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文化差(楊盛龍)
作品欣賞
疫情防控的文化差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對各地疫情肆虐以及防控情況作比較,可以看出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疫情的不同態度和處理方式。
新冠肺炎病毒新出現,人類對其認識剛剛開始,沒有特效藥,疫苗尚未研製出來之前,只能使用古老的對付傳染病傳播的辦法,就是最大限度切斷傳染渠道,隔斷傳染源,將人群隔離。東西方各地,隔離的情況有很大差異。
東方人有着悠久的農耕文化傳統,自古以來居住在圍牆之中,一家一圈籬笆柵欄,一戶一道土圍子,人居其中,防止野獸侵擾,防賊防盜。城有城牆,城牆外有護城河,城市就叫城池。這種居住習俗沿襲到城市社區和機關單位、學校,都有圍牆,把住大門,可防可控。疫情期間,嚴守大門,社區住戶人員憑證件出入大門,測驗體溫,較好地防止人員往來,起到較好的隔離作用。西方盛行走出去的海洋文化,居住區一般是沒有圍牆的,機關單位沒有圍牆,大學沒有圍牆,車輛行人任意穿行校園。東方盛行農耕社會的防務意識,家有圍牆,寨有寨牆,城有城池。比如北京這樣的城市,胡同兩邊是小院,關閉大門,鬧中取靜;各種大院跑「牆」圈地,老遠才有一條可通行的街道,即使街道寬闊,交通還是容易擁堵。歐美國家比如舊金山那樣的樓群密集市區,每過一座樓便是一條街,設置為單行道,車流順暢,有利於通行,不利於封閉阻隔疫情。
東西方交際禮儀不同。西方的親友相見,握手,擁抱,親吻,接觸很密切。東方的親友相見,行抱拳禮,人與人之間有一定距離,比較適合疫情期間人與人的交往。現代以來,東方人引進了握手禮,疫情期間回歸傳統的抱拳禮。
西方社會富有深厚的工業化基礎和傳統,工業生產是集約型的,人們集中在一個場所內進行流水線似的作業,車間內人群密集。東方社會是傳統農業社會,一家一戶,個體勞動者在大自然的廣闊田間勞作,人群沒有扎堆聚集,鄉村在病毒肆虐的日月基本上都是零感染。
西方人宗教信仰意識濃厚,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經常匯集教堂,做禮拜,唱詩,婚禮在教堂舉行,相對聚集。中國人信仰宗教人數很少,人們崇拜祖先,自家人在家裡面對神龕,表達敬意;一些人崇拜自然,忘情于山野。
中國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諄諄教導,聽話啊!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講究步調一致,一切行動聽指揮。中國人往往都很聽話,經常學習,提高認識,改造思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對某個問題,總是一致認為。也搞象徵性的投票,總是全票通過。新冠疫情來襲,領導要求大家居家隔離,不要出門,大家便都乖乖地宅家,閉門不出,這對阻斷疾病傳染途徑,防止病毒傳播,抑制疫情,無疑是有作用的。西方人講究個性,強調自我,比較任性散漫。政府發布「居家令」,居民不聽從,照樣逛公園、逛市場、跑步、聚會。有的城市讓市民居家隔離,市民仍然上街活動,市長到街上到公園驅逐市民回家。有的城市人們不聽從勸告,到公園聚集,喊話下令無效,有關方面只有傾倒雞糞以阻止。有的城市人群集結遊行示威,抗議「居家令」。這些,對抑制疫情是有副作用的。
如果用現代體育項目做比較形象的比喻的話,西方文化如同足球、籃球,眾人追逐、搶傳;東方文化如同乒乓球、排球,人們總是想辦法擋、推、扣。
東西方文化各有特色,放在疫情防控中議論,並不是說哪種文化有優勢。這就好像人性格的外向與內向,並不是說哪種性格智商高,哪種性格為優秀。
就說這次新冠肺炎疾病的流行吧,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疫病防控中的意義各有不同。東方人喜好打圍牆建城池,封閉自我,利於隔離防護。然而,人口眾多,密度大,城市建築向空中發展,居住擁擠,對於傳染病防控是有副作用的。一些城市建有許多握手樓,樓與樓之間可牽手。現今大多數中小城市動輒就建築連片的幾十層高住宅樓,防火、給排水、生活垃圾的處理等都有問題。歐美國家各大城市高樓林立,摩天大樓雄偉壯觀,一般用於金融、辦公等行業,人們一般居住在兩三層的獨棟別墅式小樓,樓門一關便自成一個世界。
西方餐飲文化實行分餐制,自助餐,自取飯菜、飲料,各取所需,就餐時低聲交談。東方文化氛圍中的人們喜好聚餐,圍成大圓桌,一雙筷子從你嘴裡拿出來,伸到盤子裡夾菜,你夾菜,我夾菜,不斷將唾液交換到他人嘴裡去,一邊吃一邊高聲大叫。特別是喝酒划拳,一個比一個喊的凶,車軲轆酒話與唾沫星子齊飛,圓桌中間一盤盤佳肴轉圈承接多人的唾液。鑑於防疫形勢,有關方面提出使用公筷、公勺,這樣解決不了唾沫飛濺和唾液交換問題,很有必要將合餐制改為分餐制。
不愛聽話的西方文化突出個性,強調自我,英語的「I」在任何情況下都大寫,西方人愛說我認為,我的意見,我將怎樣怎樣。強調自我的人們選舉出來的領導人,對下負責,對他的選民負責,所作所為要體現選民的意志。東方人總是說「我們」,一致認為的文化體系,思想高度統一,很難有不同意見,各級領導都是對上負責,很難顧及到民眾的意見。
聽領導的話,聽權威的話,自己的意見就無所謂了。習慣了聽話聽從,上面說,下面聽;上面作指示,下面學習領會,融化到血液中,貫徹執行。長此以往,習慣聽上級指示,按上面部署做,自己沒了主見,個體不動腦筋思考。傳染病使多個醫護人員病倒,領導喜歡報喜不報憂,專家說不會人傳人。病毒從去年擴散到今年,官媒報紙呈現一派歌舞昇平景象,二十多天沒有關於病毒的文字。習慣於從官媒接受信息的公眾不知情,社會上不當一回事。如果相信自媒體傳的麼,有信謠之嫌。傳染病肆虐,領導有指示,兩會開成了圓滿勝利的大會,數萬人匯集聚萬家宴。為了社會喜慶祥和,過年後再說吧。這些,屬於文化的範疇嗎?
說不同文化對疫情防控有一定影響,而不是決定性的。東西方文化有差異,其實一個國家內的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之間也是有文化差異的。比如,城市人看到鄉村人端着大碗蹲在村口吃飯,覺得粗俗不堪,但是鄉村人覺得那是一種風俗文化,樂在其中,那樣用餐總不至於圍坐大圓桌互相交換唾液。再如,北方冬天供暖,夫妻同一個枕頭睡覺,很是親密;南方特別是高寒山區冬天冷颼颼的,夫妻頭朝床兩頭睡覺,互相捂腳取暖,也很親密。不同的居宿文化適應各自的生活環境,吃飯蹲在村口,睡覺各在一頭,這樣的生活習慣如果遭遇疫情,可以避免傳染呢(此處可以着一表情)。
傳染病防控受不同文化的一定影響,抑制和戰勝傳染病終究還是得靠醫療手段,依靠科學技術。新冠肺炎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不同文化的各國應該團結協作,共同對敵。如果絕大多數國家都控制住了疫情,有一兩個國家沒有控制住,那還是誰也不得安寧。[1]
作者簡介
楊盛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