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洪盛
此条目含有过多、重复、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 (2019年3月22日)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3月22日) |
殷洪盛,山西省平阳府太平县人,明末孝廉,清初抗清人物,曾化名“盛洪殷”、“盛洪英”、“天祐庵洪英禅师”,1645年阵亡。其重要门人有五人:即方大洪、胡德帝、李式开、蔡德忠、马超兴五人,人称“洪门五祖”或“少林五祖”,后成为天地会重要人物。
清朝时洪门苏洪光,自称获得殷洪盛托梦授兵法与武艺,故自称“天祐洪英”,成为广东三合会的领袖。
目录
简介
少读四书五经,但不喜制艺,精通释教、道教,喜诵《法华经》、《楞严经》、《黄庭经》,能默记《金刚经》、《道德经》、《清静经》等,人称殷佛子、殷道人。原为举人,数次不第,至崇祯四年(1631年),会试生病,认为是天意,于是放弃进士,一度打算出家为道士。
崇祯七年(1634年)应山西大同镇守姜瓖之邀请,在其幕府参赞军机,在军中苦读《孙子》、《太公》、《卫公》等兵法,又练成棍法、剑法,雅好长拳。贤名大起,收纳陕西同州府浦城县的蔡德忠,北直隶宣化府怀来县的方大洪,北直隶顺天府涿州的马超兴,山西绛州的胡德帝与李式开,以及山西代州的杨才,北直隶大林的林亭等游侠。
崇祯十四年(1641年)初,姜瓖投降李闯,殷洪盛乃携诸门人南下,投阁部史可法。清兵入关后,多尔衮攻杀史可法,殷洪盛因奉史可法命,至燕京(北京)窥探清廷虚实,沿途遍访顾亭林、王船山、傅青主、黄梨洲诸同志,议创汉留组织,保留汉族一线生机。
殷洪盛得知史可法殉难之后,南返江南省太平府芜湖县(今安徽芜湖),化名“盛洪殷”,又作“盛洪英”,交结绿林豪杰,因受满人查缉,又剃发伪装为“天祐庵洪英禅师”(向宋代临济宗黄龙派禅师泐潭洪英致敬),门徒公沙晓亦剃发妆为义明禅师,两人日间讲述禅宗要旨,夜间招募徒众,不久,投明将黄得功,参赞军务,嗣因黄得功自刎,部众分散,殷洪盛遂以所部二万馀人,继续抗拒清兵。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三日,殷洪盛于三叉河(今日安徽的无为县、含山县、巢县三县交界,距芜湖西南六十馀里)阵亡,其子殷旭,化名“洪旭”,率领诸门人公沙晓、蔡德忠等,出走浙江杭州投明潞王朱常淓,朱常淓降清后,殷旭等人复投郑国姓(即郑成功),至此“汉留”组织即为郑成功所部。
殷洪盛的五个门生,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与李式开等后追加入郑成功部队,被洪门后人称为洪门五祖,与“火烧南少林”传说合并,又称少林五祖,至1662年郑成功攻台之役的近廿年间,他们在两广、闽浙活动,联络及组织山堂,反清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