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珀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原圖鏈接

珀斯(英語:Perth)是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第四大城市。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珀斯都會區的人口共有206萬人(2018年),是澳大利亞第四大城市,人口增長率高於國家統計的平均水平。

由於地處澳大利亞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地區,溫和的氣候與天鵝河(Swan River)沿岸的別致景色,使珀斯得以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觀光旅遊目的地。

珀斯擁有廣闊的居住空間及高水平的生活素質,於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都是名列前茅,反映出珀斯無論居住環境,生活素質及社會福利等都是極佳的城市。珀斯人的友善態度世界公認,曾於2003年獲得世界最友善城市稱號,得到世界性的讚賞及認同。福布斯2014年世界最負盛名城市榜中,珀斯排名16位 ,在2017年《經濟學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s)組織的世界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公布排名,珀斯榮獲全球最宜居城市第六位。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19名。

行政區劃

珀斯主要分為240多個區域, 基本上每個區也有住宅。由於土地遼闊,房子一般都寬敞舒適,大部份設有花園,當地政府更規定業主要在花園種植花草以美化環境。 房屋一般以紅瓦屋頂的平房,或比較新式的特色樓房,或再高尚些的別墅為主, 亦有少數的大廈(Apartment)坐落於某些比較城市的區域,如Perth, East Perth, Subiaco等。房價最貴的區域依次序是日落海岸一帶的 Cottesloe, City Beach,Scarborough及Sorrento, 其次是坐落於天鵝湖畔的 Apple Cross,及 Lake Monger傍的Churchlands等。 至於房價最低的區域是一些離海灘,天鵝河及湖較偏遠的區域,如至東面的Midland, Guildford,至東南面的Gosnells, Armadale, 至西南面的Mandurah等區域。 珀斯市既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又有鄉野風情,市內有天主教大教堂、五所大學、州議會大廈等。在市長辦公室內的牆壁上,掛有一顆4英寸厚的炮彈殼,這枚炮彈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珀斯號」戰艦,1942年3月在巽他海峽戰役中沉沒時沒有發射出去而留存下來的。 美麗的珀斯由一條天鵝河分為兩部分。河北岸的聖喬治大道是該市金融、商業和政府機構的集中地,有辦公街之稱。聖喬治大道北鄰的海伊步行街則是珀斯的商業中心。珀斯也是黑天鵝聚集的地方,有「黑天鵝城」之稱,西澳旅遊局的標誌上就有黑天鵝。

歷史沿革

珀斯這個城市的名稱來自蘇格蘭的同名城市。早在歐洲移民到來之前,土著居民已在斯旺河兩岸定居很久了。1697年荷蘭探險家威廉·烏拉敏到印度洋東岸時,發現了一個河口,他沿河而上,發現河面上有許多別的地方所沒有的黑天鵝,於是就把這條河定名為天鵝河(Swan River)。但是荷蘭人對在這裡定居不感興趣,直到1829年內英國詹姆斯·斯特林船長率領的移民,在離此不遠的地方砍倒一棵樹,禱祝了珀斯城的開創。1829年建城的柏斯剛開始時是自由屯墾殖民地──天鵝河殖民地(Swan River Colony)的首府。珀斯是由詹姆斯·史特靈(James Stirling)爵士所命名,並選擇此作為新城鎮。史特靈是蘇格蘭航海家,與當時殖民地國務卿──喬治·墨瑞(George Murray)爵士的願望一致,決議以墨瑞的出生地和他在英國下議院裡,議會席位的所在地──珀斯郡(Perth Shire)命名為珀斯。

該殖民地在1850年之後改名為「西澳大利亞」(簡稱「西澳」)。最初這塊新殖民地發展緩慢,1885年在斯旺河上游的卡爾古利發現了黃金,吸引了大批的新移民。隨着鐵路的修建和農業技術的發展,珀斯逐漸擴大,1960年以後,西澳開始大規模地開採鐵、鎳、鋁、金等礦,城市發展速度加快。1960年以前,珀斯最高的樓房不過三層,如今已經有幾十層的商用建築,讓珀斯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1961年,為了給美國宇航員導航,珀斯人還真的全城徹夜亮燈,為空中的宇宙飛船作航標,故珀斯曾有「燈光城」之稱。

