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江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江市人民政府網站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晉江市,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南部,晉江下游南岸。北緯24°30′—24°54′,東經118°24′—118°43′。東北連泉州灣,東與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海岸線長121公里,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集閩南金三角經濟開放區、全國著名僑鄉、台灣同胞主要祖籍地於一體。晉江市作為中國縣級市中唯一的榮獲2009年「品牌城市特別獎」[1]

晉江山川毓秀,人文薈萃,素有「聲華文物、雄稱海內」、「泉南佛國」、「海濱鄒魯」之美譽。先後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改革開放以來,晉江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年均增長率達26.16%[2]

歷史淵源

上古先秦

晉江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勞動生息。

夏禹時屬揚州城,周時為七閩地,春秋戰國時為越地。

秦朝隋朝的800餘年間,先後屬閩中郡、閩越郡、閩越國、建安郡、閩州(駐所今福州)等所轄。

兩晉隋唐

晉江是從晉朝開始有中原洛陽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朝故土,因此將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

公元4世紀初,中原戰亂頻繁,有晉人南遷,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文化,使晉江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南朝隋朝和唐朝前期由於今晉江一帶人口稀少,今晉江一帶的行政建制多次被裁撤。武榮州建立不久復廢入泉州(今福州)。

唐朝中期開始有較多的中原人遷入晉江一帶 ,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

唐·久視元年(公元700年)第三次置武榮州,晉江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州治設今市區。唐朝初年,歸武榮州所轄。

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武榮州始改名為泉州。

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治所位於今泉州市鯉城區)。

五代十國

後漢·乾祐二年(公元949年),泉州稱清源郡,晉江屬之。

兩宋元明

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晉江縣屬泉州。

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至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二十年間,先後四次在泉州置福建中書省衙,泉州改為泉州路,晉江屬之。

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改為泉中府,晉江屬之。

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復立泉州分省,晉江屬之。

明代全國分為十三個「布政司」,統領各地府、縣。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稱泉州府,屬福建布政使司,晉江屬之。

清史民國

清承明制,全國分為十五省,實行省、府(州、廳)、縣三級制。泉州府為閩八府之一,晉江屬之。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州府,復縣設道。泉州初歸廈門道(轄同安、晉江、南安、金門、安溪、莆田、仙遊、永春、德化、惠安、十縣,駐同安),後屬泉州道。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劃為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屬之。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閩變」後成立興泉省,設省政府於泉州,不久即廢,後改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但轄縣不變,直至解放後。

新中國時期

泉州於1949年9月1日解放,並於9月9日設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晉江屬之。

1951年1月,晉江縣析城關區和第四區的浮橋、王宮一帶(近郊,今豐澤區)設立縣級泉州市(今鯉城區),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批准,晉江縣人民政府於4月17日從晉江縣城關區(鯉城鎮)遷駐青陽鎮(現青陽街道)。

1971年1月,劃晉江縣的羅溪、馬甲、河市三公社和雙陽農場入泉州市,1997年6月此些地改名洛江區。

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原縣級市泉州市升為地級市,晉江屬之。

1987年12月,析晉江縣東部石獅、永寧、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縣級市)。

1992年和1993年,晉江撤縣設市[3]

行政區劃

晉江市人民政府駐羅山街道世紀大道,全市轄6個街道、13個鎮:青陽街道、梅嶺街道、西園街道、羅山街道、新塘街道、靈源街道、安海鎮、磁灶鎮、陳埭鎮、東石鎮、深滬鎮、金井鎮、池店鎮、內坑鎮、龍湖鎮、永和鎮、英林鎮、紫帽鎮、西濱鎮。共有92個社區、293個村委會。

位置境域

晉江市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位於北緯24° 30』 44」~24° 54』 21」,東經118° 24』 56」~118° 41』 10」。東瀕台灣海峽,西和南安市接壤,南與金門隔海相望,北同鯉城區豐澤區毗鄰,東北與石獅相連,境內陸地面積649平方公里;三面臨海,海岸線長122公里,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晉江市全境地形比較平緩,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平原主要位於東北部靠近泉州灣和西南部圍頭灣一帶。丘陵則大小分布在各個地方,海拔均比較低。海拔較高的山峰有北部紫帽山和中部靈源山。晉江最高點在紫帽山,海拔517.8米。地貌成因屬複式的地塹地壘構造。北東向主幹斷裂通過地段,地貌上表現為侵蝕一剝蝕的階地及斷塊丘陵分布區。

