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圖鏈接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成立於1983年,原名為「江西省鄱陽湖候鳥保護區」,1988年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更名為「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職能是保護鄱陽湖以白鶴為代表的珍稀候鳥和濕地生態環境,開展與生態保護相關的科學研究,實現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保護區位於江西省北部,鄱陽湖贛江修河的交匯處,轄9個湖泊及其草洲(大湖池、沙湖、中湖池、常湖池、朱市湖、象湖、梅西湖、蚌湖),總面積22 400 hm2。

目錄

保護區特色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水位最高時湖泊約170公里長,最寬處為74公里。形狀像一個大葫蘆,倒掛在長江南岸。由贛江撫河饒河信江、修河五條主要河流分別從西、南、東南三面供水,然後注入長江。枯水季節,水落灘出,各種形狀的湖泊星羅棋布,草地、濕地碧綠一片。1980年建立鄱陽湖自然保護區,面積為35000公頃,1988年建立鄱陽湖候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22400公頃。

鄱陽湖每年洪水期、枯水期水位變化很大,10月~翌年3月水落灘出,魚、蝦、螺、蚌及各種水草豐富,是候鳥越冬棲息的樂園。約有鳥類148種,其中水禽69種,屬國家保護的鳥類有20種,主要有白鶴白頭鶴黑鸛大鴇鵜鶘白琵鷺等瀕危物種。建立保護區以來,開展鳥類環志,生態觀察、飼養馴化等研究工作,保護管理珍貴鳥類,各種候鳥的數量顯著增加。每年冬春季,成群候鳥飛翔,壯麗奇觀,受到國際鶴類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重視。

鄱陽湖的植被在湖泊中主要水生植物為苦草眼子菜綠藻藍綠藻,僅有小面積的蘆葦。附近山地丘陵植被是以苦櫧絲栗栲鈎栲甜櫧青岡櫟木菏等為主的常綠闊葉林天然次生林,此外還有杉、竹混交林;杉、馬尾松及闊葉樹混交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等。人工林大多為杉、馬尾松及其他經濟林樹種。

保護區內有9個淡水湖泊及周圍沼澤地和濕草地。湖水面積在4-9月的豐水季節為46466公頃,而枯水季節僅為5000公頃。保護區內的低丘岡地海拔為37米,有一些森林、農田和沙山等。保護區外除湖泊外,還有山地丘陵,西北部起伏較大,東部及東北部地形較為平緩,南部則多為坦蕩的農田及低丘崗地[1]

資源

鄱陽湖聚集了許多世界珍稀瀕危物種,並保存了一定數目,是保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地方。保護區最為人們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鳥類,其它動物名錄很不完全,甚至根本沒有。

鄱陽湖是白鶴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和越冬地。白鶴是我國I級保護動物,野外總數大約為3000隻。其中90%在鄱陽湖越冬。白枕鶴為我國II級保護動物,野外大約有5000隻左右,其中60%在鄱陽湖越冬。珍貴、瀕危鳥類還有白鸛黑鸛白鶴大鴇等國家I級保護動物;斑嘴鵜鶘白琵鷺小天鵝白額雁黑冠鵑隼黑翅鳶烏雕鳳頭鷹蒼鷹雀鷹白尾鷂草原鷂白頭鷂游隼紅腳隼燕隼灰背隼灰鶴白枕鶴花田雞小杓鷸小鴉鵑藍翅八色鶇等國家II級保護動物。

甲殼類動物尚未進行研究,但保護區內有三種蝦類可供食用,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此外,還有幾種淡水蟹沒有經過鑑定,共經濟價值大概不大[2]

視頻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掠影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遠方的家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秋色美如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