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門
新华门,原名宝月楼,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中段北侧,是中南海的正门。
樓門構造
新华门面阔七间,下层中央三间为门洞。为两层砖木结构楼阁。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在二层明楼正上方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楼前一层檐下悬挂着石青地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横匾。新华门内的影壁上有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红底金字。新华门两侧的八字墙上,有红底白字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两条标语。门前两侧有一对石狮,门正前方立有一根旗杆,升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1]。
目录
歷史沿革
起因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春,乾隆帝登瀛台南眺,嫌太液池南岸空旷无屏蔽,乃下令建造此楼。东西面阔七间,南北纵二丈。同年秋竣工。因为月映池中,楼立池边,池和月共呈楼前,故定名“宝月楼”。楼上悬有乾隆帝御书“仰观俯察”匾额,以及“佳兴四时同,图呈苑里;清光千里共,鉴彻池心”等楹聯。
傳說
宝月楼正南是西苑的南墙(也是皇城墙)。墙外正南是回子营(又称回回营,并新建有清真普宁寺,俗称回回营清真寺),从西域迁来的回部移民聚居于此。因而民间传说,宝月楼是乾隆帝为香妃而建,香妃登上宝月楼可见到墙外的清真寺,略解乡愁,民间也根据该传说将宝月楼附会为望乡楼。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将中海和南海辟为大总统府,从此中海和南海合称“中南海”[2]。
改名新华门
1913年,宝月楼改建为中南海正门,称“新华门”。将新华门前的一段西长安街命名为“府前街”,将中南海西侧新辟道路命名为“府右街”(“府”均指大总统府)。此后,又将六部口以南的排水沟上改建的道路命名为“新华街”(今北新华街、南新华街),还在新华门对面的“府前街”南侧砌筑一道西洋式花墙,以遮挡背后杂乱破旧的平房,改善大总统府门前的观瞻。
“新华门”匾额由袁励准书写,匾高0.64米,宽1.6米,字体为馆阁体,此匾至今仍悬于门上。门前放置一对石狮,据说是原端王府的遗物。据称过去这是北京旧城内最大的一对石狮。
文化大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及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撤销,改设国务院)的所在地。“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6年8月红卫兵在北京城“破四旧”,新华门前的石狮也被红卫兵视为“破四旧”的目标。1966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从保护文物古迹出发,耐心说服了红卫兵,下令将新华门前的石狮迁走,从而将其保护起来。后来这对石狮又回到了原处。
为人民服务
1967年约在5、6月份,在新华门,用木头刻了“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粘在门内的影壁上;用木头刻了两条标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分别粘在门前两侧的八字墙上。
1970年左右,中南海修缮处对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和两条标语进行加工,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贴上金箔变为红底金字,将两条标语做成有机玻璃灯箱。后来,两条标语又改为金箔镶边的白字。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书写“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新华门影壁上的这五个字是从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书写的许多条幅中挑选出来的写得最好的一幅。
在1972年时,新华门东侧八字墙标语曾为“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
否定“文化大革命”,开始清理标语
1981年6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全中国各地开始清理标语、语录、口号等“文化大革命”痕迹,同时对中南海里留下的标语和语录牌也开展了清理。其中包括新华门前的两条标语和影壁上的字,此后上报中共中央。最终新华门前的两条标语和影壁上的字保留至今。
199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五条规定,新华门“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1999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五十周年,对新华门地区实施了照明改造,这是长安街整体改造的项目之一。
2016年8月,新华门前搭起彩色围挡,新华门修缮工作全面展开。8月14日修缮完成,以崭新面貌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