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
漢景帝劉啟(前188年二月丙申[1]-前141年3月9日),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歲,其正式諡號為「孝景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景帝」,景帝後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崩於未央宮,二月癸酉(3月18日)葬於陽陵(今陝西高陵縣西南)。為漢文帝劉恆長子,母竇皇后。他在位期間,主要是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他統治時期和他父親文帝統治時期合稱文景之治。
漢景帝 | |
---|---|
概要 | |
姓名 | 劉啟 |
廟號 | 無 |
諡號 | 孝景皇帝 |
陵墓 | 陽陵 |
政權 | 漢朝(西漢) |
繼任 | 劉徹 |
在世 | 前188年二月—前141年3月9日(48歲) |
在位 | 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16年) |
年號 | 無 |
目錄
生平經歷
劉啟為漢文帝長子。劉啟出生時,父親劉恆為代王,母親竇姬為妾。前180年,父親劉恆被擁立為皇帝。嫡母代王王后早已逝世,而她所生的世子也在此時病死,劉啟成為父親劉恆事實上的長子。同年正月,劉啟以劉恆長子的身份被立為太子。其後,母親竇姬亦被立為皇后。
劉啟為太子時性格剛烈,因與吳國世子劉賢下圍棋(一說六博)發生爭執,而拿棋盤打死了劉賢,漢文帝敕命送遺體回去埋葬,到了吳國,劉賢的父親吳王劉濞大怒,說道:「天下都是劉家的,死在長安就埋在長安,何必回吳國埋葬!」遂又把遺體送回長安埋葬,以示對朝廷的不滿,從此劉濞怨恨劉啟。
前157年7月6日(六月己亥),漢文帝崩於長安未央宮,7月14日(丁未),皇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藩,景帝聽從,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諸侯王們的不滿,於是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國之亂開始了。七國諸侯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叛亂,欲奪天下。晁錯政敵袁盎獻策景帝,誅晁錯以平叛亂。景帝「嘿然良久,曰:『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於是有丞相青翟等一眾臣子劾奏晁錯。景帝「制曰:『可』」,令中尉以上朝議事為名,誘晁錯上朝,行中錯道,至東市,中尉宣漢景帝劉啟詔書,當場腰斬晁錯。但晁錯死後,七國之亂不但沒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占領了不少土地。景帝無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亞夫、竇嬰鎮壓,前後三個月即平定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以後,景帝開始專心打理朝政,據說景帝十分樸素,仁厚愛民。除了平定七國之亂以外,從來沒有大規模用過兵,和匈奴的戰爭始終控制在一定的規模內,依然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前元六年(前151年),皇后薄氏被廢。第二年(前150年),廢太子劉榮。同年四月,立膠東王太后王氏為皇后,隨後立王氏的獨子膠東王劉徹為太子。
景帝崇尚黃老之說,減少刑罰,減少賦稅,興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進行重審,以免冤獄發生。百姓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創造了大量財富,其間百姓富裕,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安樂,一派盛世景象,與其父漢文帝統治時期並稱文景之治。
景帝後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景帝崩於未央宮,遺詔賜予諸侯王與列侯駿馬兩匹、吏二千石、黃金兩斤,吏民戶百錢;又命放出一批宮人,使其歸家再嫁。景帝享年48歲,諡號孝景皇帝,無廟號,葬於陽陵。景帝崩後由皇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
人物評價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至孝景,不復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以諸侯太盛,而錯之不以為漸也。」
班固在《漢書》中評價:「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漢言文景,美矣!」
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評價景帝以德待臣子、鼓勵耕作,面對吳楚之叛,引領將領翦除逆賊。但是平叛的周亞夫,受到景帝的猜忌,倉促下獄,這對於一個治理國家的明君來說,是很可惜的:『【索隱述贊】景帝即位,因脩靜默。勉人於農,率下以德。制度斯創,禮法可則。一朝吳楚,乍起凶慝。提局成釁,拒輪致惑。晁錯雖誅,梁城未克。條侯出將,追奔逐北。坐見梟黥,立翦牟賊。如何太尉,後卒下獄。惜哉明君,斯功不錄!』
家族成員
先祖 | ||||||||||||||||||||||||||||||||||||||||||||||||||||||||||||||||||||||||||||||||||||||||||||||||||||||||||||||||||||||||||||||||||||||||||||||||||||||||||||||||||||||||||||||||||||||||||||||||||||||||||||||||||||||||||||||||||||||||||||||||||||||||||||||||||||||||||||||
---|---|---|---|---|---|---|---|---|---|---|---|---|---|---|---|---|---|---|---|---|---|---|---|---|---|---|---|---|---|---|---|---|---|---|---|---|---|---|---|---|---|---|---|---|---|---|---|---|---|---|---|---|---|---|---|---|---|---|---|---|---|---|---|---|---|---|---|---|---|---|---|---|---|---|---|---|---|---|---|---|---|---|---|---|---|---|---|---|---|---|---|---|---|---|---|---|---|---|---|---|---|---|---|---|---|---|---|---|---|---|---|---|---|---|---|---|---|---|---|---|---|---|---|---|---|---|---|---|---|---|---|---|---|---|---|---|---|---|---|---|---|---|---|---|---|---|---|---|---|---|---|---|---|---|---|---|---|---|---|---|---|---|---|---|---|---|---|---|---|---|---|---|---|---|---|---|---|---|---|---|---|---|---|---|---|---|---|---|---|---|---|---|---|---|---|---|---|---|---|---|---|---|---|---|---|---|---|---|---|---|---|---|---|---|---|---|---|---|---|---|---|---|---|---|---|---|---|---|---|---|---|---|---|---|---|---|---|---|---|---|---|---|---|---|---|---|---|---|---|---|---|---|---|---|---|---|---|---|---|---|---|---|---|---|---|---|---|---|---|---|
|
后妃
子女
子
- 皇太子→臨江閔王劉榮(母栗姬)
- 河間獻王劉德(母栗姬)
- 魯恭王劉余(母程姬)(東漢劉表、劉璋為其後裔)
- 臨江哀王劉閼於(母栗姬)
- 江都易王劉非(母程姬)
- 長沙定王劉發(母唐姬)(更始帝劉玄、光武帝劉秀為其後裔)
- 膠西於王劉端(母程姬)
- 趙敬肅王劉彭祖(母賈夫人)
- 中山靖王劉勝(母賈夫人)(漢昭烈帝劉備為其後裔)
- 膠東王→皇太子→漢武帝劉徹(母王皇后)
- 廣川惠王劉越(母王夫人)
- 膠東康王劉寄(母王夫人)
- 清河哀王劉乘(母王夫人)
- 常山憲王劉舜(母王夫人)
女
紀年
漢孝景皇帝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中元年 | 中二年 | 中三年 |
---|---|---|---|---|---|---|---|---|---|---|
公元 | 前157年十月—前156年後九月 | 前156年十月—前155年九月 | 前155年十月—前154年九月 | 前154年十月—前153年後九月 | 前153年十月—前152年九月 | 前152年十月—前151年後九月 | 前151年十月—前150年九月 | 前150年十月—前149年九月 | 前149年十月—前148年後九月 | 前148年十月—前147年九月 |
漢孝景皇帝 | 中四年 | 中五年 | 中六年 | 後元年 | 後二年 | 後三年 | ||||
公元 | 前147年十月—前146年九月 | 前146年十月—前145年後九月 | 前145年十月—前144年九月 | 前144年十月—前143年九月 | 前143年十月—前142年後九月 | 前142年十月—前141年九月 |
參考文獻
- ↑ 根據劉氏宗譜漢朝總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