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扎兰屯市民族中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扎兰屯市民族中学的前身是原扎兰屯市民族小学,始建于1943年,原名“扎兰屯葛根国民优级学校”,当时隶属伪满布特哈旗公署管辖,校址在今扎兰屯酒厂院内。由于战乱,建校后一年便停课。1945年9月扎兰屯解放,10月,学校开始复课,校址迁到中央街路东,(原民族学校校址,现中蒙医院后院)。新中国建立以后,民族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师生人数不断增加。到1986年,原民族小学仅有的几间教室都成了破房、危房,已容纳不下就读的学生了。为了发展扎兰屯市的民族教育,1986年,扎兰屯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对原民族小学扩大重建,体制为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1],命名为“扎兰屯市民族学校”,任命徐振才为民族学校校长,卜凤珍、邢秀英为副校长。

目录

师资

民族学校的新教学楼是在原小学的旧址上重建的,位于扎兰屯市中央街北段东侧,南接中蒙医院,北邻扎兰屯市医药公司。1986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87年8月30日竣工,教学楼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分为四层。校园占地总面积5548平方米。1987年10月3日教学楼正式启用,扎兰屯市民族学校中小学正式上课。 民族学校中学部于1987年9月建立,设在民族学校教学楼的三、四两层,主要招收全市范围内的各少数民族子女。主要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回、满等十一个少数民族,也招收一部分汉族学生。1987年建校时,中学只招收了两个班,65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8名,占学生总数的89%。教职工15人,少数民族教师7人。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学部的学生和教职工不断增加,到2007年中学生的人数472人,教职工28人。2008年民族中学建立后,学生增加到652人,教职工71人。2011年民族中学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专科以上学历86人(本科59人,专科27人),中学高级教师64人,一级教师37人,二级教师7人;其中呼伦贝尔市学科带头人3名,扎兰屯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28名,市级教学能手30名,市级德育能手1名。现有24个教学班,七年级8个班,八年级8个班,九年级8个班,在校生近1236人

发展

从1989年开始,学生中农村和乡镇的少数民族学生增幅较大。为解决农村乡镇少数民族学生的住宿问题,1993年7月,教育局为中学部买了宿舍,面积510平方米,住宿面积410平方米。地址在学校教学楼对面,中央街路西,临中央街。住宿学生75人,管理员1人,炊事员2人。1994年,扎兰屯市进行城市规划,临街的中学宿舍要求拆迁,为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上级批准重建一幢教学楼,楼址在学校操场西侧。楼为五层,2楼3楼做宿舍,4楼是图书室,实验室,卫生室,微机室。5楼是大会议室和多功能教室,建筑面积2420平方米。建筑资金由三个渠道筹集:1是上级拨款;2是由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洼堤4个民族乡捐助;3是学校自筹。学校为了筹集资金,将临街的1楼作为门市房出售,至此学校的建筑总面积是5050平方米。新教学楼建成后,学校操场面积狭窄,学生做操都站不开,原因是校园的东南角有11户市民住房,占去校园500多平方米。为了扩大校园面积,市政府多次与住户协商,于1997年2月达成搬迁协议,在1个月内搬迁完毕。至此,校园面积扩展到6600平方米。

2007年10月,扎兰屯市政府调整扎兰屯市教育布局,将民族学校的小学部与沿河小学合并,组建民族小学,校址在沿河小学,任命原民族学校校长韩玉芬为民族小学校长。中学部仍在原民族学校,暂由韩玉芬兼管,王苹(副校长)抓教学,王艳华(政教主任)抓政教工作。提刘葆华为教务主任,王荛为总务主任。

2008年3月,市政府决定将民族学校校址卖给扎兰屯市中蒙医院,中学部与扎兰屯铁路中学合并,组建扎兰屯市民族中学。组成新的领导班子。校长韩玉芬,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崔凤和(原铁路中学副校长),副校长王艳华,刘葆华。校址暂借原扎兰屯铁路中学 。

2010年10月扎兰屯市民族中学与扎兰屯市第七中学合并,校名“扎兰屯市民族中学”,校址为原扎兰屯市七中学旧址。校长高铁臣,副校长(党支部书记)陈根柱、佟秀梅、刘英华、王艳华。目前校长王晓红。

扎兰屯市民族中学(原第七中学,校长:谢德余,富昊,王机政,高铁臣),位于吊桥公园南侧的明月街9号,东与农牧学校、西与水务局毗邻。始建于1981年,在原桥北小学原址建成,当时有平房校舍约300平方米。包括食堂和宿舍,约50名学生在校住宿和就餐,有部分林场学生在校就读。曾于1984年(教学楼面积3659平方米)和200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扩建,2006年建成的新教学楼5760平方米,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校园占地面积40430平方米,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按政府资源共享的规定和规划,我校与市体校的某些场室资源共享,完全满足我校教育教学需要。572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内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四个,微机教室两个,语音室一个,2006年在全市率先建成了“校园网”,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平台。于2008年8月完成了多媒体班班通建设,教学班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办学条件及教学设施达呼伦贝尔一流水平。蓝鸽语言学习系统平台软件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欢迎,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一系统的先进功能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如利用本地库进行声文同步资料的学习、使用视频展台进行讲解、使用同声传译功能进行教学活动等等。对于镇泰中学的学生来讲,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不但对他们语言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而且使他们尝到了自主开发这一系统平台功能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学生在使用“自主学习”模块时,对于学生机上的语音听录操作、录音、声音变速调节,DOD点播、跟读、素材选取等的系统功能都开发得非常全面。这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每班每周安排1节课,全体英语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很多教师把普通英语课和语文阅读欣赏课也拿到实验室来上,使用以来学生的听、说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英语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多人多次获全国奥林匹克[2]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

荣誉

民族中学2000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市“义务教育示范校”,曾荣获呼伦贝尔市教育信息化“明星学校”称号。2003年被授予呼伦贝尔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资源共享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同步资源建设》-(同步资源建设人教版初中数学(黄金梁)、同步资源建设人教版初中地理(王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实验与研究》(高铁臣);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古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十一五”规划科研课题《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网络课堂教学研究》(韩冬);内蒙古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新型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黄金梁),2011年教育部全国百佳网站,2013教育部全国百佳校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