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石楠
柳葉石楠,(學名:Heteromeles arbutifolia;英語:toyon、Christmas berry)、California holly), 是柳石楠屬唯一的一種[1] [2] [3] 。
目錄
簡介
柳葉石楠(Heteromeles arbutifolia)[4],是一種多年生灌木,原產美國於俄勒岡州西南部[5][6]、加利福尼亞州和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柳葉石楠Toyon是一種加州本地常綠灌木,長 8'-15'。高和蔓延 8'。它有革質的、有齒的、綠色的葉子。在春末或初夏出現小而白色的芬芳花朵,隨後是紅色的冬季漿果簇。
它可以承受充足的陽光或部分遮蔭、高溫、煙霧、風和重質或輕質土壤。成熟的植物具有耐旱性。建立工廠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在這一點上,它對侵蝕控制非常有用。
科學分類
特徵
運用
- 柳葉石楠是沿海鼠尾草灌木植物群落的重要一部分,並且是乾旱適應的叢林和混合橡樹林棲息地的一部分。 它也以俗稱聖誕莓樹和加利福尼亞冬青樹而聞名。
- 柳葉石楠通常2–5 公呎高。 它的葉子是常綠的。 在初夏時,它在稠密終端的繖房花序中產生直徑6-10公分的小白花。 六月時花盛開。
- 柳葉石楠可以在排水良好的家庭花園中種植,並且可以作為觀賞植物,種植北至英格蘭南部。
- 蝴蝶會拜訪它們,並具有溫和的山楂味。 果實可被鳥類和哺乳動物食用。
- 這些梨果為當地的美國原住民部落提供了食物。 也可以做成果凍。
- 柳葉石楠的梨果是酸性和有澀味的,並且含有少量的氰基糖苷,這些糖苷在消化後會分解為氫氰酸。 這可以藉稍微烹煮後去除。
- 1920年代在洛杉磯,聖誕節時很流行收集柳葉石楠的樹枝,以至於加利福尼亞州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在未經土地所有者書面許可的情況下,在公共土地上或在非屬本人的土地上採摘任何植物。
- 該植物已被加利福尼亞州的原住民(土著)用作於治療阿茲海默氏症的方法,最近的研究發現了許多可能對阿茲海默氏症治療有益的活性化合物。
- 其果實含有少量有毒的生氰糖苷,但仍被丘馬什人、通瓦人等原住民當做食物,可以煮粥或做成煎餅。這些果實需要烤熟以去除其酸澀感。
- 通瓦人稱其為「ashuwet」,會用其果實、花朵泡茶。
- 柳葉石楠,搗碎後可以外敷治療傷口、減輕疼痛。
參考文獻
- ↑ Plant: Toyon 柳葉石楠,PTL Life
- ↑ Heteromeles arbutifolia - Toyon,PlantMaster
- ↑ Heteromeles Arbutifolia (Toyon)柳葉石楠,Bureau of Street Services - City of Los Angeles
- ↑ James B. Phipps, Heteromeles M. Roemer, Fam. Nat. Syn. Monogr. 3: 100, 105. 1847. [name conserved], Flora of North America 9, 2015 [202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7)
- ↑ Fi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 Appendices (PDF). Smith River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 Restoration and Motorize Travel Management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December 2016: 192 [2022-06-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4-05).
Heteromeles arbutifolia is found in Oregon and the location southwest of Pappas Flat is not the northernmost site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dditionally, this site is adjacent to Highway 199 and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proposed actions, and is outside the geographic scope of the project.
- ↑ Wood, Wendell. Toyon Joins the List of Oregon's Native Shrubs (PDF). Bulletin of the Native Plant Society of Oregon. February 2008, 41 (2): 11, 18 [2022-06-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2-18).
- ↑ Heteromeles arbutifolia at iNatur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