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煙臺大學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前身是1984年由北京大學支援創建的煙臺大學物理系。學院設4個系、8個教研室、3個實驗中心。近十年來,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獲得快速發展。學院擁有應用物理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品牌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五個本科專業;通信工程(移動通信方向)和物聯網[1]工程(服務外包)兩個校企合作專業;擁有物理學、電子科學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信號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2341人。
目錄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學術造詣高、科研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師資隊伍,教職工115人,其中專職教師92人,實驗人員13人。專職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2人,均來自重點院校;教授14人,副教授37人;45歲以下教師53人。教師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優良。學院有博士生導師4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山東省高等教學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聘請10餘名來自國內著名大學與科研機構的兼職和客座教授。
基礎設施
學院基礎設施和實驗條件良好。光電信息技術實驗室被列為全省高校「十一五」與「十二五」強化建設的重點實驗室;「信息物理」、「核電子學」兩個山東省骨幹學科實驗教學中心已投入使用;根據新增專業建設需要,基本完成「物聯網工程」專業實驗室設備的採購和調試,為新增物聯網專業實踐教學提供了保障。另外,與浪潮優派科技教育有限公司積極探討實習基地課程教學與實踐活動的安排,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學院現有校內實習基地4個,校外實習基地15個,近幾年建設的6個實習基地已掛牌,其中「煙臺大學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東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實習基地」獲批山東省實習基地建設項目。
科研成果
學院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與國內外一些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保持着較為密切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國家級課題16項、省部級課題30餘項。近幾年在本專業教師在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發表論文17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獎勵二等獎5項。
學院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與國內外一些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保持着較為密切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國家級課題5項、省部級課題4項、其他課題多項。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納米結構材料及器件、目標環境光信息獲取與處理、生物醫學光學、能動光學應用技術、粒子物理唯象理論和凝聚態物理等。各個研究方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學院具有製備與檢測納米結構材料的先進配套的儀器設備,如高分頻投射式電子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掌握國內先進的製備技術;建成了國內一流的激光散射特徵測量研究實驗室,形成了信號測量、特徵提取、模式識別的完整研究體系,擁有功率10000瓦的可調式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建立了生物醫學光學跨國研究平台;能動光學應用技術研究方向可以直接利用自適應光學奠基人的最新研究思想;粒子物理唯象理論研究方向主要側重於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精確檢驗、重夸克強子動力學、膠球和混雜態物理等方面。
在過去幾年裡該研究方向在《Phys. Rev. D》、《Phys. Lett. B》、《J. Phys. G》、《Int. J. Mod. Phys. A》等國際重要的物理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並被國內外同行多次引用;凝聚態物理方向積極跟蹤國內外最新的納米系統製備和研究結果,並根據本院在納米[2]結構研製實驗中的發現,建立新的理論模型,發展新的理論方法,開展理論研究,同時理論結果也為本實驗室納米結構材料和納米器件的製備提供理論依據。擁有可用於分子動力學模擬的計算機,並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近年來該研究方向在《Appl. Phys. Lett》、《J. Chem. Phys.》、《Chem. Phys. Lett》、《Phys. Lett. A》等國際重要的物理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並被國內外同行多次引用。
視頻
煙臺大學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一文深度解析傳感網與物聯網的區別 ,搜狐,2018-04-16
- ↑ 納米技術竟然有這麼多用途?,搜狐,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