東側的濱海斷裂,東斷塊上升,地貌上表現為條帶狀低丘;西斷塊下降,地勢較為低平,也成為條帶狀分布。北東向地貌條帶,受活動性較大的北西向斷裂的切割,在引張的應力作用下,形成斷陷區,成為堆積地貌發育的空間,故較大的堆積地貌也呈北西走向。地塹多形成平原、台地,地壘形成丘陵或殘丘。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市境西北邊緣晉鯉交界,海拔517.8米的紫帽山,是晉江市地勢最高地區。由此地勢向泉州灣、台灣海峽圍頭灣方向下降,具有西北向東南海濱傾斜的趨勢。地貌類型以台地、平原、丘陵為主,台地占市域面積67.3%。

氣候特點

晉江市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147毫米,折合年水量7.448億立方米,旱年降水量500多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1441.1毫米,折合年水量9.353億立方米。由於縣域鄰近北回歸線,三面臨海,環流和陸域下墊面的綜合影響,氣候的主要特徵是:盛行風向季節更替,季風氣候顯著。冬季主要吹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兩者的強弱、進退、更替,影響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和其他天氣現象的變化。熱量豐富,日照充足。太陽高度角較大,因而輻射強度也較大,日照百分率也較大,熱量資源豐富。氣候暖熱,夏長不酷熱,冬短無嚴寒,秋溫高於春溫。降水較多而時空分配不均,春夏多雨,秋冬少雨,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也較大。颱風、暴雨、洪澇、低溫、乾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

水文特徵

晉江市域溪河除晉江、九十九溪外,其他溪河均發源於縣境的丘陵、台地,源近流短,且自成單元向東、向南獨流入海。河道淺窄、河網密度大。流量、水位季節變化明顯,春夏季溪河水量多、水位上漲,為豐水期,尤其7月~9月受颱風的影響,流量激增,水位暴漲,在乾旱季節則多為斷流。晉江市域的湖泊中,龍湖虺湖是境內兩大淡水湖,也是福建省境著名的淡水湖。

自然資源

晉江市境內水資源貧乏,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為4.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3.36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0.737億立方米,按常住人口158.7萬人計算,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6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1%、全省的7%、泉州市的19%,屬於絕對貧水區,只能依靠外引晉江客水來彌補工業、農灌和生活用水需要。

晉江市境內已發現礦產12種,其中金屬礦產2種,非金屬礦產10種。優勢礦產主要是飾面用花崗岩、建築用石材、玻璃用砂和鑄型用砂四種。其中深滬鎮有一探明石英砂礦區(1986~1988年勘探),位於深滬灣海積一級階地,為一大型優質玻璃砂、型砂礦床、石英砂總儲量7534萬噸(其中:玻璃砂儲量1671萬噸、型砂5863萬噸),分布面積6.51平方公里,目前尚未公開利用。另外,晉江市花崗岩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分布於永和、東石、英林、龍湖、金井等鎮。已開發利用的主要為飾面用花崗岩和建築用石材。

晉江市亞熱帶季雨林除靈源寺金粟洞靈秀山有零星殘存外,次生林散布於紫帽山靈源山、靈秀山等丘陵地區。主要樹種有:青崗櫟、石楠、樟木、榕樹、肉桂、山玉桂、木荷、楓香、木棉、破布木、亮葉檉、圍涎樹、余甘子、重陽木和土密樹等。主要樹種有:馬尾松、黑松、相思樹、木麻黃、檸檬桉、大葉桉、藤枝竹、赤竹、杉、銀合歡、金合歡、大葉合歡、天竺桂、女貞、苦棟、棕樹和行道樹的鳳凰木、銀樺等。灌木主要有:茶樹、桃金娘、車桑子、南嶺蕘花、黑面神、山芝麻、菝葜、胡枝子、野牡丹、牡荊、鹽膚木、石斑木、鳥不踏、兩面針、金纓子、黃梔子、烏飯和黃端木等。草本植被包括荒山草坡植被和沙生植被。主要有:野枯草、細毛鴨嘴草、芒箕骨、犁頭草、節節草、月兒草、虎尾草、五節芒、囟地菊、老鼠刺、雞眼草、葉下珠、旱蓮、沙草、鋪地黍和海蔓荊等。

晉江市境內野生動物哺乳類中,曾有貓科的,靈貓科的、狸,豬科的野豬(山豬),還有鼬科的水獺、黃鼬(黃鼠狼),猴科的獼猴,刺蝟科的刺蝟,鼠科的松鼠、花鼠(樹鼠)、田鼠、黑家鼠,鯪鯉科的穿山甲等。

爬行類有:蟒蛇科的錦蛇,蝮蛇科的青竹蛇,眼鏡蛇科的眼鏡蛇(俗名「飯匙槍」)、金環蛇、銀環蛇(俗名「簸箕甲」),石龍子科的石龍子(蜥蜴)和壁虎科的壁虎等。兩棲類有:蛙科的棘胸蛙、虎紋蛙、澤蛙和金線蛙,龜科的烏龜和鱉科的甲魚(鱉)等。

