在希望和光明前景。雖然中國教育界已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開展了諸多理性的抑或感性的探討,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仍有必要進一步探明其內涵、實質及應採取的策略,以強化對成功教育的認識,推動成功教育理論的縱深發展。

創立者

劉京海校長是上海市乃至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校長之一,由他創導並堅持了20年的成功教育改革,有效地轉變了大批學習困難學生,在海內外享有較廣泛的影響,被原國家教委列為向全國基礎教育重點推廣的三個教育科研成果之一。

內涵

成功教育以激勵全體師生追求並獲得成功為價值為定向,以培養師生成功心理為突破口,以開發師生主體潛能為着力點,變外壓式、訓誡式班級管理為主體參與式班級管理,變傳統經驗型教師管理為科學型教師管理,變以教師為中心、只強調應試知識傳授和應試技能傳承的應試教學模式為強調因材施教和主體參與、注重開發學生潛能的成功教學模式,藉以激勵和引導師生把追求成功的過程與道德養成、知識內化、潛能開發的過程結合起來,通過不斷獲得成功體驗而形成源源不絕的內動力,從而使他們各自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多方面的成功,並培養起有利於終生髮展的自我增值能力。

理論

其一,根據現代人才學的觀點,凡是在某方面具有較高才能,可以獨立承擔一定工作並作出較大貢獻的人都是人才,而且每個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成才。只要我們確立現代人才觀,善於發現培養對象的優點和專長,堅持因材施教[2]努力開發不同對象身上的潛能,就可以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整體性成功教育從「天生其人必有才」這一理念出發,根 據人才的層次性、多樣性和可塑性等特點,給予每個學生和教師們一視同仁的關心、幫助和指導,就可以為他們日後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其二,成功學理論認為,每個人,包括每個學生和教師,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也都有實現成功所賴以存在的潛能。只要建立有利於誘發師生成功心理並為他們實現成功提供保障的育人機制,採取適應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策略,就能激發起師生追求成功的熱情,使他們主動開發自身的潛能,通過努力變成功欲望為成功現實;由此又轉化為一種更強的內驅力,推動他們各自在原基礎上向更高層次的成功目標奮進。整體性成功教育正是體現成功學理念的一種教育模式。

其三,當今時代經濟、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國家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關鍵取決於公民素質的整體提高,而這一任務決非基礎教育所能單獨完成,還有待於終身教育的普及和完善。但基礎教育所能做到的,是在這個階段中培養學生的成功心理,開發他們的心智潛能,使他們走上社會後憑藉自身的素質基礎接受終身教育,不斷發展適應、服務和改造社 會的自我增值能力。整體性成功教育正是為完成這一任務創設一種優化的育人機制。

實質

成功教育是一種正在發展中的教育思想,對其實質的探討目 前尚嫌單薄,結合深刻變革、日趨繁榮的教育現實,我們認為可從如下四個維度進行相對系統的分析:

以尊重人的主體性為前提的教育

沒有主體性的發揮,就根本不會有成功可言。馬克思主義的人學理論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本質上即是人的主體性完成、完善和發展的歷史,因此,提高和弘揚人的主體性理應成為現代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選擇。中國的教育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客體地位根深蒂固,以致於在指導思想、內容、方法乃至組織形式上都存在着妨礙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流弊,而成功教育針對這些流弊,積極倡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主題的要求,而且運用這種主體性已切實獲得了追求「成功」的效果。成功教育對人的主體性尊重具體體現在:

1.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根據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獨立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成功。

2.視教育為民主、友愛、合作的交往方式,革除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現象,將人格尊重融於嚴格要求之中,讓學生始終享有對自身價值充分肯定和認可的感受。

3.使學生自覺投身於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注意課堂與課外的有機結合,把學生引向生活,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人格。

以發掘人的創造潛能為重點的教育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潛能,這是人的本質所在。亞歷山大·納烏莫維奇·魯克認為,「事實上,創造能力素質是每一個人、每一個正常兒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於把它們揭示出來並加以發展」。《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書也指出:「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造才能和創造潛能都結出豐碩的果實……這一目標比其它所有目標都重要。」(P6)因此,教育者必須摒棄「創造是精英們的專利」的觀點,確立「人人是創造的主人」這樣一種意向。雖然中國目 前正大搞素質教育,但形式化成分過多,教育現實基本上仍可歸屬於科學主義指導25第2期李保強等 成功教育的若干理論問題探討下的唯理性教育,強調科學知識的灌輸,把學生的創造潛能發掘置之可有可無的地位,這既是對人的創造本能的蔑視,也是對人力資源的荒廢。成功教育以發掘人的創造潛能為己任,大膽地改造日益嚴酷的教育積弊,自然是一種進步。成功教育對人的創造潛能的發掘體現在:

1.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成功教育工作者經常設置並利用多種引發學生創造欲望的誘因,尤其注重知識本身的趣味性和發揮榜樣的作用。

2.保證學生的心理自由。成功教育工作者注重對學生的解放,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常常給予更多的創造空間和自由支配的時間。

3.開設多樣的科技教育課程。成功教育工作者注重通過開設有很強操作性和綜合性的實踐課程,教給學生多種創造技法,如模仿、類比、遷移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以體現人的個性為特色的教育

在時間的延續和空間的擴展中,每一個人都以其獨特的個性存在着。教育的任務就是「在無數的生活道路上,找到一條最能鮮明地發揮他個人的創造性和個性才能的生活道路」。[4](P503)教育對個性的展現貫穿於人類教育史的全部歷程,無論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還是蘇格拉底主張的獨立人格塑造,也無論夸美紐斯的自然適應性原則,還是杜威的從做中學體系,無不閃爍着教育發展個性的光彩。20世紀80年代以後,世界教育改革愈來愈關注人的個性問題,成功教育正是在順應國際潮流基礎上更加重視對個性的高揚的。成功教育發展人的個性的主張主要表現在:

1.關注並致力於發展學生的自我概念,使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與評價,積極尋求閃光點,進而樹立更堅定的自信心。

2.強調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幫助學生髮現適合於自己個性的行為方式和方法,藉以獲得個人意義的成功。

3.重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教育活動,讓學生的個性在有選擇的環境中逐漸形成、不斷豐富和日臻完善。

以提升人的價值為導向的教育

人的價值,是物化在對象之中的人之為人的效用的總和,反映在現實生活中亦即指稱人的地位、作用和尊嚴等,是對人自身的一種肯定性評價。由中國古代先賢的「人貴論」至毛澤東所講的「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從古希臘「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命題到存在主義哲學的「人是價值來到世界上的原因」的推論,都無一例外地體現着對人的價值的崇尚及其追求熱望。知識經濟時代強調人才對於市場化社會的作用,人的個體價值也提升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為「對人的價值的單向度的片面張揚乃至惡性膨脹的異化形成對社會發展是不利的」[5]。所以,全部教育價值的實現須以人的價值實現為基礎,教育理應成為成就個體價值的催化劑,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卓越的自覺性去把握的艱巨任務。成功教育在這方面已作出的積極而可貴的探索,其表現是:

1.堅信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立足以人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反對目中無人、目中無活人的錯誤做法,承認並發現學生的價值。

2.確立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發展有機結合的價值取向,追求使學生成為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高尚的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特徵的社會個體。

3.認定儒化的教育模式難以造就具有競爭意識和創造精神的現代人,力倡通過深化教育改革,解放並發揮學生個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