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生活随想(李林)
作品欣赏
教师职业生活随想
——有感于郑英《教育,向美而生》
大师云集之地才是大学所在,以豁达之胸襟、智慧之心灵及玉树临风之品性,面对万千世界思索而坦然,由此濡染学生。生活中的教育,是学生看不到教育,却实际滋养着他们的心灵,助推着他们成长。教师自身应成为一门现实版的生活课程,教师向上向美的状态应为学生成长的最好环境。
世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其美的内在原由。书香能致远,故阅读才是人精神成长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源泉。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有书卷香才有烟火味,教师没有阅读就没有底蕴和张力。每个人都应成为一位阅读者,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人,将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视为生命本能、生活第一需要才是知识分子的核心品质。因为学习才懂得自我革新,才能反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生需要窗子,看到外部的精彩而开阔眼界;人生更需要镜子,观照内在真我而提升境界。终身为学,濯清泉以自洁,一生高贵;日省吾身,源头活水清如许,一生谦卑。
教师内在的华彩取决于思想的丰富,其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丰富的思想源于深刻的思考,身处黑暗,也不失寻找光明的信心。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对育人有自己的执着的信念。因为思想丰富的苏格拉底,才有智慧非凡的柏拉图,进入有了卓然独立的亚里士多德,然后才有了雄才盖世的亚历山大。有“知”且有“日”,有心灵的温度和思想的光亮。“行而上者谓之道”,辽阔之宇宙,独立之精神。
生命的质量在于精神追求。“不要踩坏了我的圆”,“不要挡住了我的阳光” ,内在的灵魂不能等同于外在的权贵和物欲。“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在逆风中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
择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教师职业的“理想国”,但现实中“红孩儿”处处都有,他是老师自我成长的资源。困境可以是绊脚石,也可以是垫脚石。每一段经历都有专属他的风景,不要错过人生的旱季,经历沧桑,方有光明和开阔,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又何妨?拉开窗帘,明月依在,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优雅从容之美永不褪色。
学会与自己独处,静而能虑,虑而能得。人散后,一勾天月淡如水,享受寂寞处的安静自在、自足自省。虽在干戈地,常修礼乐风。处少数时,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勇气;处多数时,有“理直也气和”之宽容。自信而不自负,守护自尊而不轻视他人,保持独立而不孤立。
教育是唤醒人的灵性的事业,教师当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诗心,首仰星河,致其广大;匠心,脚踏实地,尽其精微。诗心,指引未来,成就梦想;匠心,行走当下,照亮人生。诗者,以善感之心,点化寻常,无往而不美;匠者,有执着更有一份创造,让庸常的教育生活永远清新如许。如此,让教育生活丰富而有趣,让自己与年轻生命同醉,给孩子带来愉悦的人生并照亮社会。对教育的美好憧憬,描绘教育之美是教师一生的修行,诚如斯哉!
物无定品,随人识见而定高下。有品鉴之眼,则物皆有可观,世界处处有风景。离开了创新和发现不成教育,学校没有相同的班级,教学没有相同的课堂。光线每一分钟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人间孤品,其个性之美在教育人的眼里,不仅是意境,更是其生长的丰富性,而生长的过程有师者及所经历事物的影响和印迹。
相机而教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创新创造,经历了过程才能懂得真实的教育。为人师,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呵护尊严和人性,使之向善向上;为人师,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能胜因强大而高明,不胜因赠学生信心是胸襟;为人师,善辨非智,息谤于无辨,行为是更高之辨,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醉江湖三十春,焉得书剑解红尘”,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真正的教育,不离生活之美,并能成全和丰富生活之美。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抚过久闭的心扉,我隐时光的斑驳深处,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教师应过有品味的生话,用审美的情趣赋予平凡生活色调和趣味,故而高情而致远,居陋室而与鲜花相伴。执一颗进取心,一心走路,看路看标看方向;执一颗悠然心,优雅抬头,看云看月看星光。没有前者,称不出生命的质量;没有后者,称不出生活的质量。千般风情,不在远处,而在当下,尽情享受清风明月。如此,生活才有诗和远方,工作才有从容与高尚。生活本庸常,方明自在人,手动添加一点儿浪漫的力量,日子便有活色生香。与金钱无关,怀抱一份深情的柔软和善良,于岁月留痕处,让生命的故事发光。
追求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注入新鲜而美好的教育元素,就是为教育人生做笺注和眉批。你我皆[[]平常]],但用心雕琢,过一种有品、有趣、有情的生活,成就教育之光、人生之光。把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作为孩子最好的学习教材。把教师自身的美好,作为开启教育航行的起点。
此心相随不相闻,吾逐月华流照君。回首是经年,能为人师,一切皆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