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沧州博施医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沧州博施医院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西方的文化宗教信仰开始大量传播到东方。1891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欲在沧州传教,建立教堂,由于沧州人不接受被轰走,第二年又来传播基督教,仍没有成效。

直到1893年英国基督教教士牧大卫开始在盐山传教, 1896年,英国教士牧大卫由盐山迁居沧州,和以后来的英国医士潘尔德一方面传教一方面行医治病,看病主要是用从外国带来的眼药水治沙眼,治疗手法新颖,效果明显,方为百姓接受,自此便以沧州为传教中心。1898年,由英国人路博施全家捐款在沧州市运河区南关口运河西(今沧州市委路南沧州中心医院二门诊一带)购地40亩建立了医院。并在李家花园购地建教堂一座,在运河区马场南街李家花园胡同北端(现沧州市基督教堂所在地)。同时在医院南(现锻压厂附近)置地用于农作物改良,种植玉米、高粱小麦等。(见1933年编修的《沧县志》)。

英国人路博施,出生于英国的曼撤斯特,一个有名望的信奉基督教贵族阶层家庭,父亲是管理曼撤斯特城市的高级官员,地位显赫,家庭生活富裕,路博施共有兄弟四人,路博施最小,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贵族性的家庭熏陶,长大后进入曼撤斯特的爱伯特大学医学院学习,1887年毕业后,放弃在英国的舒适工作环境,受基督教伦敦教会的派遣和姐姐路贞教士同时来到中国,传教医病。1888年3月路博施到达天津后,接替马根济管理当时的天津伦敦会施医院,由于1888年2月,年仅37岁的马根济因劳累过度而病逝在天津马大夫纪念医院(当时称伦敦会施医院现为天津肿瘤医院),路博施个人修养极好,谈吐高雅,待人随和,态度和蔼,爱人如爱己,对患者诊查治疗特别仔细认真,对工作一丝不苟,在看病中不嫌脏不怕累,怀着拯救民众苦难,解除老百姓痛苦的善心,博施仁爱,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并经常深入到沧州等地,进行农村寻医问药,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贫穷百姓看病,一律同等对待,路博施医术高明,手到病除,曾得到沧州盐政官员的高度赞赏。并且在沧州入乡随俗,每到一地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人讲诚信、有礼貌,医疗技术高超,治疗疾病疗效神奇,得到沧州人民的认可。但即使如此,路博施惟恐有不能医治到的患者,不能及时诊治的病人,不能解除民众的痛苦,经常自己掏钱进行救助贫穷病人,在工作空闲时,经常和大家讲在中国工作期满后,将回到英国老家,尽儿子的责任,孝敬侍奉自己的父母,但天有不测风云,路博施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夙愿,1894年农历5月初三,因突发急病抢救无效,病逝于天津路博施的居住地,时年只有32岁,英年早逝,最后尸首也没有运回英国,直接埋葬在天津。一同来到中国的姐姐,一直在中国协助基督教会工作,路博施死后,就返回英国陪伴父母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见英国耶稣教(伦敦会、福音堂)重建沧州施医院纪念碑)。

