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係呼吸系統一部份,上接喉嚨下接支氣管。
- 支氣管為管狀構造,具有運送空氣進出肺部的功能。
- 氣管往下延伸並分支為左、右支氣管,並連接各自肺葉。
- 支氣管進入肺葉後,又再繼續分支為更細小的氣管,稱為「小支氣管」。
- 每個小支氣管進一步分支形成後的終末部位稱為「肺泡管」,肺泡管的末端是肺泡。
- 空氣流入咽(喉嚨),再由喉進入氣管。
目錄
氣管的保養方法
- 臨床上一般人誤以為是「氣管虛」才咳不停,事實上這些病人需要治療、保養的是「鼻子」,如避免接觸冷空氣或塵等過敏源,而非治療「氣管」,才可能緩解慢性咳嗽困擾。
- 「胃食道逆流」是胃和食道之間的括約肌功能不良,胃酸容易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的咳嗽神經接受體,及進入呼吸道刺激咽喉而引起咳嗽。改善胃酸狀況就是保護氣管。
- 減低氣喘發作。
- 避免藥物(如高血壓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吸入異物卡進氣管、空氣及環境污染(如辦公大樓的空調濾網藏污納垢、室內建材含有毒揮發物質VOC,如甲醛),及(最令人恐懼的肺癌,都可能讓人咳不停)。
- 避開心理因素造成自己猛咳嗽。
- 入秋氣候轉為乾燥,秋燥易傷肺陰,應著重「養肺」。
- 過敏的人體質多半偏虛、偏寒,但現代大多數人營養過盛,而不是營養不夠,所以不太需要「補氣」,反而吃偏涼的食物更合適。
- 肝火太旺,也會傷害肺-壓力大、鬱悶、熬夜晚睡,喜歡油炸、燒烤、辛辣食物,易造成肝火上升應避免。[1]
(支)氣管的疾病
- 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都可能出現咳嗽、多痰(可能為透明狀或白色、黃綠色,少數患者的痰中會帶血絲)、疲勞感、呼吸短促、感覺很喘、輕微發燒、發冷顫抖、胸口區域不適等症狀。
- 急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引起,就是合併於感冒此種情況只需症狀治療(如口服止咳葯)。
- 病毒性支氣管炎後再續發細菌感染,突然又發燒、痰量增加又發黃或有膿樣痰。此時需要服用抗生素。
- 百日咳是細菌感染的急性支氣管炎,好鼻涕,接著發燒及劇咳,常常是陣咳,咳得臉發紅或嘴唇發紫服用紅黴素有效。
- 化學性支氣管炎是吸到刺激性化學品如阿摩尼亞、氯氣或具揮發性的清潔劑等,以症狀治療為原則,並保持氣道通暢,維持足夠的血氧飽和度,防止續發性細菌感染即可。
- 黴菌感染的支氣管炎,靠支氣管鏡檢查並做切片及黴菌培養來確認,需用抗黴菌葯物治療。[2]
急性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
- 急性支氣管炎症狀:
- 起病較快,開始為乾咳,以後咳粘痰或膿性痰。
- 常伴胸骨後悶脹或疼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多在3~5天內好轉,但咳嗽、咳痰症狀常持續2~3周才恢復。
- 慢性支氣管炎症狀:
- 1.咳嗽:長期、反覆、逐漸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現。輕者僅在冬春季節發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後最明顯,白天咳嗽較少。重症患者則四季均咳,冬春加劇日夜咳嗽,早晚尤為劇烈。
- 2.咳痰: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狀,晨起較多。在感染或受寒後症狀迅速加劇,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黃色膿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劇咳而痰中帶血。
- 3.氣喘:當合併呼吸道感染時,由於細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痰液阻塞及支氣管管腔狹窄,可以產生氣喘(喘息)症狀。
- 4.反覆感染:寒冷季節或氣溫驟變時,容易發生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此時病人氣喘加重,痰量明顯增多且呈膿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發熱等。肺部出現濕性音,查血白細胞計數增加等。[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