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揭陽城隍廟是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東門的一座城隍廟,始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

目錄

基本簡介

揭陽城隍廟是廣東省內現存最大規模的同類古建築。始建於宋,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丞許德重建[1]。據《揭陽縣誌·壇祠》載,城隍廟在城東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廣八丈。城隍廟廟宇以大殿為中心,南北一中軸線,左右兩廊、兩廂為對稱建築,三進院落。主要建築有牌樓、大門、大殿、鍾、鼓樓、後殿(夫人廳),總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

城隍廟興建迄今為止已有600多年,期間歷經兵燹和自然災害,屢遭摧毀破壞,但每次都能得以葺復重建,修建經費大多由善男信女、海內外僑胞、社會熱心人士捐款。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義民宋廷春等捐資重建;嘉靖七年(1528年)由主簿季本增修;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邑人羅經泰倡建前亭及兩旁鐘鼓樓;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由邑人蔡俊、吳以汀、謝烈、宋汝翼、謝燾、宋仲勛朱君陳等又重新維修;雍正九年,(1731年)合邑紳士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縣劉業勤捐俸重修。1993年在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市文化局的領導下,組建城隍修繕辦公室。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多次前來實地考察論證,並按照《文物法》「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全面進行修繕,整座地坪提高60厘米,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建了牌樓,修復鍾、鼓樓、拜亭、龍虎井等,歷時四年多的時間,終於全面竣工。

城隍廟具有宋明建築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大殿為它的主體建築,是供祀伯府大人的殿堂,面闊三間20米,四進深16米,共設防22根花崗岩石柱,上部為抬梁、穿斗式結構,為石、木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甚為嚴謹。大殿四壁僅作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的壓力,防震性很好,雖經明、清幾次地震,牆壁傾圮而樑柱及屋頂仍然完好。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梁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墊架,大殿之間連接,梅花金柱,柱直徑50厘米,高5米,牆厚72厘米。廟內棟樑間的裝飾,其雕刻刀法簡潔明快,渾雄遒健。

大殿正中供奉城隍公,蓋因城隍是「彰善懲惡,護衛邦國」的神,殿下設注福、判官、注祿、彰善、三官爺、注生娘等諸神的牌位,協助城隍神彰善懲惡。後廳則奉祀城隍夫人,俗稱夫人廳。

歷史記載

歷代許多文人騷客,達官貴人,在這裡吟詩詠和,留連忘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墨寶。包括楹聯、匾聯、燈櫥聯等,共有32幅,主要宣傳道教,以地方史實故事闡述作為喻體的教義,最為著名的一副對聯是: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則昌;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則滅。近幾年來,修葺一新的城隍廟吸引了許多海內外的僑胞、有識之士紛紛前來瞻仰,並為該廟潑墨題匾書聯賦詩,大大地提升了城隍廟的知名度,使之成為揭陽的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蹟。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揭陽城隍廟 相關視頻

揭陽市城隍廟出巡精彩盛況
揭陽城隍廟報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