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之路
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Balti kett;'Baltijas ceļš';Baltijos kelias;Балтийский путь),又稱自由之鏈或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著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成立50週年。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活動為波羅的海激進主義者提供了將波羅的海獨立問題定位為不止是政治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的機會。蘇聯當局以激烈的口吻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建設性的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其他地區間日益擴大的鴻溝。示威後7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9月6日,蘇聯政府正式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獨立。
東歐劇變之後,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1] 」。
目錄
示威
籌備
受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的開放政策和經濟改革啟發,街頭示威日漸受歡迎和支持。1986年8月23日,21個西方城市(包括倫敦、斯德哥爾摩、西雅圖、洛杉磯、珀斯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等)舉行黑絲帶日遊行,要求世界正視蘇聯侵犯人權。1987年黑絲帶日,36個城市舉行示威,包括立陶宛維爾紐斯。同年,愛沙尼亞塔林和拉脫維亞里加也舉行反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示威。1988年,蘇聯政府首次批准這些示威,沒有逮捕示威者。社會運動家計劃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當日舉行特別大規劃的示威。人鏈的提議是誰人和何時提出,至今不詳;似乎是7月15日在派爾努的三方會議中提出的。8月12日,三國社會運動家在采西斯簽訂正式協議。這次示威獲地區共產政府批准。同時,幾個譴責蘇聯佔領的聯署,分別得到上十萬人支持。
主辦機構為確保人鏈不受干擾,預先在地圖上明確標出城市、城鄉和村落的準確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費巴士。全國均投入籌備工作,連之前置身事外的郊區也積極參與。雖然有些僱主不允許員工請假(8月23日為星期三),但有些則資助巴士費用。8月23日,特別電台廣播負責協調工作。愛沙尼亞訂當天為公眾假期。
波羅的海爭取獨立運動以這示威名義,向世界和歐洲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指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犯罪行為,並促請各方宣告這條約自簽署一刻起即「無效」。聲明也指出波羅的海國家問題是「不容剝奪的人權的問題」,批評歐洲社會持「雙重標準」,對「希特拉–史太林時代最後幾塊殖民地」視若無睹。當日,《真理報》刊出社論「僅為事實」,引用爭取獨立者的語句,從而顯示他們反蘇聯的行為不可接受。
背景
三國立場
儘管《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文在二戰結束後的紐倫堡審判時曝光,但蘇聯一直否認這些條文存在。蘇聯的政治宣傳也堅稱,三國的國民議會代表各國人民意願,向蘇聯最高蘇維埃提請加入蘇聯──故此,三國是自願加盟蘇聯,而非蘇聯佔領三國。三國則宣稱他們是被蘇聯以武力非法合併的。一般認為,蘇德兩國簽訂的密約證明三國是被非法佔據的。只要能指出蘇聯佔領和蘇德條約之間的關係,就可宣告蘇聯對三國的統治無法律基礎,1940年起在當地實施的蘇聯法律自動無效,到了1941年蘇德戰爭時蘇軍在波羅的海行動未能阻擋德軍攻勢,納粹德國軍事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直到蘇聯在1944年波羅的海攻勢打敗德軍後收回三國。若這種說法成立,即自動解決重奪主權或爭取自治的爭議,因為波羅的海國家從來沒有合法地屬於蘇聯;三國在兩戰期間原為獨立國家,也可以合法恢復原有地位,宣告蘇聯法律對三國無效力,使三國無須再遵守《蘇聯憲法》,也省卻正式的脫離程序。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之際,波羅的海三國和莫斯科的關係日益緊張。羅穆阿爾達斯·奧佐拉斯在立陶宛發起200萬人聯署抗議行動,要求蘇軍撤出立陶宛。立陶宛共產黨也考慮與蘇聯共產黨決裂。1989年8月8日,愛沙尼亞試圖修改選舉法,限制新移民(主要是俄羅斯工人)的選舉權,觸發俄羅斯工人的大規模罷工和抗議。莫斯科稱這些事件為「族群間衝突」,從而在混亂中「締造和平」。隨著局勢日益緊張,有人期望莫斯科會應波羅的海人民的意願而推行改革。
參考文獻
- ↑ 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read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