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東福寺 照片來自

東福寺創建於嘉禎2年(1236),名稱取自奈良東大寺興福寺的各一個字。 現在占地面積約為24萬㎡,是京都最大的禪寺。由通天橋望去的洗玉澗溪谷景觀相當具有震撼力,秋天的美麗紅葉更是吸引大批人潮,讓細長的橋廊顯得十分熱鬧。包括現存最古老的三門、被稱為東司的廁所等,保留了許多國寶與重要文化財產。 庭園為枯山水式的禪院庭園,建造於昭和14年(1939)。 禪宗的方丈之中,在四方建立庭園的,只有東福寺的方丈,以鎌倉時代庭園的樸實剛健風格為基礎,結合現代藝術的抽象結構表現手法。 南庭的疊石表現出蓬萊、方丈、瀛洲、壺梁等四仙島,以及利用築心表現出五山,配置的石頭與沙紋所表現的荒海,呈現了躍動感;北庭則是運用原本在恩賜門內的廢棄舖石,打造成格紋狀的庭園;西庭則是以修剪過的皋月杜鵑樹和沙地,呈現出大型的格紋圖案,構成井字格紋布局的庭園;東庭則是利用原本在東司的廢棄柱石,布置出北斗七星的庭園。如此一來,就形成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八海、五山、井字格紋、北斗七星等八座庭園的結構,重森也將其命名為「八相庭」。[1]

東福寺收藏了許多鎌倉、室町幕府時代的繪畫、文書等重要文物,寺院區內也有許多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的建築,像是全日本最古老的廁所「東司」、全日本最古老的浴室、全日本最古老且同時也是日本國寶的三門等。

東福寺是京都首屈一指的賞楓景點,每到11月中旬,東福寺廟區內總是一片火紅,賞楓的人潮絡繹不絕,是日本旅遊首推景點之一。[2]

目录

東福寺景點簡介

東福寺和永觀堂並列,是京都賞楓的「一王一后」。

東福寺最著名的,就是「通天橋」和「臥雲橋」之間「洗玉澗」兩旁的火紅楓葉,每年楓紅時節都吸引了驚人的賞楓遊客到此欣賞紅葉美景。寺內種植紅葉的起源於開山的「聖一國師」,國師從宋朝帶回了唐楓的種子並種植於東福寺境內。到了室町時期,寺內的畫僧吉山明兆向當時的將軍足利義持請求到:「寺內如果種植櫻花,將會吸引遊客到此賞櫻,如此一來將會妨礙我們的修行,請將軍下令、禁止在東福寺境內種植櫻花!」足利義持聽了很感動,下令砍倒寺內的櫻花樹,從此之後東福寺境內的幾乎看不到櫻花,楓樹種植卻越來越密集。[3]

東福寺三門

位於東福寺的三門是1452年由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再建,為全日本寺廟中最古老的三門,為日本重要的國寶。三門即「三解脫門」,分別表示智慧、慈悲、方便,是三種解脫煩惱的法門,被認為是達到圓寂境界的必經之門。東福寺三門上方匾額「妙雲閣」為足利義持親筆所題,閣樓中安放釋迦及十六羅漢像,而天井上方也有吉山明兆和其弟子所畫的彩繪,是為日本旅遊前往東福寺交通路線中的第一個景點。

東福寺本堂

東福寺的本堂於1881年的火災被燒毀大半,並於1934年重建,歷時17年,是日本昭和時代最大的木造建築物。東福寺本堂的建材是使用來自台灣的「阿里山檜木」,供奉著「釋迦如來」,最著名的是由畫僧吉山明兆(1352-1431)所繪的「大涅槃圖」,長15公尺、寬8公尺,是日本目前最大的紙畫作品,於每年3月中的涅槃會時公開。

東福寺禪堂

位於東福寺的禪堂是自中世紀以來最大、最古老的禪堂,也是日本現存唯一的禪堂,是日本相當重要的文化財。據說懸掛於東福寺禪堂上的匾額,是出自無準師範禪師之筆。

東福寺東司

福寺的東司是禪宗寺院的洗手間,建於室町時代前期,為目前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廁所,在建築物內可以看到排列整齊、大大小小的洞,也依大號、小號有不同的深淺,東司一次約可容納100人如廁,因此又被稱為「百雪隱」,許多日本自由行的旅客就是聽到這個特別的廁所慕名而來。

排泄物在古代是重要的肥料,當時僧侶的排泄物會被當成重要的肥料來源,販賣給附近的農家,是當時東福寺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東福寺浴室

東福寺的浴室也是自室町時代留存至今的重要建築之一,是了解古代東福寺僧侶生活的重要參考。東福寺的浴室一次可容納百人洗澡,據說為了節省百人洗澡時大量的用水量,古時僧侶們都會先使用「蒸氣」的方式將身體洗淨,再用水瓢盛一些水沖洗身體,日本旅遊的朋友應當可以想像當時僧侶們,洗澡時窗外有東福寺楓葉的景致是有多麼愜意。

