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文昌市

中文名稱 : 文昌市

外文名稱 : Wenchang

行政類別 :省直轄縣級市

國家/地區:中國海南

著名景點 :銅鼓嶺、文昌航天城
                   東郊椰林、八門灣綠道、
                   七洲列島、宋氏祖居

機        場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

城市標誌 :清瀾大橋、文昌孔廟、木蘭燈塔等

地理位置 :海南島東北部

文昌市是中國海南省東北部沿海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政府所在地在文城鎮。面積2403平方公里,人口55.8萬。東南北三面臨海,海岸線長210千米,沿海多天然良港和沙灘。

出產的抱羅粉為海南四大名粉之一 抱羅粉始於抱羅鎮[1]

文昌市屬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有中國椰子之鄉、華僑之鄉、排球之鄉、文化之鄉、國母之鄉、航天之鄉、將軍之鄉、書法之鄉以及長壽之鄉等「九鄉」之美譽,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海南重點旅遊城市,譽為「陽光東海岸上的明珠」[2]

目錄

歷史沿革

先秦屬百越地,《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為珠崖郡紫貝縣地。

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珠崖郡撤銷後,紫貝即成廢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在紫貝縣故墟上置武德縣,屬臨振郡。

武德五年(622年)改名為平昌縣,屬崖州。

貞觀元年(627年)取「偃武修文」之意更名文昌縣。隸屬歷經瓊州、乾寧軍民安撫司、瓊州府、廣東省、海南省。

清代所著《廣東考古輯要》載:「唐武德五年分珠崖郡,置平昌縣。貞觀元年改曰文昌,以縣南文昌江(今文昌河)設名」。

1995年1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文昌縣,設立文昌市(縣級市),其管轄範圍不變,屬海南省直轄縣級市。

1996年4月5日至20日,文昌舉行撤縣設市慶祝活動[3]

地理位置

文昌位於海南島東北部,地處東經108°21′至111°03′,北緯19°20′至20°10′之間,東、南、北三面臨海,西面與海口市美蘭區和瓊山區相鄰,西南面與定安縣瓊海市接壤。全市平面輪廓近似半月形,南北長99公里,東西寬65公里,環疆長285公里,土地總面積2488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海岸線長278.5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有大小港灣40個,東極七洲列島是中國領海基點之一,總人口約59萬人(2012年)。

位於文昌河文城鎮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商貿中心,距省會海口市63公里,市境分為文城、清瀾兩座城區,文昌市委、市政府部分行政機構已於1997年7月1日遷往清瀾開發區正式辦公。

地形地貌

文昌市屬於低丘台地平原地帶。平均海拔高度42.55米,地勢由西南內陸向東北沿海傾斜。東北部地勢平坦屬於平原階地,海拔在50米以下,唯有鋪前鎮七星嶺(海拔117米)、翁田鎮抱虎嶺(207米)、龍樓鎮銅鼓嶺(388米)三座孤丘分布在東北沿海上。西南部地勢起伏不平,屬於低丘台地,海拔在50~150米之間,超過150米的很少。全市地貌分為五大類:平原階地299.2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4.8%;台地28.64萬畝,占8.1%;低丘17.86萬畝,占5.1%;還有濱海沙灘5.6萬畝,占1.6%;孤丘1.42萬畝,占0.4%。

氣候條件

文昌地處熱帶邊緣,屬熱帶季風氣候。沿海地區風較大,夏秋季影響海南島的颱風有75%是從文昌登陸,故有「颱風走廊」之稱。

文昌市屬熱帶北緣沿海地帶,具有熱帶亞熱帶氣候特點,屬熱帶季風島嶼型氣候。光、水、濕、熱條件優越,全年無霜凍,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23.9℃,多年在23.4~24.4℃之間,年最低氣溫0.3~6.6℃,出現在1月份。年平均>10℃積溫為8474.3℃,。年平均日照1953.8小時。

