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中文名:手阳明大肠经

出处:《黄帝内经》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十二经脉之一

手阳明大肠经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上接手太阴肺经于食指,下接足阳明胃经于鼻旁。经脉分布于食指、上肢外侧前、肩前、颈、颊、鼻旁。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商阳,末穴是迎香,左右各20穴。[1]

目录

大肠经功效

大肠经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肤病,中医讲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便会在大肠经淤积,所以脸上起痘身上起湿疹这些问题,大肠经可以十分好的调节。

大肠经属阳明经是气血都很旺的经络,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手阳明大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脉经·大肠手阳明经病证》:“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大肠有寒,鹜溏。有热,便肠垢。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大肠胀者,肠鸣而痛,寒则泄食不化。”

患手阳明大肠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面、耳、鼻、喉及热病,有下列病候:口干,鼻塞,衄血,齿痛,颈肿,喉痹,面痒、面瘫、眼珠发黄,肩前、臂及食指痛,经脉所过处热肿或寒冷或发寒颤抖,肠绞痛,肠鸣、泄泻。

大肠经的失调会引致与大肠功能有关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此外,由于大肠经经过口腔及鼻,因此牙痛、流清涕、流鼻血、循经部位的疼痛或热肿等病症都可能显示了大肠经出现问题。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2]

释解手阳明大肠经各个经穴

1、商阳穴LI1shāngyáng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伍: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浅刺0.1寸。附注: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2、二间穴LI2èrjiān

定位: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直刺0.2~0.3寸。附注: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3、三间穴LI3Sānjiān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配伍: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直刺0.3-0.5寸。附注:手阳明经所注为“输”   

4、合谷穴LI4Hégǔ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直刺0.5~l寸。

附注:l)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5、阳溪穴LI5Yángxī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配合谷治头痛。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手阳明经所行为“经”。

6、偏历穴LI6Piānlì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解剖: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配伍:配曲池治手臂疼痛。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手阳明经络穴。

7、温溜穴LI7Wēnliū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配伍:配合谷治头痛。刺灸法:直刺0.5中l寸。

附注:手阳明经郄穴。

8、下廉穴LI8Xiàlián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解剖: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胀,腹痛。刺灸法:直刺0.5~l寸。

9、上廉穴LI9Shànglián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肠鸣腹痛。

配伍:配曲池治手臂麻木。刺灸法:直刺0.5~l寸。

10、手三里穴LI10Shǒusānlǐ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主治: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配伍:配曲池治上肢不遂。刺灸法:直刺0.8~1.2寸。

11、曲池穴LI11Qūchí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配伍: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刺灸法:直刺l~1.5寸。

附注:l)手阳明经所入为“合”。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12、肘髎穴LI12Zhǒuliáo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l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在桡骨外上髁上缘肱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配伍:配曲池治肘臂疾病。刺灸法:直刺0.5~l寸。

13、手五里穴LI13Shǒuwǔlǐ

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解剖:在肱骨桡侧,为肱桡肌起点,外侧为肱三头肌前缘;稍深为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内侧为桡神经。

主治:肘臂挛痛,瘰疬。

配伍:配曲池治肘臂挛痛。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l寸。

14、臂臑穴LI14Bìnào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七寸处。

解剖:在肱骨桡侧,三角肌下端,肱三头肌外侧头的前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

主治:肩臂痛,颈项拘挛,瘰疬,目疾。

配伍:配光明治目疾。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15、肩髃穴LI15Jiānyú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配肩髎治肩臂疼痛。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16、巨骨穴LI16Jùgǔ

定位: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解剖: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

配伍:配肩髃,肩髎治肩痛。刺灸法: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0.5~l寸。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17、天鼎穴LI17Tiāndǐng

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主治: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配伍: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合谷治瘿气。刺灸法:直刺0.5~0.8寸。

18、扶突穴LI18Fútū

定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配伍:配合谷治瘿气。刺灸法:直刺0.5~0.8寸。

19、口禾髎穴LI19KǒuHéLiáo

定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下支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

20、迎香穴LI20Yíngxiāng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解剖: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3]

热点视频

手阳明大肠经讲解微课

25手阳明大肠经的用穴经验

參考來源

  1. 手少阴心经穴位的作用与对应治病详解【图】, 360doc个人图书馆,2019年3月6日
  2. 手阳明大肠经, 搜狐新浪网,2019年6月15日
  3. 手阳明大肠经, 咔咔养生网,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