東福寺方丈庭園

方丈原本是禪宗僧侶的住所,後來逐漸轉變為接待外客的功用,而位於東福寺方丈四周、享譽國際的「方丈庭園」絕對是來到京都東福寺必須觀賞的景點!東福寺的方丈庭園是由庭園設計大師重森三玲打造的,是唯一一個東、西、南、北都有庭園的方丈,東庭、西庭、南庭、北庭各有特色,在當時的日本,這些庭園的擺設方式和表現手法都是相當創新且具有實驗性的。東福寺的四座庭園有八個主題: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八海、五山、井田市松、北斗七星,構成了佛教的「八相之庭」,而每一個庭在秋季來臨之時都會有許多花團錦簇的東福寺楓葉堆滿整個庭院喔!。

看似獨立的4個庭園,其實在重森三玲的設計中是一個完整的大庭園,每一個庭園的連接處都有前、後庭園的元素作為過渡,像是南庭有與西庭相連的苔癬,西庭有與北庭相連的杜鵑,北庭有與東庭相連的綠樹,東庭有與南庭相連的白砂。在東庭中有七石円柱,南庭有苔山五山,西庭有三尊石組,組合起來象徵著日本的吉祥數字「七五三」,在偌大的庭園中充滿了大師重森三玲的巧思和細膩,你也可以找找看在這個庭園中還有什麼還沒被發現,由大師種下的巧思喔。

  • 東庭

東庭是利用七個圓柱構成「北斗七星」的意象,使用的是東福寺的東司殘留的石柱。為什麼要使用這些石柱呢?因為在禪的世界中,沒有東西是無用的,而使用這些原本石柱,正是在為這些看似無用的建材賦予新意。重森三玲使用枯山水來表達天上的星星,可以說是日本庭園設計中的首創。東庭中的白砂代表的不是常見的,而是天上的星河,可以說是保留了傳統、也同時具備了創新。

  • 西庭

西庭是由白砂與修剪盛期的杜鵑交織成一個「井」字,被稱為「井田市松」,「井田」這兩個字源字中國西周實行的井田制度,「市松」來自當時著名的歌舞伎 — 佐野川市松的穿著,由於當時佐野川市松時常川著白色與深藍相間的格子服飾,因此當時這種格子紋被稱為「市松模樣」。

  • 南庭

南庭是四個庭園中占地最廣的,庭園內的設計描述著佛教的宇宙觀「須彌山」。重森三玲利用由近而遠的石頭表示「蓬萊」、「方丈」、「瀛洲」、「壺梁」這四個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仙島,並使用漩渦狀的白砂紋象徵「八海」,並使用苔癬象徵「五山」。南庭中或高或矮的石頭代表著仙人居住的島嶼,其中有許多是倒臥的,在當時以立石為主的傳統庭園設計中是相當少見的。

  • 北庭

延續著西庭的格紋,北庭利用切割工整的方形青苔與石頭交織成一片棋盤的樣貌,排列工整的格紋向後延伸後逐漸散亂開來,而北庭也是所有庭院之中東福寺楓葉最為顯眼的地方,秋天來時你將會看到庭院的天空被東福寺的落葉渲染的都變成橘紅色,非常浪漫。[4]

枯山水反應了禪宗美學枯與寂的意境

 
方丈庭園 — 南庭 照片來自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鎌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無論大園小園,古園今園,動觀坐觀,到處可見枯山水的實例。枯山水之名最早見於平安時代的造園專著《作庭記》,不過這時所言的枯山水並非現在通常所指的那種以砂代水,以石代島的枯山水,而僅僅指無水之庭。不過那時的「枯山水」已經具有了後世枯山水的雛形,開始通過置於空地的石塊來表達山島之意象。真正的枯山水還是起源於鎌倉時代,並在室町時代達到了極至,著名的京都龍安寺庭園就誕生於這一時期。禪宗美學對於日本古典園林的影響非常深刻,幾乎各種園林類型都有所體現,無論是舟游、回遊的動觀園林,還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觀庭園,都或多或少的反應了禪宗美學枯與寂的意境。不過這些庭園形式當中將禪宗美學的各種理念發揮到極至的,還是當屬枯山水。

公元538年的時候,日本開始接受佛教,並派一些學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國,學習內陸藝術文化。13世紀時,源自中國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禪宗在日本流行,為反映禪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園林開始擯棄以往的池泉庭園,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綠樹、苔蘚、沙、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營造枯山水庭園,園內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植物,以期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顧名思義,枯山水並沒有水,是乾枯的庭院山水景觀,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內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點,是用山石和白砂為主體,用以象徵自然界的各種景觀。[5]

東福寺 (Tofuku-ji とうふくじ)~是重森三玲於1939年建成的第一件庭園作品。東福寺初建於鎌倉幕府時代(1185年-1333年),到昭和年代1938年邀請了重森再來設計,當時43嵗的他已是知名的學者及作家,深諳茶道及花藝,經過三年走遍全日本研究「枯山水」,雖然從未有作庭經驗,但對於結合禪宗精神與日本美學的「枯山水」,早已掌握獨到心得。連重森自己也經常強調,東福寺是他最滿意之作,往後約有二百件作品,都經常與東福寺作比較。[6]

視頻

東福寺 Tofuku-ji / 空撮 紅葉 / 京都いいとこ動画

日本京都賞楓之四東福寺 通天紅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