夏日日照最長是13.19小時,冬日日照僅10.57小時。年太陽輻射總能量為108.8~115.0千卡/平方厘米。雨量豐富,但時空分布不均,干、濕季明顯,春旱突出,常年降雨量1721.6毫米,平均1529.8~1948.6毫米。 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間的汛期,雨量占全年的80%,對於發展熱帶農業生產條件十分有利。但也有不利的因素,就是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間,而11~4月降雨量僅占全年的20%左右,是造成該市歷史性春旱的主要原因;再的是8~11月間該市常受到強熱帶風暴和颱風的影響,年平均發生2.6個,使之造成農作物以及人民生活財產的損失;另外在清明前後的清明風80%的年份都有發生,常造成早稻受害而減產。這三種原因制約着該市農業生產的「低而不穩」。

文昌市常年平均濕度為87%,最小濕度為34%。

自然資源

土壤類型

有6個土類,11個亞類,41個土屬,107個土種,10個變種。形成這些土壤的母質主要是:淺海沉積物、玄武岩風化物、輝長岩風化物、砂頁岩風化物、花崗岩風化物和河流沉積物。因淺海積物和砂頁岩風化物占的比例達67.%,比重較大,這些土質是屬於風化時間較短的土種,所以造成東北部地區土壤瘦瘠。該市土壤的基本評價是:1、土壤耕作層淺,超過20cm占22%;2、養分絕對含量少,耕作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僅有2.0%;3、偏酸性,全市土樣PH值6.5以下的占82.1%;4、土壤偏沙,沙土、沙壤土占85.4%。

植被類型

熱帶季風雨林區。因地近海邊,海岸線長,海洋潮濕的氣流不時侵入,所以沿海具有熱帶海岸植被景觀特色。該市植被有六大類型。一是西南的低丘夾谷雜木次林熱帶果經濟群落;二是東北部沿海防護林帶和向內陸延伸的雜樹短灌疏草群落;三是東北部內陸的濕性草地群落;四是東南部沿海的椰林區群落;五是北部地區的沙質土乾性荒坡草地群落;六是港灣緣地紅樹林群落。

水利資源

文昌市河流諸多,水源豐富,地下水蘊藏量大,水質較好。但由於水利設施不夠完善,水的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流經該市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文教河、珠溪河、文昌江、石壁河、北水溪五條,100平方公里以下獨立出海的小河流有32條,總長556.6公里,總流域面積2384.6平方公里,年集水量39.4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逕流量為18.69億立方米,平均逕流模數為每平方公里26秒/公升。成為該市灌溉和航運的重要資源。但溪河支流短小,洪枯懸殊、易澇易旱,河水流失快,蘊藏量小,且水能不足。

該市地下水理論蘊芷量為12.36億立方米,地下水逕流補給量2.62億立方米。每年可開發量0.88億立方米(不含地下逕流水量)。總產水量28.42億立方米,平均每人擁有量為594.6立方米,平均畝均占有量429.5立方米。

生物資源

文昌市地處熱帶北緣,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為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同時該市水陸交通方便,與外界交往較為頻繁,外來的各種生物新種源也不斷引入,農業生物種類較多,資源比較豐富。

土地資源

文昌市屬於低丘台平原地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北部地勢平凡,多屬於平原階地,海拔在50米以下,只有坐落在東北訓的海岸上的七星嶺,抱虎嶺和銅鼓嶺地方較高,在海拔一百至三百米以上。西南部地勢起伏不平,屬於低丘台地,海拔在50米以上,全市陸地面積2403平方公里,占全島陸地面積的7%,其中宜農地162萬畝,宜熱作地60萬畝,宜牧地56萬畝,現有耕地64萬畝,淡水水面4萬畝,鄉鎮尚在可開墾的荒地41萬畝,全市的土壤類型多樣,有6個土類即水稻土、磚紅土、潮沙泥土、濱海鹽漬沼澤土、濱海鹽土、濱海沙土等,11個亞類,41個土屬,107個土地。