鳥類主要有:雉科的鷓鴣、環頸雉(俗名「雉雞」)、環雞雉(俗名「山雞」),鷹科的老鷹,文鳥科的麻雀,鴉科的喜雀(俗名「客鳥」)、烏鴉,秧雞科的田雞,驚鳥科的八哥,燕科的家燕,還有布穀、信鳥、畫眉、百舌、鶯、鴛鴦、相思鳥、杜鵑、白頭翁和貓頭鷹等。水生動物品種繁多,僅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就有78科240種。其中海水魚類215種,淡水魚類25種。

人口民族

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9‰,死亡率為6.6‰,自然增長率為5.0‰;城鎮化水平為67.0%,比上年提升0.9個百分點。全市戶籍人口117.63萬人,其中男性60.15萬人,占51.1%,女性57.48萬人,占48.9%,男女性別比例為104.6:100。

晉江市的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畲族、滿族、壯族等12個,以回族居多。

經濟概述

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29.00億元,比上年增長9.0%,總量分別占全省、泉州市的6.2%和2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0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333.69億元,增長8.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2%,拉動GDP增長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875.01億元,增長11.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7%,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所占比例調整為0.9∶59.8∶39.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大關達105790元(折合15987美元),比上年增長8.6%[4]

教育

泉州理工職業學院 原圖鏈接來自搜狐網圖片

高等學校

1.泉州輕工學院

2.泉州理工職業學院

3.福州大學晉江校區

交通綜述

2018年,擁有客運企業4家、客車121輛,全年完成客運量407.89萬人次、旅客周轉量34913.64萬人公里;貨運企業131家(其中危貨企業4家),貨運車輛總數(包含個體)21088輛、總噸位103672.13噸,全年完成貨運量4291.84萬噸、貨物周轉量538633.23萬噸公里;擁有機動車維修企業122家,其中一類15家、二類45家、三類62家。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22家、教練車1149輛。

2018年,年末全市汽車保有量40.48萬輛(含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比上年末增長8.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37.57萬輛,增長7.3%;轎車保有量35. 83萬輛,增長8.2%,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34.04萬輛,增長7.7%;摩托車保有量13.02萬輛,增長0.7%。

公路

2018年,全市擁有公路里程2404.0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56公里(互通出入口7個)、國省道119.335公里、縣道238.606公里、鄉道825.458公里、村道1156.107公里),按公路技術等級分:一級公路128.2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56公里)、二級公路448.973公里、三級公路131.838公里、四級公路1507.013公里、等外公路187.993公里,等級道路達92.2%;全市陸域公路密度為370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國公路密度的7倍多,位居全國前列。

國道:324國道

省道:201省道、308省道

高速公路

泉廈高速公路為瀋海高速公路福建段的主體部分,其中泉州廈門段為福建省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於1997年通車。晉江段全長23公里,經過陳埭、池店、西園、磁灶、內坑、安海鎮(街道)。福廈高速及廈漳高速將由四車道擴寬為八車道,泉州至廈門段率先在2010年9月擴寬。

泉三高速公路是泉州通往三明的快速交通要道,2009年正式通車。晉江段主線共7.44公里,途經磁灶、池店、紫帽、西園4個鎮(街道)。

晉石高速公路是泉州環城高速公路的二期工程,全長17.9公里,雙向6車道,自內坑鎮柑市村,與瀋海高速公路連接,接泉州環城高速公路3期,即泉州灣跨海通道工程,設計時速為100公里/小時,沿線設內坑樞紐互通、晉江南互通、樟井樞紐互通、新塘互通。

鐵路

福廈鐵路福州南站廈門北站,全線長273公里,設計標準採用Ⅰ級雙線電氣化,速度為250公里/小時,預留300公里/小時,全線設14個車站,2005年10月動工,2009年建成,2010年4月26日正式通車運營。晉江段從西北部經過,途徑紫帽、磁灶,內坑,安海鎮。晉江站(晉江火車站)位於內坑鎮上方村,距晉江市區14公里,共有兩個站台,到發線3條,通過線2條,設計最高聚集人數每小時2000人。

水路

2018年,水運企業1家、船舶1艘、載重17705噸、全年完成貨運量95.77萬噸、貨物周轉量124315.26萬噸公里;

