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次髎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次髎穴的位置: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後孔處。中醫認為刺激次髎穴有治療腰痛、月經不調、痛經、遺精、下肢痿痹等作用。

目錄

穴位含義

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
次,與上髎穴相對為次也。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1]

概況

【取穴】位於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後孔處。俯臥位取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導水液,健脾除濕[2]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補益下焦,強腰利濕。
【主治病症】:腰痛、疝氣、月經不調、痛經、遺精、小便不利、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經痛,盆腔炎。並可用於催產,引產等。
【配伍應用】:
次髎穴配血海穴治痛經.
次髎穴配三陰交穴、中極穴、腎俞穴治療遺尿。
次髎穴與三陰交穴配合使用,可以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
次髎穴配合委中穴,可以有效的緩解腰骶疼痛的症狀。[3]

穴位療法

【針刺】次髎穴,一般直刺1-1.5寸。具體應用:1、直刺0、8~1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骶部;2、直刺2寸左右,使小腹內有熱感,用以治療經帶諸疾;3、直刺2寸左右,使針感向會陰部放散,以治療遺精,陽痿;4、直刺2寸左右,使針感向尾骶部放散,以治療肛腸疾患。
【艾灸】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按摩】次髎穴最好採用叩擊,將手握一個空拳,用拳背這個位置去叩擊腰骶部,雙手可以同時叩擊,叩擊的力量一定要大點,有明顯的聲音出現,刺激它,才可能通過骶神經孔,傳遞到盆腔裡面去,來刺激裡面的臟腑。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太陽膀胱經《次髎穴》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