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科
百部科(學名:Stemonaceae),單子葉植物,3屬,12種,分布於亞洲、美洲和大洋洲,中國有2屬,9種,產西南部至東南部。多年生直立或攀援或纏繞草本,具根狀莖或具塊根;葉互生,對生或輪生,有明顯的基出脈和平行、緻密的橫脈;花兩性,輻射對稱,腋生;花被片4,花瓣狀,大小近相等,排列為2輪;雄蕊4,花絲分離或基部梢合生,花葯2室,內向縱裂,藥隔通常延伸於藥室之上成一細長的附屬物或無附屬物;子房上位至半下位,1室,花柱不分枝或缺;胚珠多數至2顆,倒生,生於室底或自室頂垂懸;蒴果開裂為2瓣;種子有豐富的胚乳。[1]
目錄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攀援或直立,全體無毛,通常具肉質塊根,較少具橫走根狀莖。葉互生、對生或輪生,具柄或無柄。花序腋生或貼生於葉片中脈;花兩性,整齊,通常花葉同期,罕有先花後葉者;花被片4枚,2輪,上位或半上位;雄蕊4枚,生於花被片基部,短於或幾等長於花被片;花絲極短,離生或基部多少合生成環;花葯線形,背着或底着,2室,內向,縱裂,頂端具附屬物或無;藥隔通常伸長,突出於藥室之外,呈鑽狀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子房上位或近半下位,1室;花柱不明顯;柱頭小,不裂或2-3淺裂;胚珠2至多數,直立於室底或懸垂於室頂,珠柄長或短。蒴果卵圓形,稍扁,熟時裂為2爿。種子卵形或長圓形,具豐富胚乳,種皮厚,具多數縱槽紋;胚細長,堅硬。
蔓生百部,又名:百部草(《抱朴子》),婆婦草(《日華子本草》),蔓草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體平滑無毛。根肉質,通常作紡錘形,數個至數十個簇生。莖上部蔓狀,具縱紋。葉通常4片輪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全緣或帶微波狀,基部圓形或近於截形,偶為淺心形,中脈5~9條;葉柄線形,長1.5~2.5厘米。花梗絲狀,長1.5~2.5厘米,其基部貼生於葉片中脈上,每梗通常單生1花;花被4片,淡綠色,卵狀披針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絲短,花葯內向,線形,頂端有一線形附屬體;子房卵形,甚小,無花柱。蒴果廣卵形而扁;內有長橢圓形的種子數粒。花期5月。果期7月。
生長習性
百部野生多半在蔭蔽濕潤的環境,經過人工引種栽培,喜前特性不太明顯。但是怕乾旱,耐寒冷,喜上層深厚,因百部塊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層內。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生長於陽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
產地分布
下級分類
黃精葉鈎吻屬 Croomia Torr. ex Torr. et Gray
百部屬 Stemona Lour.
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施肥
依據其生長習性,選好適宜土壤,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圈肥、土雜肥或堆肥4000kg左右、過磷酸鈣20kg,草木灰適量,充分混勻後均勻地撒在地表,深翻30cm左右,整平耙細。做成寬1~1.3m的平畦或高畦,四周開挖較深的排水溝。
2、繁殖方法
①種子繁殖:於霜降前、後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12~15cm開2cm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覆土1cm左右,稍加鎮壓。第2年春出苗。春播的於「清明」前後播種,方法如前。播種後澆透水,並可用草覆蓋,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高約10cm時可移栽。每畝播種量1.5~2kg。
②分根繁殖:「春分」前後即萌芽前,挖出全根,將大的剪下加工藥用,取上部根莖,按根莖上芽頭多少進行分選,每株要有2~3個芽頭並帶3~4個塊根,將斷根和粗根、病蟲傷根撿出作藥。在整好的畦里按行距30cm、株距15cm開穴,穴內先放一些腐熟廄肥(包括草木灰),每穴栽1株,保持芽頭與土面垂直,覆土3cm左右。澆透水,待水滲下後覆土蓋平,每畝栽苗10000株左右。
化學成分
塊根含多種生物鹼。
蔓生百部:根含百部鹼。百部定鹼、異百部定鹼、原百部鹼、百部寧鹼、華百部鹼等。
直立百部:根含百部鹼、原百部鹼、百部定鹼、異百部定鹼、對葉百部鹼、霍多林鹼、直立百部鹼。
對葉百部:根含百部鹼、對葉百部鹼、異對葉百部鹼、斯替寧鹼、次對葉百部鹼、氧化對葉百部鹼。尚含糖2.32%,脂類O.84%,蛋白質9.25%,灰分12.1%,以及乙酸、甲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視頻
百部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戶外常見野花合輯(第一、二季)100科更新完畢,個人圖書館 ,201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