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術
概念
古人將自然界所觀察到的各種變化,與人事、政治、社會的變化結合起來,認為兩者有某種內在關係,這種關係可用術數來歸納、推理。於是,術數便用來推測個人,甚至國家的命運吉凶。《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漢書-藝文志》將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等六方面列入術數範圍。《中國方術大辭典》把凡是運用這種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數理以行占卜之術的,皆納入術數範圍。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門遁甲、相命、拆字、起課、堪輿、擇日等等。
基本四個概念
2、卦概念:六爻法,梅花易數。
3、干支概念:四柱推命,河洛數理,風水術,鐵板神數,演禽法。
4、形式概念:面相、手相、骨相、字相、風水術。
這四種概念中,除了形法外,其他三種都與干支密切關連。中國古代預測方法中,其核心為六個字:陰陽、五行、干支。陰陽是吉凶的依據,五行既是陰陽的具體狀態、又是作用變化,干支是陰陽五行結合的具體表示,是方位、時空與周期,其既是陰陽、五行的具體細緻表示而其本身又含有豐富的象的內容,所以內容最豐富,也是占的具體演算內容,也最神秘。干支數為一個整體,加上納音、陰陽之分,時差旺衰之象,干支成了高信息含量的數理模型。
術數門類
常見的比較有影響力及體系比較完整的術數門類有以下幾種:八字術、相術、風水術、姓名學、紫微斗數、星相學、擇吉、六爻預測術、奇門遁甲、大六壬等。
八字術
也叫「四柱推命術」,源於唐朝李虛中的祿命術,宋朝徐子平所發明,故也叫「子平術」。是一種用於測算個人命運的方術。許先潮曰其法是將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配以天干和地支,這樣,描述一個人的生辰就剛好用了八個字。這是一種將人出生的時間轉換成干支,再在干支中帶入陰陽五行系統而進行複雜運算的一種算命術(這種運算不是我們常用的「加減乘除」而是「生克制化」)。八字術在中國大陸地區仍然是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命術[2]。
相術
相術細分有面相、手相、骨相、體相、乳相、聲相等等相術。在中國大陸地區,相術在民間的普及程度幾乎不下於八字術。
風水術
因強調「避風藏水」之用而得名,在古代也叫「堪輿術」或「地理學」。如果說八字術、相術等是一種卜命的方術的話,風水術則是一種造命的方術。其中又分為「陽宅術」與「陰宅術」兩大應用門類。陽宅術是看活人住宅吉凶,幫人選屋的。陰宅術則是看死人墳墓,幫人選墳地的。當然,其中還有很多訣竅,如利用開門、換房,養魚、引水,植樹等方式來改變人的運氣。
紫微斗數
名列五大神數之首,號稱「天下第一神數」。古代生於五代宋初的陳摶受當時的五星術的啟發而創,故形式上頗為接近當時的五星術(內在機理可能完全不同),但更為簡潔、直觀,使用操作也更為方便(如將十干化曜簡化為四化星,化圓圖為方圖,省略五星曆等等)。但由於難解的原因,此術創後一直沉沒,直到明朝嘉靖年間始得刊行,但亦未能普及,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在台灣逐漸興盛起來,並與90年代初回傳至中國大陸,至今在國內習者日增,影響日大。
星相學
中國古代叫「五星術」或「七政四餘占星術」,西方叫「星辰學」,台灣人叫「星宗」。是利用人出生時的剎那間宇宙天體的位置來測算人命運的一種術數。最初這種術數只是用來占卜軍國大事、社會變遷,最後才發展成為了一種預測個人命運的術數。由於源自西方的星座書的普及,星相學中一些基礎東西(如黃道十二星座)已被年輕人普遍接受,而其深奧的部分也研究者日眾。
擇吉
選擇吉日良辰以辦事的一種術數。如選擇結婚吉日、出行吉日、開業吉日、喪葬吉日等等。包括有九星擇日術、十二黃道擇日、二十八宿擇日、烏兔太陽經擇日法及十二執擇日法等方法及流派。擇吉在古代非常受重視,在現代漸趨沒落。
六爻預測術
或叫「納甲筮法」,是易經發展到後期的一個產物。也可說是易經的一個分支和具體應用門類。主要用於占卜具體事件而不是算命。與之相似的還有一個同是易經發展起來的術數叫「梅花易數」,梅花易數由為其起卦及斷卦方法不易確定較難掌握和運用,故習者較少。
姓名學
最流行的一個流派是「五格剖象法」,這是近代由日本人發明,80年代後期傳入中國的。它依據姓名的筆畫數,而且取的是繁體的筆畫數,強調筆畫數對人產生的吉凶影響,通常是和八字配合使用的。另外還有「音靈姓名學」,強調姓名的讀音對人產生的吉凶影響。此外還有強調字形的「字形姓名學」和將姓名筆畫數轉換成易卦用易經卦爻來解釋吉凶的「易卦姓名學」。(這是從性質上來進行分類的,實際上除五格剖象法外其它名稱並無統一的說法,甚至有些「大師」把上面列舉的其中幾種折衷一下,自己給它按個名,就「創造」出一種新的姓名學出來)。
奇門遁甲
「古傳三式」之一。也是一種預測具體事件的術數。和六爻預測術相比,除了對時間的重視外,它還重視空間和方位的作用,因此它可算得上是一種比較立體的術數。
大六壬
「古傳三式」之一,也是一種占卜術。
視頻
數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數術的簡介,學習啦在線學習網, 2016-2-29
- ↑ 簡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騰訊網 , 201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