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活字
泥活字 |
中文名稱: 泥活字 屬性: 用於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 相關: 《夢溪筆談》卷十八 |
膠泥製成的用於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據中國北宋科學家沈括(1030-1095)所著《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載,泥活字為慶曆年間(1041-1048)平民畢升所發明。方法是用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經火燒硬而成泥活字,並用它們在兩塊鐵板上交替排版和印刷。沈括稱此法"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畢升發明的泥活字印書成功,標誌着活字印刷術的誕生,比德國J.谷登堡活字印書早約400年。[1]
目錄
文獻記載
據《周益國文忠公集》卷一百九十八載,南宋紹熙四年(1193)周必大官長沙時,稱"近用沈存中法,用膠泥銅版,移換摹印"自著的《玉堂雜記》,贈送友人。據元代姚樞侄姚燧所著《牧庵集》卷十五載,楊古 (姚樞的學生)在1241-1251年間"為沈氏活板",印成朱熹的《小學》、《近思錄》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所謂"沈存中法""沈氏活板",均指沈括記述的畢升泥活字版,可證畢升方法在宋、元兩代已被掌握應用。
民間應用
清道光十年(1830) 蘇州李瑤居杭州時僱工10餘人,"仿宋膠泥版印法",印成《南疆繹史勘本》。道光二十四年(1844)安徽涇縣塾師翟金生自造泥字10萬餘,分大、中、小、次小、最小5號字,印成自著詩集,名《泥版試印初編》,字皆宋體,印刷清楚;後又印成友人黃爵滋的《仙屏書屋初集》和其弟《水東翟氏宗譜》。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紀的北宋時期的中國人民發明的。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通過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曆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的誕生。
活字印刷優越性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版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畢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活字印刷的傳播
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並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藥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 和《近思錄》 ,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升原有技術。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1718年山東泰安人徐志定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 。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升用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