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揚雄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目錄
原文
齊莊公之難,晏子不死不亡,而曰:「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及崔杼、慶封盟國人曰:「所不與崔、慶者」晏子嘆曰:「嬰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晏子此意正與豫子所言眾人遇我之義同,特不以身殉莊公耳。至於毅然據正以社稷為辭,非豫子可比也。揚雄仕漢,親蹈王莽之變,退托其身於列大夫中,不與高位者同其死,抱道沒齒,與晏子同科。世儒或以《劇秦美新》貶之;是不然,此雄不得已而作也。夫誦述新莽之德,止能美於暴秦,其深意固可知矣。序所言配五帝冠三王,開闢以來未之聞,直以戲莽爾。使雄善為諛佞,撰符命,稱功德,以邀爵位,當與國師公司列,豈固究如是哉?
譯文
齊莊公遇難被殺之時,晏子既不死也不逃亡,而是說:「君主為國家而死,那麼就為他而死。為國家而逃亡,就為他而逃亡;如果君主為自己而死,為自己而逃亡,不是他個人寵愛的人,誰敢承擔責任?」等到崔杼、慶封和國內的人在太公的宗廟結盟說:「有不親附崔氏、慶氏的。 」晏子嘆氣說:「我晏嬰如果不親附忠君利國的人,有天帝為證!」晏子這番話正和豫子所說眾人待我如何如何那番話意義相同,只是不為莊公獻出生命罷了。至於他堅決地據守正義,拿國家利益作理由,不是豫子能比得上的。揚雄在西漢作官,親身經歷王莽叛漢的變亂。退步託身在一般士大夫行列中,不和官位高的人一同去死,終身堅持正道,與晏子同等。社會上有些儒生拿他的《劇秦美新》來貶斥他,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這是揚雄迫不得已才寫的。頌揚新莽的恩德,結果只能是美化殘暴的秦王朝,其中深意不難體會。序中所說新莽與傳說中聖明的五帝一樣,甚至比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還強之類的話,有史以來沒有聽人說過,這只不過是在戲弄王莽罷了。如果揚雄善於逢迎討好,杜撰符命,稱頌功德,以此求取高官厚祿,本應與國師公等同了,怎會一直窮困如此呢?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2]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晏子揚雄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好書推薦】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搜狐,2018-06-21
- ↑ 《容齋隨筆》中的8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哲理!,搜狐,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