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瑞應麒麟圖
圖片來自udn

瑞應麒麟圖中國明代儒林郎翰林院修撰沈度作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描繪1414年鄭和下西洋榜葛剌國進貢的麒麟(麒麟即索馬里語giri 長頸鹿的對音)。原畫上部有《瑞應麒麟頌序》,從左邊緣寫滿到右邊緣,共二十四行。《瑞應麒麟圖》有二枚印章,在畫幅緊左邊緣中央。

《瑞應麒麟圖》今藏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目錄

簡介

明成祖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秋天,一個名叫榜葛刺的國家派遣使臣來華,跟隨他一起到來的還有一隻麒麟。當時禮部官員上表請賀,儘管永樂皇帝免去請賀,但依然請了翰林院修撰沈度寫下了一篇《瑞應麒麟頌》,並且命令宮廷畫師將麒麟圖像畫下,將《瑞應麒麟頌》抄寫在圖上,於是有了《瑞應麒麟圖》,現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後來,出現了很多臨摹版,其中清人陳璋臨摹《瑞應麒麟圖》而作的《榜葛剌進麒麟圖》最為著名,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麒麟圖」上的麒麟到底是什麼動物呢?其實是非洲的長頸鹿。榜葛刺是明朝對今天孟加拉國一帶的稱呼。中國古人眼中的麒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為什麼千里迢迢而來的長頸鹿會被人們冠以麒麟的稱呼呢?[1]

據《明史》記載,永樂六年榜葛剌首次入貢。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歸來,榜葛剌新國王遣使奉表來謝,其貢品中就有一頭長頸鹿。這種異域動物一到南京,就引起了轟動。但當時朝野對長頸鹿究竟屬何種動物均很難確定,有人稱之為「錦麟」「奇獸」,有稱「金獸之瑞」。

之後,永樂帝詔翰林院修撰沈度繪製麒麟圖,並作《瑞應麒麟頌》以工筆小楷抄在圖上。這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明人畫麒麟圖沈度頌》軸,這幅畫為榜葛剌所貢麒麟確為長頸鹿留下最真實的記錄。[2]

神獸麒麟

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早在周代的典籍當中就有記載,《禮記》中將「麟、鳳、龜、龍」稱作「四靈」,其中更對麒麟有著特別的崇拜,將它視為「四靈之首,百獸之先」。《爾雅》中對麒麟的解釋是「麋身,牛尾,一角」;《說苑》中的解釋是「麋身一角,圓頂牛尾」,除此之外,眾多古代文獻典籍中對麒麟都有過各種各樣的解釋,單單身體部分,有的說像麋鹿,有的說像馬,有的說像獐。無論如何,此時的麒麟始終出現在中國古時人們的想像中。

麒麟作為藝術形象首先出現在早期陵墓的石刻上,至遲到時期,麒麟作為仁獸在陵墓裝飾中常常被應用起來。漢代畫像磚上的麒麟與鹿非常相似,頭生一角,角上還有圓球或者三角狀的描繪,可能是用來表示麒麟的角為肉角,有人認為麒麟這樣的形象與兩漢時期對外交流中,來自西亞等處異域動物有很大關係。到了南北朝時期,麒麟的形象更加豐富,甚至有些麒麟身上增加了雙翼,刻畫了蓮花紋,與此時佛教盛行等不同的文化背景相關。唐代的麒麟儘管少用於陵墓,但在其他建築,甚至官服上都被引用起來。

宋朝時隨著中外交流的頻繁,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讓很多更遠的動物出現在史籍記載中。南宋趙汝適諸蕃志》中記載了一個叫作「弼琶國」有一種叫作「徂蠟」的動物,狀如駱駝,而大如牛,膚色黃,前腳高五尺,後低三尺,頭高向上,皮厚一寸。其實這裡的「徂蠟」是阿拉伯語「zarafa」的變音,意思是長頸鹿,這裡的弼琶國相當於今天的非洲索馬利亞沿岸,在索馬利亞語中長頸鹿被稱為「giri」,發音很像麒麟,於是漸漸地國人便把麒麟與長頸鹿對應起來了。

古人喜愛麒麟,是與傳說中賦予在它身上的優秀品質分不開的。古時人們稱它為「仁獸」,在《說苑》中曾這樣解釋:「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體現了麒麟的仁厚氣質和謙謙風度。而對統治者而言,麒麟的出現代表著天下一統,太平盛世的祥瑞,因此更給了它以倍加推崇的地位。在民間,更將麒麟看作家族興旺,子孫賢良的象徵,麒麟送子的說法就是真實的寫照。[3]

《瑞應麒麟圖》臨摹本

《瑞應麒麟圖》有兩種臨摹本:

  1. 明代華亭沈慶臨摹,圖中的麒麟,身上有鋸齒紋。此圖原歸李印泉收藏。後為美國收藏家John T Dorrance 購得。現藏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2. 清代陳璋描臨《榜葛剌進貢麒麟圖》。

《榜葛剌進貢麒麟圖》常被誤會為《瑞應麒麟圖》,此作實為清代畫家陳璋描臨《瑞應麒麟圖》而得。《榜葛剌進貢麒麟圖》並無24行《瑞應麒麟頌序》,僅代以9行題詞;《榜葛剌進貢麒麟圖》二枚印章亦非置於畫幅緊左邊緣中央,而在畫幅左下角。此外,《瑞應麒麟圖》中的麒麟身上沒有網紋,但《榜葛剌進貢麒麟圖》中的麒麟卻有網紋,相信所繪之物為索馬里網紋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reticulata)。

《榜葛剌進貢麒麟圖》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