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博物館
晉江市博物館地處中國着名僑鄉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位於市區世紀大道382號,組建於1986年,與晉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主體建築四層,正面是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大型鍛銅牆雕,蔚為壯觀。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縣級博物館[1]。博物館下設5個分館即陳埭回族史館、施琅紀念館、陳紫峰紀念館、李五紀念館、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均有館藏文物展出。自建館以來,積極開展文物的徵集、保管和陳列工作以及搶救清理一批古墓葬。
目錄
館藏文物
晉江市博物館晉江市博物館地處中國着名僑鄉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組建於1986年,與晉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博物館下設5個分館即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陳埭回族史館、施琅紀念館、陳紫峰紀念館、李五紀念館,均有館藏文物展出。
自建館以來,積極開展文物的徵集、保管和陳列工作以及搶救清理一批古墓葬。有館藏4800件,分為陶瓷器、書畫[2]、古錢幣、玉器、銅器等。其中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60件、三級文物987件。有宋元時期磁灶窯陶瓷器和明清時期傳世瓷器兩個基本陳列及出土文物臨時陳列。館藏文物質量、數量均居福建省縣(市)級博物館前列。 1995年來,先後在晉江流域搶救清理南朝、隋唐、五代、南宋、明代、清代不同時期的古墓葬30座,出土大批頗有地方史研究價值的文物。晉江市博物館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取得一定成果。1998年出版介紹晉江文物保護單位專着《晉江攬勝》;2000年出版匯集博物館學術研究成果的《福建文博'晉江專輯》 。晉江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量居全省前列,展廳面積有5500平方米。主要是:《晉江歷史風景線》包括泉南首邑、海疆重鎮、海上絲路、陶苑奇葩、橋甲天下、宗教聖境、海濱鄒魯、華僑之光等八個主題,展示晉江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歷程。《晉江華僑史館》包括《海天萬里故園情——晉江華人華僑歷史展》、《晉台緣港澳情——晉江港澳台同胞展》兩個主題展館,展覽面積1800平方米。《海天萬里故園情—晉江華僑華人歷史展》分為遠渡重洋、開拓異域、情系故土三個部分,闡述晉江人自古以通商貿易僑居海外,吃苦耐勞、勇於拼搏,與僑居國人民友好相處,共同奮鬥,傳播中華文化,融入當地社會,為僑居國的經濟發展與繁榮作出貢獻,以及晉江籍華僑和華人身在海外,胸懷祖國,心系桑梓,為祖國的獨立解放和家鄉的經濟發展及文化進步作出卓越的貢獻。《晉台緣港澳情—晉江港澳台同胞展》分為晉台緣、港澳情兩大部分。《晉台緣》部分展示晉江與台灣一衣帶水,兩地歷來交往頻繁。由地理位置接近產生的地緣文化,帶來了親緣、文緣、商緣、神緣文化的興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着兩岸堅冰打破,航道重開,晉台民間率先進行的「小三通」,帶動了海峽兩岸的「大三通」。《港澳情》部分展示晉江人在香港、澳門拼搏創業,促進港澳兩地、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同時情系桑梓,眾多港澳同胞為家鄉的建設慷慨解囊,無私奉獻,作出重大的貢獻。《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包括《五百羅漢瓷塑展》和《磁灶陶瓷走天涯》。《磁灶陶瓷走天涯》展,通過從南朝到民國各個歷史時期磁灶窯陶瓷產品的展示,配以場景和聲光電等展覽輔助技術,讓人們感受古老的陶瓷生產和氣勢磅礴的「海上絲綢之路」,體會古代磁灶窯業生產的輝煌歷史。《五百羅漢瓷塑》展,通過德化「中國白」五百羅漢瓷塑的展示,讓人們感受陶瓷藝術和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既淨化心靈又陶冶情操。晉江博物館還有兩個專題展廳,展覽各種內容豐富、教育性強、形式鮮穎的各類主題展覽。晉江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再現、藝術品的殿堂,也是文化休閒的勝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珍貴藏品
