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猪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猪科动物家猪的肉。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营养成分。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1]

猪肉

猪肉作为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

2019年8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不敢养”“不让养”“没地养”“没钱养”的症结正在被打破。通过政策引导和生产扶持,预计2020年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2]

目录

来源

为猪科动物猪的肉。猪(《尔雅》),又名:豕(《诗经》),豨(《庄和),豚(《周礼》),彘(《尔雅》)。

现代科学揭示

猪又名豕、豚。因饲养简易,又具有骨细筋少肉多的特点,为日常食用肉最多的一种。历代医家认为:“猪,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盖虚肌所致也。”“凡肉有补,惟猪肉无补。”“以肉补阴,是以火济水,盖肉性入胃便湿热,热生痰,痰生则气不降,而诸症作矣。”所以对阴虚血虚患者多吃猪肉无益。然而,据报道,日本琉球大学教授通过调查发现,猪肉如果调煮得宜,它亦可成为“长寿之药”。调查结果发现,某地八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们几乎每天都吃猪肉,主要由于烹调方法不同,猪肉煮的时间都很长,先将猪肉煮二三小时后,再加入海带或萝卜又煮一小时,做成一种汤菜食用。经过化验分析,猪肉经长时间炖煮后,脂肪会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胆固醇含量大大降低。猪肉虽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肉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虚肥身体、痰湿盛、宿食不化者应慎食或少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3]

同等重量下,猪肉的维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4倍多,是羊肉和鸡肉的5倍多。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能改善产后抑郁症状,还能消除人体疲劳。[4]

消耗量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1年猪肉总消耗量以中国最多。而若以平均每人食用的猪肉,则以捷克第一,其次为中国台湾波兰。此外,生产猪肉最多的地方亦为中国,占全世界猪肉肉品46%以上,接下来则是美国的7%。

区分与挑选

选购指导

买猪肉时,根据肉的颜色、外观、气味等可以判断出肉的质量是好还是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硬,且带有香味。肉的外面往往有一层稍带干燥的膜,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处立即复原。

次鲜肉肉色较鲜肉暗,缺乏光泽,脂肪呈灰白色;表面带有黏性,稍有酸败霉味;肉质松软,弹性小,轻压后凹处不能及时复原;肉切开后表面潮湿,会渗出混浊的肉汁。变质肉则黏性大,表面比较干燥,颜色为灰褐色;肉质松软无弹性,指压后凹处不能复原,留有明显痕迹。

首先是看颜色。好的猪肉颜色呈淡红或者鲜红,不安全的猪肉颜色往往是深红色或者紫红色。猪脂肪层厚度适宜(一般应占总量的33%左右)且是洁白色,没有黄膘色,在肉尸上盖有检验章的为健康猪肉。此外,还可以通过烧煮的办法鉴别,不好的猪肉放到锅里一烧水分很多,没有猪肉的清香味道,汤里也没有薄薄的脂肪层,再用嘴一咬肉很硬,肌纤维粗。

鲜猪肉皮肤呈乳白色,脂肪洁白且有光泽。肌肉呈均匀红色,表面微干或稍湿,但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凹陷立即复原,具有猪肉固有的鲜、香气味。正常冻肉呈坚实感,解冻后肌肉色泽、气味、含水量等均正常无异味。

而饲料所致的劣质肉有废水或药等气味;病理所致的有油脂、粪臭、腐败、怪甜等气味。种用公母猪肌肉较红,结缔组织多,韧性大,不易煮烂或炒熟,口感差。

注水肉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绿色,肉表面有水渗出,手指触摸肉表面不粘手。冻猪肉解冻后有大量淡红色血水流出。

死猪肉胴体皮肤淤血呈紫红色,脂肪灰红,血管有黑色凝块,因死亡时间长短不同臭味也不同。

注水肉

肉表面发胀、发亮,非常湿润。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呈水泡样。新鲜的切口有小水珠往外渗。如果切口的皮肤连着,会渗出一汪血水。正常的肉用纸贴试,纸是油的、易燃;把纸贴在注水肉上,纸是湿的,不易燃烧。

变质肉

外表有干黑的硬膜或粘液,粘手,有时甚至有霉层。切面发暗而湿润,轻度粘手,弹性减弱,肉汁混浊。脂肪发暗无光泽,有时生霉,有哈喇油气味。筋腱略有软化,无光泽,呈白色或淡灰色。轻度变质的肉必须按规定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重度变质肉应作工业用或销毁。

米猪肉

这种肉内带有囊虫,它是绿虫的幼虫。米猪肉最明显的特征是瘦肉中有呈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水泡,大小不一,从外表看,肉中像是夹着米粒。

