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林
李何林
李何林 | |
---|---|
(1904年1月-1988年11月)[1],又名竹年,文史学者、作家,鲁迅学生。中共党员。1924年肄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随军北伐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在鲁迅的未名社投身革命文艺活动,历任天津师院、中法大学、华中大学、北京师大及南开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早年
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韦素园、曹靖华等合组未名社,在鲁迅先生指导下翻译、写作、编印书刊。
走进鲁迅世界
起义之后,他潜回故乡霍邱,和王冶秋等人参与建立了霍邱县地下共产党组织,同时担任霍邱县高等小学校长的职务,秘密做着发展党员的工作。1928年7月,地下党根据上级指示举行“文字暴动”,贴标语撒传单,全城震惊。身份暴露之后,他不得不避居北平。在北平,他找到了情逾骨肉的好友李霁野。不久,一起参加霍邱暴动的王青士、王冶秋弟兄也来到这里。当时,李霁野和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在鲁迅的组织和扶持下成立了未名社,找到未名社就是投入了鲁迅的世界。这时,一个新的领域引起他的注意——“五四”以来的文学论争。他开始潜心搜集和研究“革命文学”论战的资料,辛勤地剪贴抄录,分类编排,终于在1929年出版了“中国文艺论战”。那一年他29岁。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文艺思想论战的史料集,是一部和鲁迅有关的书,作者署名李何林。从此,他终生使用这个笔名。这本书的出版使他受到鼓舞,他开始全面研究鲁迅,收集这方面的书刊文章。在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教时,编著成“鲁迅论”,那一年他30岁。虽然李何林没见过鲁迅,鲁迅却记得这本书,曾几次提起。
在抗日战争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他1939年编著成“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思潮论”赞誉“鲁迅是中国文艺界的唯一导师”。邹韬奋接受了这部书稿,并在上海出版。
过台湾
1946年和未名社同人李霁野被他们的老师许寿裳请到台湾,在许先生主政的台湾省编译馆工作,他做编纂,李霁野做编纂兼名着编译组主任。
1947年5月16日编译馆撤废后,经许先生介绍,8月1日起转到国立台湾大学做副教授。
1947年12月,应台大同人杨云萍邀,在台北市发表〈中国新文学发展概略〉演讲。
李东华〈论陆志鸿校长治学风格与台大文学院(1946.8-1948.5)〉1文说「编纂谢康、李竹年(何林)及日籍国分直一分任文学院外文及历史系副教授」。
同文引1948年3月《国立台湾大学校刊》,李竹年(何林)在上面发表了〈我对本校国文教学的意见〉。
许先生被杀后不久,永远离开台湾。
在台大工作期间是1947年8月到1948年4月(秦贤次〈《台湾文化》复刻说明〉)。
离台
范泉〈许寿裳遇害〉1文说:「我想到了当时逃离台湾的李何林先生。他从台湾逃到上海,匿居在孔另境兄家,曾和我谈起过台湾的白色恐怖,也谈到了和他一起在台大共事的许寿裳先生,但是因为我们每次见面时间不长,谈得不深不透。当时我的主观愿望是向他组稿。他为了我的安全,不敢写台湾的文稿,多天后交给我一篇书评《读〈城与年〉》(发表在1948年5月出版的《文艺春秋》上)。到了中共占领全国以后,他才在1950年的《观察》杂志上,写了《提供许寿裳先生两年前在台被杀是政治性暗杀的种种事实》一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面貌
着作
2004年出台了5卷本《李何林全集》。
参考资料
- ↑ 李何林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光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