海洋資源

文昌市海洋資源豐富。該市海岸線長達278.5公里,擁有潮間帶灘涂8963公頃。全市可供開發的灘涂面積6382公頃,具有開發潛力的灘涂面積為4000公頃。文昌市管轄的海域面積約4600km²,10m等深線內的淺海水面面積為15400公頃,是發展水產養殖和海洋牧場的良好場所。沿海天然港灣眾多,大小港灣36個,港口資源頗豐富。近海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水產資源,漁場廣闊,面臨七洲洋、銅鼓、清瀾三個漁場,漁汛期長,水產品各類繁多。沿海水產品有800多種,其中有價值的石斑魚、馬鮫魚、龍蝦、對蝦、鮑魚、魷魚、海參等40多種。此外還有淺海珊瑚礁和麒麟菜分布區。有珊瑚礁6000公頃,盛產海藻,每年產麒麟菜和凝花菜250T。至今,灘涂養殖26385畝,高位養蝦5000畝,鮑魚養殖642畝。

礦產資源

文昌市是海南省礦產資源較豐富的市縣之一,其境內有水晶藍寶石高嶺土石英砂等十多種礦產,僅大中型礦體就有十幾處。尤其是龍馬的石英砂,蓬萊的鋁礦和鋪前的鋯鈦礦都是國內聞名的礦區。龍馬石英砂礦,經海南省地質局1985年,對該礦區進行勘查的地質資料報告,石英砂的平均化學成份為二氧化硅97.52~98.88%,三氧化二鐵30.06~0.13%,三氧化二鋁0.284~1.13%,粒度0.1~0.5mm為主.在所勘查的20平方公里範圍,總儲量B+C+D級共3.16億噸,占全國石英砂礦存有儲量10.25億噸的30.8%.該礦易采、好選、質好、量豐。

國內外市場對石英砂礦的需求量很大,如玻璃、鑄造、陶瓷、電器等行業用途十分之廣。蓬萊鋁土礦,屬新生代玄武岩風化淋濾殘積的三水型鋁礦床。面積820平方公里,總的儲量2190.6萬噸。該礦易采易選,選礦回收率(三氧化二鋁77.39%)較高。主要用於生產鋁線、電解鋁、硫酸鋁、黑剛玉砂等。鋪前鋯鈦礦,根據有關地質資料,僅鋪前礦區I號礦體的面積約11900畝,總儲量50.2萬噸,其中鋁17.4萬噸,鈦32.8萬噸,鋯英的平均品位為1.4388~3.1576千克/m³,主要化學成份氧化鋯最低54.7%,最高67.95%。礦床屬于海濱沉積砂礦類型,規模大、埋藏淺、品位高,易采易選。主要用途陶瓷色料、釉料、高溫塗料,彩電玻殼、特種玻璃、耐火材料和電子工業原料[4]

人口區劃

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居住,至今已有7000多年。

交通運輸

2018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實現增加值7.08億元,比上年增長3.6%。

公路

文昌公路四通八達,海文高速公路全長51.66公里,文城至美蘭國際機場55公里。海文高速公路延伸段至瓊海市加積鎮後,將與海南環線高速公路(G98)對接。文昌市汽車客運總站是省際汽車站,每天都有全省各地以及廣東長途客運班次,方便快捷。全市公路密度達到0.88公里/平方公里,居全省之首。

2016年,全市公路貨物周轉量23936萬噸公里,比上年下降11.5%;公路貨運量453萬噸,增長23.1%;公路旅客周轉量30483萬人公里,下降21.7%;公路客運量782萬人,增長6.4%。

鐵路

中 2010年12月30日通車的海南東環高速鐵路經過文昌市東路、潭牛、文城、會文、重興五個鄉鎮,設兩個站:文昌站、馮家灣站,到達海口市區僅需25分鐘,到達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僅需20分鐘,到達三亞僅需1小時30分鐘。

海洋

清瀾港是國家一級開放口岸、三沙市後勤補給基地、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運載火箭的中轉港口、海南第二大漁港。可通往全國、港澳台和世界各國。現有5000噸位碼頭一個,設計年吞吐量為50萬噸;500噸位碼頭二個,設計年吞吐量10萬噸。另外,文昌市最北端港口:鋪前港,為海南省際重要漁港碼頭之一。

