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安堂
新天安堂 |
---|
|
新天安堂(Union Church)是中國上海一座已經廢棄多年的老教堂,由旅滬英國僑民建於19世紀,在租界時期,該教堂是與聖三一堂齊名的旅滬外僑宗教與社交生活中心,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諸多重要事件的發生地;在進入21世紀以後,它的重建計劃以及2007年初的一場火災,又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
目錄
地理環境
新天安堂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南蘇州路107號,面向北側的蘇州河,東側與外灘33號,即原英國駐滬總領事館相鄰,西側則緊鄰圓明園路的北口,以及蘇州河上的乍浦路橋。新天安堂所處的地段,是位於蘇州河匯入黃浦江的河口段的南岸,正是上海租界乃至上海近代城市發展的起點,在2002年以後,這一區域被稱為外灘源,上海市人民政府計劃在這一區域進行一項野心勃勃的城市重建項目。
歷史
新天安堂建成於1886年,當年是上海一座著名的僑民教堂,是旅滬英國僑民中,非英國國教信徒(聖公會以外其他教派信徒)的聯合禮拜堂(因此稱為Union Church),聖公會信徒擁有江西路上的聖三一堂。
1949年以後,英國僑民撤出上海,這座禮拜堂借給旅滬閩人堂使用[1]。旅滬閩人堂是一個使用福州話的基督教堂會,沒有建造自己的禮拜堂,自1905年成立以來一直借用教堂舉行禮拜。1954年加入中華基督教會,為上海區會第十二堂會。陳文淵、吳高梓均曾為該堂牧師。1958年,上海市各基督教堂實行聯合禮拜,將基督徒集中在少數教堂禮拜。這時閩人堂被併入黃浦區聯合禮拜[2]。新天安堂建築被人民政府沒收,鐘樓上部的尖塔和西側的禮拜堂被拆除,鐘樓改為上海照明燈具廠的辦公樓。照明燈具廠將教堂內部分成三層。
建築
新天安堂的設計師是英國建築師道達爾(W.M.Dowdall),是當時上海極少數擁有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會員身份的正規建築師之一。他為教堂確定的建築風格為哥特復興式,在中部設計了一座高達33米的鐘塔(曾是蘇州河南岸的制高點),在其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禮拜堂,因此教堂的總體平面呈雙十字結構。教堂的外牆系青磚和紅磚相間砌築。
新天安堂的設計從整體到局部都相當精緻,在當時獲得很高的聲譽。可惜後來遭到了破壞,早已面目全非:鐘樓只剩下殘缺的底部,西側的禮拜堂早被拆毀,東側的禮拜堂也在2007年的火災中燒毀,只剩下四面的牆壁,和燒黑的屋架。
參考文獻
- ↑ 上海宗教志 >> 第五編基督教 >> 第一章場所 >> 第二節 差會所屬教堂 中華基督教會. [2012-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7).
- ↑ 上海通志 >> 第十四卷民族、宗教 >> 第六章基督教 >> 第二節 差會、教派、教堂. [201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