「明教會」黑釉碗
宋代。晉江磁灶窯產品。碗內壁陰刻楷書「明教會」3字,為宋代草庵摩尼教徒的生活用具。
絞胎彌勒造像
宋代。光頭、長耳、咧嘴,盤腿而坐,跣足,足盤露於袈裟外。身披袈裟,右手執乾坤袋,左手握一念珠串。全身釉色分為兩部分:袈裟部分為絞胎,釉面呈黃、褐色相間;通身施一層米黃釉。身軀上布滿冰裂紋,底部露胎。
越窯青釉刻花盒
唐代。扁圓柱形,施青黃色釉。蓋面中間刻團花牡丹,花朵盛開、姿容嬌嬈;周邊刻四朵折技牡丹,兩兩相對,婀娜俊俏;器底刻纏枝迎春花。
常設展覽
《晉江歷史風景線展》
展廳設在博物館三樓,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內容有八個專題:
一、泉南首邑:晉江市位於晉工下游,瀕臨東海,地形以台地平原為主,氣候溫暖濕潤。史前時期,就有閩越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秦漢以來,特別是西晉以後,中原百姓南遷,在此沿江而居,晉江因此得名。唐開元六年(718年)正式置縣,與州郡同治,耕織日滋,曠土漸辟,成為泉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二、海疆重鎮:晉江阻山襟海,歷來為東南軍事重地。宋元時期,設立沿海水寨及澎湖巡檢司。入明以後,為抵禦倭寇武裝騷擾活動,設置衛所司城。明末清初,曾為鄭成功驅荷復台的軍事基地。清康熙年間,施琅將軍整軍於此,攻取澎、台,完成統一大業。
三、海上絲路:晉江海岸線綿長曲折,有三灣十二港,是泉州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即與交州、廣州、揚州並稱中國四大海港。宋元時期,發展成為「東方第一大港」。安海港作為泉州的南港,自宋代至民國時期繁榮不衰,安平商人蜚聲中外。
四、陶苑奇葩:陶瓷是海外貿易的大宗商品。晉江磁灶窯蜚聲宇內,興起於南朝晚期,延續到明清時期。產品以日用生活器皿為主,大量銷往海外,受到了東南亞及日本人民的喜愛。
五、橋甲天下:興盛的商貿帶來經濟的繁榮,也促進了地方交通設施的發展。宋代晉江興起建橋熱潮,有「閩中橋樑甲天下,泉州橋樑甲閩中」之譽。最具代表性的是洛陽橋和安平橋。
六、宗教聖地:晉江自晉、唐以降,海貿互市日增、中外交流日繁,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外來宗教隨之順着陸、海通途紛至沓來,加上本土源生的道教和諸多民間信仰,宗教文化聖采紛呈。由此,這塊胸懷寬廣、包納萬象的神奇沃土,一直被中外盛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
七、海濱鄒魯:山川毓秀,地靈人傑。晉江自唐開元間置縣以來,文明昌盛,家詩書而戶弦誦,以「海濱鄒魯」着稱。賢才輩出燦若群星,其學問、事功、文章、氣節,可風可范,輝映史冊。
八、華僑之光:晉江地處東南海濱,人多地少,唐宋以來,不少人為衣食等各種原因遠渡重洋,異地謀生,僑胞足跡遍及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與當地人民共同開發經濟,發展文化,反抗殖民統治和帝國主義侵略。同時,始終不忘生育自己的故土,為祖國的振興和富強作出巨大的貢獻。
《晉江社會經濟成就展》
晉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以圖片展示為主,同時開闢多媒體自助區和播映區,全面反映晉江的歷史人文、發展歷程、建設成就及未來規劃。工業精品展館以「晉江製造、品牌之都」為主題,通守實物展示,突出全現晉江「產業做大、企業做強、品牌打響」的經濟強市風采。
視頻
晉江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從21世紀博物館社會作用反思博物館定義 ,搜狐,2018-04-17
- ↑ 書畫的魅力 ,搜狐,20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