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國家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是代表國家徵集、收藏、保管、展示、闡釋能夠充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構,是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和文化客廳。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其前身是成立於1912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現有藏品數量140餘萬件,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包括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三大系列。[1]

建築結構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總用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2.5米,地上5層,地下2層。

建築由兩軸兩區構成。兩軸為:由西門到東門的東西軸線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軸線。兩區為:由中軸內中央大廳分隔的南北兩個展區。西門面向天安門廣場,與人民大會堂相對;北門面向長安街。南北藝術長廊長260米,高28米;頂部有368個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藻井,有着獨特的裝飾、採光、照明和通風等作用。樓頂有近2萬平方米的屋頂綠地,表現出了環保和節能的理念。

截止至2013年,有展廳數量48個,最大的2000平方米,最小的近800平方米。

另有近800個座位的劇場、近300個座位的學術報告廳(兼數碼影院)、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以及2800平方米的圖書館。還有大面積對公眾開放的休閒公共空間以及600個車位的地下停車場。

館藏精品

人面魚紋陶盆

人面魚紋陶盆.jpg

此彩陶盆呈紅色,口沿處繪間斷黑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着兩條大魚。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整個畫面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

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這應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谷階地營建聚落,過着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採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有大量的動物形紋飾,如魚、鹿、蛙等,以魚紋最為典型。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公認的彩陶藝術精品。類似內容的彩陶盆在遺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來使用,很像一種特製的葬具。人面由人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像是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具有巫師的身份特徵,因此這類圖畫一般被認為象徵着巫師請魚神附體,為夭折的兒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認為人面與魚紋共存構成人魚合體,寓意魚已經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為圖騰來加以崇拜。[2]

大盂鼎

大盂鼎.jpg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制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蹤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

大盂鼎器壁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成垂腹狀,下承三蹄足。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兩周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

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盂之事。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與商內、外之臣僚因沉湎於酒以致亡國的教訓,告誡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賞賜盂鬯、命服、車馬、邦司、人鬲、庶人等。《尚書·酒誥》是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誡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武王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語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國滅,無罹」,大意是說商紂好酒,不思其過,最終導致國滅邦亡。與大盂鼎銘文所言相合,透露出周人對於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鑑的警示。

此器銘文中用字筆畫粗細不等,且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許多圓形或方形團塊,象形意味仍較濃。又如銘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體現了用筆過程中自覺的提、按意識。通篇文字布局規整,書風凝重。[3]

展廳介紹

古代中國

《古代中國陳列》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級文物521件。陳列以王朝更替為脈絡,以珍貴文物為核心,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發展特點,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締造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陳列分為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八個部分。

復興之路

《復興之路》展覽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基本陳列的最新發展。近代部分以2300 多件實物、文獻、圖片、圖表、模型、繪畫、雕塑、舊址復原、模擬景觀等展品,展現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100 多年的歷史。當代部分則與近代部分相銜接,反映中國現代歷史的進程。

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前身為1950年3月成立的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1960年正式命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代和現代的革命歷史文物,再現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多年近代中國歷史發展概貌。中國革命博物館當時是中國近、現代文物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館,基本陳列是「近代中國」和「當代中國」。

學術研究

《館刊》

200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組建之後,時代又賦予了館刊新的使命。在經歷了歷時3年半的改擴建工程之後,國家博物館以其近20萬平米的建築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成為國家重要的文化窗口,而「歷史與藝術並重」的辦館定位,成為國家博物館時代轉型的重要標誌。這就需要有一份能夠反映「歷史與藝術並重」的館刊,以完善國家博物館的學術建設。

2011年,國家博物館對《中國歷史文物》和《近代中國與文物》進行改刊,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並突出「歷史與藝術並重」的辦刊理念。

新館刊為國際標準大16開本、10個印張、160個頁碼全彩精印月刊。其中常設古代史與文物研究、考古學研究、藝術史研究、博物館學研究、近現代史與文物研究、展覽評論等欄目,在內容策劃和布局上,充分考慮學術發展的需求,緊追學術前沿,並結合博物館主要的業務工作,配合重要展覽、館藏文物,隨時增加相應專題欄目。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已經出刊10期,集中刊出業內專家的論文。其中圍繞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抗倭圖卷》組織的「比較研究:《抗倭圖卷》與《倭寇圖卷》」,圍繞「20世紀中國美術名家系列展」之潘天壽李可染、黃胄藝術展組織的「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圍繞德國「啟蒙之藝術」大型展覽以及「啟蒙之對話」系列論壇組織的「啟蒙的藝術」等專題,引人注目。[4]

學術機構

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要職責:組織學術研究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的論證、科研課題的立項和驗收評審、科研成果獎勵的評審、學術成果水平的評估,為學術研究和發展相關的決策提供諮詢和建議。學術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學術研究中心,主要負責學術委員會活動組織和日常工作管理。[5]

國博講堂

《國博講堂》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學術交流平台,它以「歷史與藝術並重」為舉辦宗旨,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就相關領域的前沿問題和熱點學術問題發表精彩演講。

截止至2013年末,《國博講堂》已經舉辦講座40餘場,內容涵蓋歷史、藝術、文物考古等多個領域。

辦館理念

建館方向

國家博物館的建設:要與中國的大國地位相稱;與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明相稱;與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相稱;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稱。[6]

職能任務

中國國家博物館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宗旨。把優秀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展示好、發展好,賡續民族血脈、弘揚民族精神,同時,展示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是國家博物館的光榮使命。國家博物館是中國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

國家博物館是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基本職能為文物和藝術品收藏、陳列展覽、公共教育、歷史和藝術研究、對外文化交流。[7]

開放時間

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館,16:30清場,17:00閉館)周一閉館(含國家法定節假日)[8]

2018年9月22日,國家博物館發布公告,因展覽施工原因,國家博物館自2018年9月25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公告。[9]

最新消息

2019年3月20日16:30,因施工原因,國博將閉館一段時間。[10]

2019年4月8日,國博新官網也已上線。[11]

2019年4月10日重裝開館。國博同時還宣布了4月11日將在國博舉辦的三場活動——「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1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