地理人文

閩南文化

成因:海南原為黎族聚居地,宋朝時期漢族從閩南莆田移民第一站為文昌,所以文昌屬於閩南文化圈。後黎族漸漸退往五指山移居,漢族在沿海逐漸興起,現文昌是海南唯一一個沒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民間諺語「定安無海,文昌無黎」折射了文昌屬于海南的「無黎區」。

主要體現:文昌話、文昌諺語、祖先信仰、公期、媽祖奉祀、海南姓氏起源、文昌傳統漢族民居(海南傳統民居)、文昌壁畫、文昌地名起源、公仔戲、四色牌、瓊劇等。

嶺南文化(起居)

成因:地處中國嶺南地帶,常與廣府文化交流相互融合,生活中有一定的典型嶺南文化元素表現。

主要體現:休閒娛樂、茶文化、民居裝飾、家具等。

南洋文化

成因:民國下南洋風潮,從文昌到東南亞的華僑數目異常龐大,現華僑人數120多萬人,分布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海南之最,與本市人口比例為2:0.9,是海南華僑之鄉,華僑帶來的南洋文化異常濃厚。

主要體現:番客、南洋裝扮、茶點糕點、文昌話外來詞彙、外來農作物、騎樓、排球等。

熱帶文化(環境)

成因:處於熱帶地區,從閩南移民後受氣候影響逐漸改變了一些生活和勞動方面,是四個文化中唯一一個氣候因素方面的文化體現。

主要體現:作息規律、農作時間、農作物物種、生活時間觀念等。

地方方言

文昌話

(海南話),系漢語閩南方言系統,與福建話、潮州話、雷州話和台灣話較為接近,其中文昌話語音清晰,影響較大,被視為海南話的標準語。海南話是以文昌話為代表,是海南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海南話新聞所使用的語言、海南戲瓊劇的標準唱腔。

由於海南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南話受外界語言干擾較少,其中大量的古漢語詞彙和語調得意保存至今,可謂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方言文字

海南話的書寫形式是漢字,如何說就如何寫,反之亦然,即說寫一致。因而為古漢語,所以生僻字頗多,比如「做乜」,意思為做什麼,乜在官話中念mie,在海南話中則念mi,「做乜」海南話也就是念為dod mi。更多如「飯箸」(筷子)、甴曱(蟑螂)、灶前(廚房)、公爹(男人)等。

飲食文化

文昌飲食以清淡甜鮮為主,文昌各鎮都有本地特色的美食,有名的還有四大名粉之一的抱羅粉。糟粕醋、全家福等都是不可錯過的美食。在海南當地習俗「全家福」是宴席中第一道菜,也成為頭盤菜。

民間文化

文昌木屐

文昌木屐已有悠久的歷史。初時,它的外形宛若一隻用木板釘成的小凳子,上面再接合鞋幫着地的兩隻腳稱為屐齒。由於屐齒的接觸面積小,所以能適應泥濘的路面或在雨天行走,人不易滑倒。後來出於生活的需要,慢慢出現了由整塊木料鑿成的拖鞋形式的木屐。

文昌木屐種類頗多,有苦楝木屐、苦常木屐、江斧木屐等等,特別是用苦楝木料做的用油漆畫得很漂亮的木屐,因為苦楝木輕便耐用,着之足下,真是妙不可言。

文昌素有穿木屐的習慣,尤其是在建國前,木屐更為盛行。建國後,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木屐逐漸被淘汰,以布鞋、皮鞋、塑料鞋取代,但是在城鄉,仍然喜歡穿着木屐。隨着中外文化交流,文昌木屐遠傳域外,在日本朝鮮東南亞一帶,至今尤盛行不衰。

盅盤舞

是文昌市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舞蹈。在民間,每逢元宵佳節,隨着送燈游村到各家各戶賀年取樂的文藝小隊伍,活躍在農村各個角落,熱鬧非常。