雖然在珀斯之前,英軍早就在1826年時在西澳大利亞南面海岸的喬治國王峽灣(King George Sound)(後來改名為「Albany」)建立了一個基地,以搶先卡位避免傳言中法國要兼併澳大利亞西部的可能,但珀斯仍然是整個澳大利亞西部第一個建立的殖民城鎮。

該殖民地在1850年之後改名為「西澳大利亞」(即「西澳大利亞」),並開始成為被英國放逐海外的囚犯所寄居的第二故鄉,以補足當地農業與商業發展過程中非常欠缺的人力資源。

[2]原圖鏈接

1900年, 經過公民表決後,西澳大利亞在1901年正式加入了澳大利亞聯邦。亦是澳大利亞最後一個同意加入聯邦的殖民地。當時其它前殖民地為了說服西澳大利亞願意加入,作出了各種讓步,包括從東部建築鐵路幹線(經Kalgoorlie)連接到珀斯等。

1933年,在公民投票下,西澳大利亞表決脫離澳大利亞聯邦,當時以大比數傾向於贊成獨立。但是,表決前不久剛好進行政府選舉,結果當時的政府下台。而新上任的政府並不贊成獨立行動。但鑑於公民投票的結果,新政府仍然向英國訴請獨立,只是申請僅被駁回。

在發展歷程中,珀斯得以繁榮,主要原因,是成為天然資源產業的一個重要服務中心。 作為一個最接近對金、鐵礦、鎳、鋁土、金剛石、礦物沙、煤炭、油以及天然氣體龐大儲備的城市,大多世界的主要資源和工程公司都在珀斯設有辦公室。踏入1990年代,大多數時間都是由理查德·科特(Richard Court)領導的自由主義政府當政,珀斯亦從這時期開始步向繁榮發展。

地理環境

珀斯位於南緯31度52分48秒,東經115度52分58秒。面積5,386平方公里,西澳占全國面積3分之1。 西面是浩瀚的印度洋,沿緯線西行7,350公里到達非洲海岸;東面是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由於人口稀疏,有世界最孤獨城市之稱。(方圓1300英里無規模城市)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珀斯和中國的北京時間沒有時差。它和澳大利亞人口聚集的東部地區有兩個小時的時差。(已取消夏令時)

氣候

珀斯屬地中海式氣候,冬天潮濕,夏天漫長而炎熱。夏天炎熱的原因是由東部沙漠風吹來的熱浪造成的,不過熱不了幾個小時,便會從西南方吹來涼爽的海風,由於上午刮熱風,下午又吹涼風,使珀斯成為澳大利亞颳風最多的一個城市。 珀斯的氣候怡人,四季分明。夏季由12月至2月,3月至5月為秋季, 6月至8月為冬季, 春季則由9月至11月。是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總比又熱又潮濕來得清爽一點,相反冬季比較溫和多雨,如在日間陽光普照的日子一般都不會太冷,只是清晨及晚間比較寒冷,氣溫日較差大有時高達10多20℃。 日間如18℃,晚間可能降至0℃也不為奇。此外在最熱月為2月,平均30℃,最熱在1991年2月23日曾錄得46.20℃。最冷月為7月,平均17.40℃。最多月雨為6月,降雨量平均為182.40mm,是名副其實的又冷又濕的月份,而且因受西風帶控制,經常颳起狂風暴雨,寒風雨交加之下的6月,可算是熱愛陽光與海灘的珀斯人最沒有好感的月份。

港口

珀斯港位於澳大利亞(全稱: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西南部西澳大利亞(WESTERN AUSTRALIA)州西南海岸的斯旺(SWAN)河口,瀕臨印度洋的東側,是珀斯(PERTH)的外港,相距約10nmile。它是澳大利亞的主要港口之一。珀斯是西澳大利亞的首府,它是該州的工商業和文化中心。主要工業有機械、汽車修配、化肥、水泥、木材及食品加工等,還有全國最大的黃金熔煉廠。附近有農牧產品的集散地。該港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盛行西南風。年平均氣溫在10~20℃左右。