圍頭港:晉江唯一的集裝箱港口。

深滬港:各種散雜貨業務為主。

晉江陸地港:福建四大陸地港之一,以福廈鐵路為依託,通過廈門港進出口。

航空

2018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開通國內航線55條,國際(地區)8條,全年完成航班起降58319架次,比增32.8%;實現旅客吞吐量744.31萬人次,比增39.4%;貨郵吞吐量6.38萬噸,比增7.7%。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晉江機場原為軍用機場,始建於1955年8月。1980年5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建立航站,使用安-24型飛機,開闢晉江-福州廣州航線。1983年12 月,因廈門高崎機場建成通航而關閉。改革開放後,為適應晉江市經濟發展需要,1993年7月,經國家計委和總參謀部批准,於同年12月,由晉江政府及泉州所屬其它縣(市區)人民政府共同籌資2.9億元對機場進行大規模擴建改造。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地處福建東南沿海,與台灣隔海相望,位於泉州晉江市下游南岸,與周圍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港口相銜接,交通極為便利。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擁有一條長寬分別為2600米×60米的跑道,道面強度PCN值63,設置先進的通信導航及助航燈光系統。通航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杭州、武漢、長沙、昆明、南京、重慶、南昌、太原、濟南、鄭州等國內航線和香港、馬尼拉等地區航線。

海港

晉江的海港有圍頭港(以集裝箱業務為主),深滬港(以各種散雜貨業務為主)。 2009年圍頭港完成集裝箱呑吐量29萬標箱,深滬港完成散雜貨呑吐量146萬噸

公共交通

2018年,出租汽車企業1家、出租汽車116輛。擁有公交運營車輛500輛,公交駕駛員485人,公交線路46條,公交站點324個,公交首末站9個(樞紐站4個)。

風景名勝

截至2017年底,晉江市有A級旅遊景區5個,其中4A級旅遊景區2個,3A級旅遊景區3個。

安平橋

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安海灣。古代安海又稱安平,因此橋稱「安平橋」;由於橋長約五華里,所以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歷時十四年建成。橋長2256米,有船形墩、半船型墩、方形墩361座。橋面鋪設花崗岩石板,最重的一條超過20噸。橋面兩翼有石護欄,橋上有憩亭五座,分建於橋的東、西、中部,還有石雕將軍4尊,歷代重修碑刻15方,橋頭有五層六角仿木磚塔一座(白塔)。

深滬灣海底森林

位於深滬灣土地寮一帶低潮區的潮灘上,退潮時可見分布約1平方千米的古森林(松科油松植物C14同位素年齡為7500年左右)遺蹟和牡蠣礁,是研究台灣海峽兩岸大地構造運動,海平面升降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等寶貴的實物資料,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資岩寺

位於金井鎮卓望山上,始建於宋紹興十八年(1148)。寺中依山崖雕如來、觀音、勢至三世尊佛,佛像站立,身高4.5米,寬1.62米,姿態微俯,造型神妙,寺後崖石刻有「泉南勝概」四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紫帽山

清源山朋山羅裳山合稱泉州四大名山。山中蒼鬱紫翠十餘里,層巒疊嶂十二峰。遙望若螺黛淺畫、紫雲覆頂,有金粟洞、古元室、小丹邱、金粟寺、普照寺、古玄寺、龍水寺、凌霄塔、陳紫峰墓、金地院、半山亭、石鼓、試劍石、紫湖、龍池、化鯉潭、紫溪水庫等景點。

靈源山

位於安海鎮,險峻的山地、球狀風化的石蛋地貌與茂密的樹林組成優美的山地景觀。山頂遠眺,晉江西南部、南部、石獅全境、安海灣及遠處的深滬灣盡收眼底,主要景點有靈源寺、紫雲室、步雲關、望江石、石鏡道人之塔[5]

城市榮譽

  • 2011年,晉江市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稱號。
  • 2013年,晉江市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
  • 2018年5月21日,晉江市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 2018年11月,晉江市入選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 2018年11月8日,晉江被確定為2018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 2018年11月,晉江入選「新時代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範例城市」。
  • 2018年12月2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7]

城市排名

  • 2018年10月,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發布,晉江市排第8名[8]
  • 2018年10月,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榜單發布,晉江市排第27名。
  • 2018年10月,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榜單發布,晉江市排第3名。
  • 2018年10月,晉江市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5名。
  • 2018年10月,晉江市入選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榜單,位居第10名。
  • 2018年11月,晉江榮登2018中國幸福百縣榜第8名。
  • 2018年11月,晉江市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5位。
  • 2018年11月,晉江市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強」,排第22名。
  • 2018年12月,晉江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榜,排第11名。
  • 2018年12月,晉江入選「2018中國陸最佳商業城市榜」,排第75名。
  • 2018年12月6日,晉江市入選「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30強」,排第13名。

視頻

晉江市 相關視頻

你好,晉江(航拍晉江)
大美晉江旅遊風光
2020相約大美晉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