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鍾峨

來自搜狗網 的圖片

中文名:李鍾峨

李鍾峨,字雪原,又字雷泉,號芝麓,今四川省通江縣興隆鄉人[1],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職翰林院編修、檢討,提督福建學政[2]。歷翰林院講讀,左右庶子掌坊,日講起居注官[3],太常寺少卿,康熙壬辰科會試考官,雍正癸卯廣西鄉試正主考。李鍾峨一生,曾任《三朝實錄》、《方輿路程》、《國史》、《分韻近體唐詩》、《一統志》等各館纂修官,主編《盛京志》、《保寧府志》、《通江縣誌》等,著述甚豐,有《垂雲亭》文集行世。李鍾峨尤長於賦律,為清初該體之肇端,影響深遠。李鍾峨晚年「目昏耳重」、「養疾鄉居」。卒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終年88歲[4]

中文名 :李鍾峨

別名: 雪原

出生地 :四川省通江縣興隆鄉

身份:提督福建學政

出生日期:1706年

目錄: 1人物簡介: 2人物生平: 3人物成就: 4人物詩詞

目錄

1人物簡介

李鍾峨,字雪原,又字雷泉,號芝麓,今四川省通江縣興隆鄉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職翰林院編修、檢討,提督福建學政。歷翰林院講讀,左右庶子掌坊,日講起居注官,太常寺少卿,康熙壬辰科會試考官,雍正癸卯廣西鄉試正主考。李鍾峨一生,曾任《三朝實錄》、《方輿路程》、《國史》、《分韻近體唐詩》、《一統志》等各館纂修官,主編《盛京志》、《保寧府志》、《通江縣誌》等,著述甚豐,有《垂雲亭》文集行世。李鍾峨尤長於賦律,為清初該體之肇端,影響深遠。

2人物生平

李鍾峨畫像   鍾峨幼時多病,6歲不能行。11歲始讀書而不好學,15歲稍用功讀書。16歲與四川井研縣雷進士之女結婚。18歲正當芸窗苦讀的時候,不幸父親受誣入獄,與兄鐘壁

奔走營救無效。從中認識到清官難當,貪官易作,立志做父親那樣公正廉潔之士。於是,「且耕且讀」,勤奮學習。

  在「且耕且讀」中,對鍾峨學業有幫助的一是他的父親,對他要求嚴格;二是胞兄李鐘壁,弟兄情深,幫助指導;三是妻子雷氏,人稱他的「二先生」,「春夜伴

讀,講五經之義。雪朝吟詠,發詩詞之微。」32歲中舉人。42歲任遵義府仁懷縣教諭。45歲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第三年殿試,成績優異,授翰林院編修、檢

討等職。51歲授文林郎。52歲,以同考官身分參加康熙壬辰(1712)科會試閱卷。56~59歲,提督福建省學政,取文武生2700餘人。

  鍾峨提督福建省學政時,興利除弊,政績顯赫,受到福建省學界好評。是時,考官貪污成風,利用考試大敲竹槓。鍾峨「絕請託」、「杜苞苴」,免除供給蔬米,

使州官無法藉機敲老百姓的竹槓。主考時,文武並重,糾正了重文輕武,武科人才得不到選拔的時弊。鍾峨對考試的「賄屬陋習」深惡痛絕,宣稱:吾不忍名器濫至

此,不賣秀才一名。其行為使很多讀書人感激泣下。為紀念鍾峨,經學界多次請求,批准在福建省城建諾水書院,崇祀宋儒李延平和李鍾峨。朱評在《福建省學政李鍾

峨肖像諾水書院序》中寫道:「延平先生為道學淵源,夫子為斯文主持,共堪不朽一也。」

  康熙五十九(1720),鍾峨任廣西學政,六十一年任翰林院日講起居注官。同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講,講評文史,實為雍正皇帝參謀。七月,升右庶子掌坊(副

職)。九月,轉左庶子掌坊(正職)兼翰林院侍讀並日講起居注官。十一月,任廣西省鄉試正主考,取陳朝坦等48名舉人,副榜10名。後授中憲大夫。雍正五年(1727)

任太常寺少卿,時年已68歲。

  鍾峨在翰林院供職22年,特別重視選拔培養人才。據《清代四川征略》載:在雍正皇帝執政初,鍾峨上一奏疏,稱翰林院為儲才重地,請廣儲才路。雍正皇帝覽畢

奏章,「甚嘉之」。經大學士及九卿會議評議,將李鍾峨奏言所請迅急宣示國內。鍾峨居太常寺卿職,多所見地,尤其在政務大事方面見解獨異。卓越的政治才識,為

中外官紳咸欽。

  鍾峨晚年「目昏耳重",「養疾鄉居」。卒於乾隆十四年(1749),終年88歲。

3人物成就

  鍾峨一生,曾任《三朝實錄》、《方輿路程》、《國史》、《分韻近體唐詩》、《一統志》等各館纂修官,主編《盛京志》、《保寧府志》、《通江縣誌》,著述

甚豐。李鍾峨尤長於賦律,為清初該體之肇端,影響深遠。乾隆以後,館閣最重賦律,道光時與試帖詩同為進退人才之具。

4人物詩詞

  李鍾峨還喜詩,受官職所限,雖多頌聖應制之作,亦不乏雅潔之句。有步龍雨蒼韻《賦得柳色微茫遠岸村》「遙見輕鷗三兩點,細看深柳幾多叢。晴光淡盪青簾

外, 秀色 飄颻 碧浪中。山碓自舂田上屋, 水禽群磨岸 頭風。此間端有幽人住,靖節牆邊徑已通。」僅此數句,可品其濃郁的詩味。督學福建時,刻其父 李蕃《雪

鴻堂文集》集,其兄李鐘壁 《燕喜堂》集,並附自撰《垂雲亭》詩文集於後,共以《雪鴻堂全集》刊印問世,後選人 《四庫全書》。

詞條標籤: 歷史人物人物清代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