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津病毒
歷史
病毒學
昆津病毒是黃病毒科黃病毒屬一種人畜共患病毒,是一種蟲媒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是流行性乙型腦炎血清複合物的一部分[1]。昆津病毒抗原性和遺傳性類似西尼羅河病毒,在1999年重新歸類為西尼羅河病毒亞型。昆津病毒的基因組為由10664個核苷酸組成的正義單鏈RNA。
症狀與預後
感染昆津病毒一般沒有症狀,但會導致一種腦炎疾病或一種無腦炎疾病。無腦炎昆津病毒可以導致的症狀包括急性發熱、頭痛、關節痛、 肌痛、疲倦和起疹。典型昆津病毒腦炎為急性發熱腦膜腦炎。
兩種昆津病毒疾病都比西尼羅河病毒和墨累谷腦炎病毒引起的疾病溫和
傳播與控制
昆津病毒的傳播載體為蚊子,尤其環紋庫蚊。環紋庫蚊將昆津病毒傳給庫區水鳥宿主,尤其是棕夜鷺,也可以將病毒傳給馬和人。昆津病毒最初是在東南亞從蚊子上分離出來,但只在澳大利亞從人類身上分離出來這種病毒。昆津病毒在整個澳大利亞都有發現,尤其是在濕地和河流附近非常常見。
控制昆津病毒的方法與控制其他蚊媒疾病的方法完全一樣。個人控制昆津病毒,可以噴施防蚊液,穿長袖衣服,不到蚊蟲多的地方去。政府機構控制昆津病毒棲息地,要採取措施減少蚊子繁殖的水域,噴施殺蟲劑[2]。目前尚無防治昆津病毒的疫苗。
參考文獻
- ↑ Hirsh, Dwight C.; Nigel James Maclachlan; Richard L. Walker.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Wiley-Blackwell. 2004: 354. ISBN 0-8138-0379-9.
- ↑ Russell, Richard C.; Stephen L. Doggett. 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 virus & Kunjin virus. University of Sydney —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tomology. [200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