1896年后,英国人潘尔德医士来到沧州,潘尔德祖籍也是英国人,但出生于英国殖民地的非洲嘎斯嘎岛,18岁时回到英国本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医学院上学,1986年毕业后,受英国伦敦基督教教会的派遣来到中国,首先是在现在的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萧张镇行医看病,由于地处偏僻,看病人少,潘尔德就来到沧州,和牧大卫一起主持创建沧州施医院,潘尔德待人慈祥和蔼可亲,没有架子,无论就医看病者是劳役、贫困者还是地位低下者,潘尔德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因为看病者是穷人或奴仆而慢待,以至于沧州境内几百里内的人,只要患病都来找潘尔德看病,一年中经潘尔德看过的患者达到一千多人。1898年,路博施死后的第四年,在英国的路博施全家为纪念路博施在中国天津沧洲一带从事的事业,决定带头募捐巨额资金,在沧州建立一所医院,当时购地40余亩,建成房屋数十间,医院于1899年建成,当时名为沧州施医院。沧州人民为此善举表示热烈的欢迎,众百姓和乡绅特意制作一个上面写有“百善园”的牌匾送到医院。1900年农历5月,山呼庄村义和团首领王之臣率领一万多人围攻沧州城,因为医院是外国教会办的,又有外国人在医院工作,所以就冲击沧州施医院,并烧毁医院大部分建筑,沧州的官员和知名人士,恐怕义和团对潘尔德等人有过激行为,就协助潘尔德和牧大卫等外国人全部脱离医院跑到天津后回国,潘尔德等外国人到天津后,非常感谢沧州的官吏和人民保护自己和外国人的人身安全,深深体会到沧州人民对自己的深厚情谊,就和八国联军的指挥官表明沧州人民没有对外国人采取排斥行为,告戒八国联军不要对沧州采取武力攻击和暴力行为, 1901年义和团运动平息后,英国人牧大为,医生潘尔德、潘尔济、潘道生三兄弟等外国人又来到中国沧州,面对被烧毁的医院,决定重新修缮,潘尔德极力争取用庚子赔款和当地募捐款重修博施医院。同时又得到路博施全家再一次汇来捐款,并扩大规模,面积由原来的40亩扩大到70亩,并把房屋之间由独立的建筑建立连廊形成一体相通,修起医院围墙,更考虑到沧州周围的县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有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所以就在沧州的盐山购置土地建筑房屋,成为沧州施医院的分院,方便老百姓就医看病。沧州施医院于1902年建成。医院大门朝东开,由东南到西北方向有六座二层的楼房,地板全部是木制,为职工居住的地方,其中东面的二个楼房是平顶,其余的是尖顶,有的楼房还有地下室,楼与楼之间有围墙,有六角门相通,最西边的楼房北面是教堂,再靠北是门诊,教堂的东面是二排病房,南侧的是男病房,北侧是女病房。中间是走廊。当时仍然由英国人管理医院,为纪念路博施全家倡议带头募捐创建医院,并重新建立医院,1902年医院建成后,由英国基督教教士牧大卫、医士潘尔德监修,建立英国耶稣教(伦敦会、福音堂)重建沧州施医院纪念碑,(纪念碑现在由个人收藏)。医院重新建成使用后,潘尔德既要每天为患者诊察疾病,进行治疗,又要管理医院的事务,每天工作量很大,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终于积劳成疾,累病了,不能起床。1906年潘尔德最终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而同样英年早逝,年仅33岁,潘尔德病逝后,中国和英国二国人民为纪念潘尔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沧州行医看病,解除民众的疾病痛苦,永远记住潘尔德的功绩,表达人们怀念潘尔德的心情,1911年6月由刘绅撰写为潘尔德树立一块纪念碑(碑文见1933年编修的《沧县志》十三卷)。1906年潘尔德因病而死后,继而牧大卫瘫痪于1913年前回国,还有外国人魏医生、莆医生等相续在医院工作,其中莆医生因施行手术感染死于医院。

1920年英国医生梅介夫来沧州施医院主持工作,为纪念路博施全家带头捐款修建医院,医院名称改为“沧州博施医院”。当时有澳大利亚的贾教士担任护士长,并招收学生学习护理技术。1937年,“七七事变”后,英国人全部离开沧州博施医院,在医院工作的中国工友也相续离开医院自谋生活,仅留一位工友看守医院,医院处于停顿状态抗日战争后期,1942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英国等盟国对日本正式宣战,在沧州的日本鬼子将医院全部占领,并修炮楼、建立据点,看守的中国工友被囚入狱,药品器材完全被毁坏抢劫一空,并把博施医院改成日本兵营,1945年日本投降后,联合国华北救济总署和英国红十字会资助修缮部分房屋,供给部分医药和医疗器械,澳大利亚人郭瑞明医生返回医院恢复正常工作,不久后回国,英国医生梅介夫又回到博施医院,以后又有英国人护士长司德兰,传教士加拿大人孟文芬在医院工作,中国人有基督教教士刘义松、墨春华等人参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经常到医院抢夺药品,1947年沧州解放时,八路军派二个排的部队保护医院,防止坏人破坏抢劫医院,保证正常开展医疗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英国教会来电报,要求英国人离开中国回国,当时主持医院工作的英国人梅介夫就到天津马大夫医院物色人管理医院,因为条件艰苦,多人来沧医院考察后都没有来,最终在马大夫工作三年,毕业于齐鲁大学七年制医学院的医生雷爱光主动要求来沧州,任博施医院院长。

1952年11月26日博施医院由政府接收,改名为沧县人民博施医院,1954年6月改名为沧县专区第二医院,1956年11月16日与1948年建立的大众医院合并成为沧县专区医院住院部,1958年8月1日迁入现在的沧州市中心医院地址,原址1961年沧县医院迁入,直到1971年沧县医院迁到现在的新址,原址被当时的地委行署拆迁盖成办公用房和家属院。

目录

传教士

传教士亦作宣教师或宣教士(英语:Missionary),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会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