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000m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集裝箱吊、浮吊、裝船機、卸船機、散貨裝載機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80噸。碼頭最大可靠10萬載重噸的船舶。裝卸效率:散糧每小時裝5000噸,石油每小時裝700噸,卸速2000~3000噸。1994年集裝箱吞吐量達16.9萬TEU,比1993年增長15.8%,年貨物吞吐能力約2000萬噸。主要出口貨物為石油產品、小麥、燕麥、大麥、麵粉、、羊毛、礦石、水果、木材、鋼材和牲畜等,進口貨物主要有原泊、鋼、肥料、煤、石油產品、焦炭、石灰石、汽車、紙張、糖及雜貨等。該港務局正逐步把遠洋航運公司來自日本/亞洲的時間性強的貨在本港卸下,然後由鐵路運往澳大利亞東部。

經濟

傳統上,相比於澳大利亞其他主要大城市,珀斯都能提供較高水平的生活。其原因是,一直以來,在珀斯都會區,一般各行各業的工資都只是略低於其他相對地較大的城市。但房地產價格卻遠低於這些東岸城市,便造就了珀斯人擁有較佳的生活質數。但自2005年至2006年間,情況卻正在轉變。珀斯的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上升,而其他東岸城市的升幅卻極之輕微,在悉尼更有下跌的趨勢,使得各城市的生活水平與珀斯日漸拉近。珀斯一如其他東岸的城市,一般屬於都會區內的職位都能提供。但職位供應的數量普遍較悉尼及墨爾本略少。 西澳大利亞擁有極豐盛的天然資源 - 海上天然氣及金屬礦。由於亞洲經濟正在迅速增長,特別是中國,需要從西澳入口大量的原料,造就了西澳大利亞及其首府珀斯的經濟高速増長。 許多採礦業及與礦物有關的行業,在珀斯都設有總部。雖然採礦的工程都在珀斯以外的區域進行,但珀斯是提供工程師及專業人材技術支援的主要來源。距離珀斯30公里以南的Kwinana(奎那那)的一所龐大煉油廠,所需的工程及化學專業人員是來自珀斯,亦為珀斯帶動了就業市場。

2007年9月,中國的胡錦濤主席一行驅車駛往珀斯以南38公里處的奎那那市。參觀了海斯美爾熔融還原鐵項目廠,這個廠是由澳大利亞、美國、日本、中國的4家公司合資開發的項目。項目總投資4.5億澳元,設計年生產能力應在明年10月前達到年產80萬噸。作為澳大利亞能源資源行業的重點專利成果,這個項目受到澳大利亞政府高度重視。此外,農業及旅遊業亦在珀斯的經濟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3]原圖鏈接

政治

受制於澳大利亞憲法的西澳大利亞政府體制,成立於1890 年,雖然之後被修正了無數次。自1901年起西澳大利亞成為(澳大利亞聯邦)的一個州,與聯邦的關係亦受制於當地憲法。根據澳大利亞憲法,西澳大利亞除了被聯邦分割了些立法權和司法權外,其它方面保持完全獨立。 西澳大利亞是根據西敏制的管治──英國式議會政府體制。三權(立法、行政、司法)獨立。

立法權取決於西澳大利亞的議會,包括冠,由西澳大利亞州長代表,和二議院-西澳大利亞立法委員會及西澳大利亞立法會。行政權取決於執行委員會,包括州長和資深部長。行政權由西澳大利亞總理和內閣行使,由首長任命。司法權由西澳大利亞最高法院和次級法院體系行使,但澳大利亞高等法院有最後的司法權。在澳大利亞憲法授予聯邦政府權力制定為法律的情況下,其它聯邦法庭亦有一定的司法權。西澳大利亞議會位於首府珀斯,隸屬西澳大利亞議會的都會區劃分為超過三十多個地方政府。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的由來:在195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首先在美國國內向國民推行對其他城市建立外交關係,目的是使各個階層、行業、個人或團體能建立良好的關係。繼而推廣至更多的城市,借着姊妹市協議而緩和將來可能發生的對立與世界性衝突。 珀斯市跟以下的城市已協議為友好城市: 日本鹿兒島——協定於1974年 美國德克薩斯休斯頓——協定於1984年 希臘羅茲——協定於1984年 希臘邁伊斯蒂——協定於1984年 美國加利福尼亞聖迭戈 - 協定於1987年 意大利瓦斯托——協定於1989年 中國江蘇南京——協定於1998年 中國台灣台北——協定於1999年 中國四川成都——協定於2010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