盅盤舞,以盅、盤、筷、匙為道具,把使用盅、盤、筷子、匙的姿勢做為舞蹈的基本動作,加上撞擊盅、盤、匙聲節奏,配着民間小曲,頻頻起舞。舞蹈演員:生、旦、丑3人。道具使用:主角每手各拿小酒杯2個,生角一手拿盤、一手握筷子,丑角每隻手各握匙4至6個。

壁畫

文昌市的人民比較講究住宅的裝飾,歷來建房造屋有繪製壁畫的習俗[5]。文昌民間住宅壁畫的布局,一般都是在門樓正中上端和兩端上牆,正廳橫廊人字檐,正廳大門西側上牆、房門拱和窗門拱籌處進行繪畫裝飾,使整間住宅增輝添色,典雅莊重。

壁畫取材廣泛,鄉土氣息濃郁。人們最喜歡在住宅里繪畫民間流傳的吉祥物,如在正廳橫廊里常畫的有像征喜上眉梢的「喜鵲登梅」;象徵高尚品德的松、竹、梅;意喻金玉滿堂的「金魚和海棠」,表示連年有餘的「蓮花和鯉魚」等。正廳大門的西側上牆,畫「獅子戲球」,窗門拱常畫的有像征延年益壽的松鶴及號稱富貴的牡丹花。窗戶造型人們喜歡雕塑成「喜喜 」字。有不少住宅壁畫更是紙灰泥浮雕,造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文昌民間住宅壁畫的布局原圖鏈接來自搜狐網圖片

住宅壁畫

人們習慣不繪人物畫,人物畫常見於祠堂祖廟,有像征吉祥的龍、鳳、麒麟等;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有砍柴的樵夫,頭戴竹笠的漁翁,騎在牛背上的牧童。還有飛禽走獸,花鳥蟲魚,山水亭榭等。

這些壁畫的色彩經久不褪,主要是在於顏料的配製上。過去民間壁畫藝人採用的顏料是一種山坡上拾來的具有自然色的粉石,用米酒、赤糖配製調勻而成,隨着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建房很講究裝飾,民間壁畫藝人為了適應這種形勢,除了在題材、構圖、表現手法等方面,既繼承傳統的丹青高枝,又有創新,此外,還在顏色上下功夫,採用廣告顏料和大紅、孔雀藍等,所繪製的壁畫色彩更加鮮艷悅目。

元宵送燈

是一項傳統項目,到了農曆正月十五夜晚,人們掌着一盞盞花燈(花燈整個可見72個大小紅「喜」字和36個「壽」字。在燈的正面還印有「招財進寶」,「連生貴子」等吉利的詞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風景畫),由一個「燈主」領隊,排成長龍,敲鑼打鼓,燃放炮竹沿村遊行,然後到離村不遠的公廟去,鞀燈掛在廟的內外,燈一掛好,人們便蜂擁而上去搶採花燈,據說,搶到了花燈便能發財,人丁興旺。

「公期」

是海南的一種地方文化習俗,是一種年度的區域性祭神活動。這種活動不但海南有,在雲南、兩廣的一些地區同樣有這種習俗,而海南的「公期」最具特色。

實際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帶的叫法,在海南的絕大多數地區一般叫「軍坡」,實質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麼是「軍坡」,而海南其它地區及雲、廣地區的人一般明白什麼是「公期」。因為文昌是海南的一個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陸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時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公期」是「軍坡」的一種文雅叫法。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本市申請) 南海航道更路經 木偶戲(文昌公仔戲) 東郊椰雕

國家級(海口申請) 瓊劇

省級(本市申請) 文昌盅盤舞 文昌雞養殖與烹調技藝 椰雕

省級(海口申請) 海南粉 海南八音樂器 天后奉祀 (媽祖信仰)

其他(不完全統計) 文昌壁畫 文昌話(古漢語及外來語) 吳發鳳劇本、 文昌九人排球玩法、蓬萊米、文昌老爸茶中點、文昌老爸茶西點、 元霄送燈、過雪(祭祀)、公期、 老爸茶、鋪前祭海、文昌近現代民居設計布局、 文昌傳統漢族民居設計布局、四色牌(十行)技巧、瓊菜   、文昌宴席頭盤菜「全家福」烹調技藝、抱羅粉、文昌木屐、 文昌民間諺語、文昌稱呼詞法、椰子傳統加工工藝、 糟粕醋製作工藝。