公猪肉

因公猪体内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臊的气味。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较薄、颗粒粗大,切开下腹部皮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络状毛细血管。毛孔粗而稀,皮肤呈浅白色或发黑。肌肉发达肌纤维、尤其是臀部和肩部和颈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光泽。后臀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

母猪肉

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腹部皮肤皱缩,若宰杀时间长,皮肤干缩会更显著,失去弹性。皮肤与皮下脂肪结合不紧缩,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粉红色,即所谓“红线”脂肪外膜黄白色。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肌肉瘦,常呈砖红色。乳头大、长而油滑,呈圆锥形,两侧乳房有乳腺,切开可见灰白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肋骨一般扁而宽,骨膜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黄疸

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的皮肤、黏膜、脂肪、肌肉和实质器官呈现黄色称“黄疸”。此类肉体放置时间越长,黄色越深。检验时注意与黄脂肉进行区分,黄脂肉是由于动物生前吃了含胡萝卜素等特殊种类的饲料,宰后脂肪或浅部肌肉呈浅黄色,属非病理性的,随着肉体放置时间的延长,黄色可渐渐消退。

病畜肉

通常是急宰的肉,肉体明显放血不全。肌肉色泽深或呈暗红色,可见们,j的暗红色血液浸润区。脂肪及结缔组织、胸、腹膜下的血管显露,内有余血,指压有暗红色血滴溢出;脂肪组织染成淡玫瑰红色。病畜肉的宰杀刀口.一般不外翻,刀口周围组织稍有血液浸染的现象,骨髓红染。淋巴结肿大,且有暗红色或其他相应的病理变化。

死畜肉

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猪肉,会引起食物中毒,或引起人畜共患疾病。鉴别方法是死猪肉血通常放不干净,外观呈暗红色,肌肉间毛细血管中有紫色瘀血。

一般表现为极度放血不全,切割线平直、光滑、无皱缩和血液浸染现象。肉呈黑红色且带有篮紫色,切面有黑虹色血液浸润并流出血滴,管中充满血液,指压无波动感。腹膜下血管怒张,表面呈紫红色,脂肪红色。死畜肉的宰杀刀口不外翻,切面平整光滑,刀口周围无血液浸染现象。骨髓呈暗红色。肉体一侧的皮下组织、肌肉和浆膜,呈现明显坠积性淤血,血液浸润组织呈大片紫红色,侧卧部位皮肤上有淤血斑。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紫红色或有其它病理变化。

新鲜猪肉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鲜猪肉的正常气味。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香味;次鲜猪肉的肌网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外表于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有氨味或酸味。肉汤稍有混浊,脂肪成小粒浮于表面,无鲜味。

新鲜猪肉肉质紧密,弹性好,皮薄。膘肥嫩、色雪白,且有光泽。瘦肉部分呈淡红色,有光泽,不发黏。不新鲜的肉无光泽,肉色暗红,切面呈绿、灰色,肉质松软,无弹性,粘手,闻起来有难闻的气味。严重腐败的肉有臭味,切记不宜购买、食用。[5]

常见谣言

此为谣言:猪肉里有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官方辟谣:“猪肉里根本不会有钩虫”,中国肉类协会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张子平告诉新华食品。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的专家向新华食品介绍,钩虫病是线虫病的一种,在猪常见寄生虫中,钩虫只寄生在猪的肠道内,无法到达肌肉组织,而且在肌肉组织中无法存活,更不可能看到活的虫体。

上述专家还强调,仅从图片看,“猪肉上出现线状物的长短及结构与钩虫真实的虫体长短和结构特征不符”。

张子平对此表示认同,“图片中显示的甚至都不可能是寄生虫,因为寄生虫起码是有头部结构的,而图中的肉状物只有一个单一的生理组织结构,所以很有可能就是一节血管”。

“即便是寄生虫,也不可能出现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情况”,张子平说,一般情况下,寄生虫在100℃的水中煮5分钟就会死亡;而当温度降至冷藏温度,即-18℃时,连抵抗力最强的旋毛虫也会冻死。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的专家还表示,近年来,我国生猪基本都是规模饲养的,饲料来源清楚,程序化免疫和驱虫坚持的好,寄生虫病发生几率低,已基本切断寄生虫生存和传播链条。此外,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全程加强了对动物疫病防控和检疫,持续不断强化畜禽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等生物性危害因子检疫和监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6]

营养成分

每100克猪肉含热量271大卡。具体营养素含量详见下表:[7]

所含营养素 含量(每100克) 单位
热量 271.00 大卡
碳水化合物 0
脂肪 17.04
蛋白质 27.34
纤维 0
384 毫克
351 毫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