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皮龜
特徵
棱皮龜背面沒有角質板,被以柔軟的革質皮膚,上面有7條縱棱,棱間微凹如溝,腹甲骨化不完全,有5條縱棱;四肢呈鰭足狀,沒有爪,前肢甚長,後肢短;尾短;體背為漆黑色或暗褐色,微帶黃斑,腹面色淺。 棱皮龜的殼最長可超過2.5米,重達1噸,是世界上第三大爬行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龜物種。牠們的外型獨特,殼和頭部並無角質板而是由革質皮膚包裹。這種海龜擅於潛泳,可在深至1,000米海底活動,牠們全身深藍或黑色,身上散佈白色或米白色斑點。棱皮龜非常溫順,主要以水母為食。棱皮龜之所以長得如此巨大,是因為其吃掉大量移動緩慢的水母所致。有時候,棱皮龜只需一天就可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73%的食物,相當於1.6萬卡路里,高出其生存所需3到7倍,這也是為何棱皮龜這種號稱「吃水母機器」需要鋒利牙齒的原因。牙齒給了棱皮龜進化優勢,鋒利、尖銳、向內傾倒的牙齒可預防水母逃脫。這也意味著棱皮龜能吃各種水母,包括小如蜜蜂大如獅子的水母。棱皮龜也有特別長的食道,甚至延伸到胃部以外再環繞回來,它就像傳送帶一樣可捕捉、儲存以及持續消化食物。
當小棱皮龜出生時,其體長只有7.6厘米。但在吃掉大量水母後,其體長可達1.22米到1.83米。棱皮龜是遷徙物種,每年要遊1.6萬公里,它們需要竭盡所能才能遊得如此之遠。由於水母並非補充能量的最好食物,所以棱皮龜的最好辦法就是一次性多吃水母。
儘管棱皮龜有著出色的消化係統,但它們依然無法區分水母和海水中塑料垃圾漂浮物的區別。這是棱皮龜正面臨滅絕的最大擔憂,人類需要採取措施保護它們。
分布
主要分佈在熱帶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偶爾也見於溫帶海洋。分布於熱帶至溫帶海域、北至西伯利亞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台灣沿岸等海域,多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有時可進入近海和港灣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意大利。[2]。
保護
參考來源
- ↑ ?. 獨立報. [2017-10-19] (英語).
- ↑ Se acerca el 9no Festival del Tinglar en Luquillo. Mi Puerto Rico Verde. 2014-03-27 [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