九鄉美譽

華僑之鄉:文昌市華僑眾多,風情淳樸。120多萬海外僑胞僑居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稱為「華僑之鄉」。

文化之鄉:文昌文化發達,教育興盛,「一里三進士」是歷史的寫照,境內有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海南第一文廟——文昌孔廟,被譽為「文化之鄉」。

椰子之鄉:文昌市椰林如海,山清水秀。「海南椰子冠全國,文昌椰子半海南」是真實的概括。文昌椰子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海南省的45%左右,有獨特的椰林海濱景觀東郊椰林和中國農業部椰子研究所所在地的椰子大觀園,被稱為「椰子之鄉」。

排球之鄉:文昌人喜愛排球運動,已成傳統,是世界排球場地最多的地區之一,各民間單位有650多支隊伍,獲國家級、省級的榮譽眾多,被稱為「排球之鄉」。

國母之鄉:文昌出現了對中國近代史具有影響的宋氏家族,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被譽為「國母之鄉」。

將軍之鄉:文昌物寶天華,人傑地靈,湧現出共產黨大將張雲逸國民黨將領陳策等205位將軍,被譽為「將軍之鄉」。

航天之鄉:文昌是中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擁有中國第四座航天發射中心和亞洲首個航天主題公園,被譽為「航天之鄉」。

書法之鄉:書法文化是文昌文化的一大品牌亮點,文昌書法名家的書法文化風流了一個時代,影響着中國書法文化的發展。文昌人喜文習書,家家有書畫,儒風習習、書風濃郁。在2011年12月中國書協正式授予為「中國書法之鄉」。

長壽之鄉:文昌三面臨海,空氣清新,年平均溫度23.9攝氏度,年平均日照1953.8小時,含負氧離子高,造就了文昌「養人」的氣候環境。2014年止文昌市的百歲老人已經多達160位,其中多數已是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文昌全市平均壽命高達81.85歲。通過中國老年學學會認證後,於2014年1月22日「中國長壽之鄉」的匾額正式授予文昌。

友好城市

新西蘭吉斯本市

美國華盛頓州斯特萊庫姆市

中國廣東省中山市

中國北京市順義區

中國浙江省青田縣

中國四川省西昌市

交通

鐵路:海南東環高速鐵路設有文昌站

公路:海文高速公路

港口:清瀾港

橋樑:清瀾大橋

旅遊

文昌市東南北三面臨海,海岸線長210千米,沿海多天然良港和沙灘,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如:馮家灣、高隆灣、月亮灣、後港灣、八門灣紅樹林、七星嶺、銅鼓嶺、抱虎嶺、東郊椰林、椰子大觀園、七洲列島等都是著名風景區。

文昌市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主要人文景點有:文南老街、陳策將軍祖居、宋氏祖屋、溪北書院、孔廟等。

文昌航天發射場地處龍樓鎮,為中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之一,是文昌市的新興航天旅遊景點[6]

教育

高等院校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南教學部

中共文昌市委黨校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文昌分校

文昌市教師進修學校

著名人物

宋氏家族:宋嘉澍(1863年~1918年),實業家及傳教士,他是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宋子安之父。

陳策(1892年~1949年):中華民國海軍中將,國民黨海軍中廣東艦隊的名將、戰後首任任廣州市市長。曾協助孫中山在廣州對抗陳炯明,抗戰時負傷截斷一腿,有「獨腳將軍」之稱。日軍攻陷香港時,陳策帶領數十名英軍成功突圍,獲英皇頒授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

鄭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張雲逸(1892年~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陳序經(1903年~1967年):著名思想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在社會學、經濟學、民族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獨到研究。

視頻

文昌市相關視頻

海南文昌宣傳片《文昌在這裡》
《魅力文昌》海南文昌旅遊形象宣傳片
文昌市瓊劇團演出現場錄像《情深義重》上
文昌市瓊劇團演出現場錄像《情深義重》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