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目錄
名詞解釋
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生物體內進行的同化反應的總稱。生物合成具有如下幾種不同的生理意義。(1)合成生長增值所必需的物質。(2)在穩定狀態時,合成用於補充消耗掉的成的物質。分(3)為長期和短期的貯藏,進行必要的合成。一般來說,生物合成是吸能反應,多數是朝向使分子結構複雜化的方向進行。能量供給最典型的是由ATP供給,也有通過GTP(例如:蛋白質合成,)UTP(糖合成),CTP(磷脂的合成)供給的。也有利用還原型輔酶的(脂肪鏈的延長)。生物合成可分為由主要原料進行的全合成(從頭合成,例如光合作用)和由部分分解產物進行可逆性的廢物利用途徑(例如:嘌呤核苷酸的轉換。生物體內的各種生物合成途徑互相間受到複雜的控制。
分類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nsis)是生物界中規模最大的有機合成過程,通過光合作用使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於碳水化合物中,每年約為8×10博kJ。放出的氧氣約5.35×1011t,同化的碳素約2×1011t。
糖異生::糖異生(gluconeogenesis)作用是由非糖前體如丙酮酸、草酰乙酸等合成葡萄糖的過程。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是多步驟過程,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是以特定的基因轉錄生成的mRNA為模板的,不同mRNA指導不同的特異蛋白質的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包含DNA複製、DNA修復、DNA重組。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從磷酸核糖焦磷酸的合成開始。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
- ↑ 【愛我中華】中國智慧到底有多贊?,搜狐,2019-11-16
- ↑ 漢字之美--最美解析這些你熟悉的漢字,搜狐,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