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泉州市德化石牛山景區

泉州市德化石牛山景區石牛山風景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東北部水口鎮境內,距縣城約40公里,因主峰巨石像一頭仰天長嘯的牛而得名。石牛山是典型完整的放射狀火山塌陷盆地,擁有潛火山岩地貌等豐富的地質遺蹟資源,是中國兩處放射狀古火山爆發口之一。景區素以峰險、石怪、樹奇、洞幽、瀑高、水秀、竹茂而聞名,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1]」等榮譽稱號。

目錄

基本介紹

石牛山景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的東北部,地處戴雲山脈中段,主峰位於水口鎮,海拔1782米,總面積86.82平方千米,由石牛山、岱仙、滻溪3個景區組成。景區以極具科學性、稀有性的地質遺蹟,優美的地貌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為其特色,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研及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2003年石牛山被國家林業部授予「國家森林公園」稱號,2005年9月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國家地質公園」稱號,是中國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

景點景觀

石牛山

主峰海拔1782米,因主峰巨石像一頭仰天長嘯的牛而得名。主峰多為岩石坡面,山勢陡峭,是眾覽群山、登高望遠的好位置。石牛山是獨特的水蝕花崗岩石蛋地貌,是典型完整的放射狀的火山塌陷盆地,擁有潛火山岩地貌等豐富的地質遺蹟資源,是中國兩處放射狀古火山爆發口之一,也是火山口保存較好的活標本,復旦大學着名學者蔡尚思教授譽之為「天下第一奇石山」。是看日出、雲海、佛光的好去處,這也是石牛山獨特的三大氣象景觀。

岱仙瀑布

岱仙瀑布總落差314米,單級落差達184米,被譽為「華東第一瀑」,福建的雙瀑。由岱仙瀑布和油漏漈瀑布組成。東邊的岱仙瀑布高約184米,寬10-26米,西邊的油漏漈瀑布高約120多米,寬110多米,蔚為壯觀[2]

天空之心

瀑布斜上方是新建設的玻璃觀景台——天空之心,站在上面可俯瞰岱仙瀑布全景,有「人在空中走,景在腳下游」的美妙體驗。這座懸空高度達314米的觀景台位於岱仙瀑布斜上方,外挑懸空長度約52米,面積520平方米。觀景台外挑懸空長度約52米,總面積520平方米,這兩個數字都與「520」有關,有「我愛你」的寓意。觀景台懸空高度達314米,與此前數字共同構成「1314520」,象徵「一生一世我愛你」。

地質博物館

石牛山地質博物館是以石牛山的地貌演化、岩石礦物等為主要內容,集科普、趣味互動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高科技地質博物館。博物館分為三個展區,第一展區是自然資源展區,第二展區是大地寶藏,第三展區是4D體驗區,遊客可以通過其中的4D影院系統了解石牛山的地質演變過程。

石壺祖殿和石壺洞

石壺祖殿和石壺洞是一處將山水文化與道教文化融為一體的道教聖地。作為張公法主的發源地和閩台兩地着名的道教聖地,每年閩台及東南亞各地數千個宮、觀、殿、岩,到石牛山石壺殿尋根、謁聖、進香祈福的海內外道教信徒絡繹不絕。

坂里省委舊址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坂里)位於德化縣水口鎮東南的石牛山麓,與永泰、仙遊交界,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環繞,溝壑縱橫,地勢險要,是一個環境條件極為惡劣的偏僻村落。1943年,在國民黨頑固派大肆「圍剿」革命根據地時,為隱蔽積蓄力量,中共福建省委從閩北轉移到閩中,同年12月,閩中工委書記林大蕃及游擊隊20多人來到毛厝、坂里。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間,省委機關游擊隊陸續來到坂里。在坂里牛寮坑困狗形山上,蓋起了18座竹棚,開了2個操場。省委機關轉移到坂里後,在德化大溪、永雁和南安八都等地建立了幾個據點,使閩北、閩東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閩中地區的莆仙、晉南惠等根據地聯結起來。這一時期,坂里村曾成為全省革命活動中心。省委機關在這裡召開省委會議,進行整風文件學習,創辦《頑強鬥爭者》刊物。游擊隊奇襲莆田縣涵江交通銀行所繳獲的偽幣,也是帶到坂里,由省委分別發送給閩北、閩東北和福州等地區的地下黨組織,還曾在這裡用電台同中共中央聯繫過一次。並組織毛厝、坂里村的群眾進行抗丁、抗稅的鬥爭。

交通指南

自駕路線

1、從泉州出發:泉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德化連接線—行駛13點1KM—S203—行駛3點7KM—龍湖橋右轉—瓷都大道—丁溪橋右轉—X346—潯南路—霞坂橋—右轉進入X349—S203—行駛9點8KM—終點

2、從廈門出發:廈門-瀋海高速-泉三高速-德化連接線-石牛山主峰

3、從福州出發:福州-福詔高速-梧桐連接線-石牛山主峰

來歷傳說

據說,周代楚邑苦縣有一位清正的御史官姓李名乾,娶妻洪氏名嬰敷。洪氏夫人懷胎12年之久,臨盆時又遇難產,聖母娘娘攀樹之枝,便剖左腋而產下一個黃面鵠首的男孩子,李御史心裡越想越高興,就把他取名為李耳,號伯陽,因懷胎12年才生下來,出生後黃面,因此,又把他叫做「老子」。老子一生下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就開口說:「唯道獨尊」,到了第九天就長成九尺身材的漢子,雙眼方瞳,長眉,鼻子生雙柱,聰慧穎悟,以三十六法心理性,究忠盡孝。後來做了周朝守藏史的官,又出任周室柱下史,周昭王時駕着青牛西出函谷關,函谷關令尹請他着《道德經》五千餘言。有一年七月的甲子日,有人看到老子是個大耳長須,童顏鶴髮,氣宇超凡,仙風道骨,身騎青牛之上的仙人,手執雲帚出遊東瀛,把青牛放在東海之濱,自己駕雲到東瀛州去了,有一天,老子急於回太清宮,忘記了收回青牛。後來青牛見不到主人,就在海濱的一個小山頂上,仰首向天長叫,叫一聲小山就升高一寸,它想藉此山直接通達天上太清宮去見它的主人。因此,一聲一聲地叫,叫了六萬聲,這個小山升高了六萬寸,這時叫得聲啞口渴,當它鳥瞰山下時大海不見了,腳下儘是層巒疊嶂,再往天上一看,離天大約還有三尺三,因此,它又張口想再叫,可是口太渴發不出聲來,沒有聲音山就再不升高了。青牛的口也合不上了,從此,它就變成一頭張口向天長叫的石牛。後人見此座山似牛,又儘是石頭,人們就把它叫做石牛山,其牛頭向天張開的牛嘴成為石牛山風景點的一絕。

自然資源

石牛山素以峰險、石怪、樹奇、洞幽聞名,有龍泉洞、飛鳳石、老龜征途等景點百來處。山崗石林遍布,成片的原始紅豆杉與數十種國家珍貴樹種鬱鬱蔥蔥,山中名觀——石壺祖殿是閩台兩地的道教聖地,流傳着甚為廣泛的神奇故事

視頻

泉州市德化石牛山景區 相關視頻

德化石牛山被譽為八閩觀日第一峰,登牛山、走牛運、做牛人
治癒系的德化石牛山景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