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知止》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 第七卷。

目录

原文

粤工善为舟,越王用之良,命廪①人给上食。粤之治舟者宗②之。岁余言于越王曰:“臣不惟能造舟,而又能操舟。”王信之。隽③李之役,于五湖,溺焉,越人皆怜之。郁离子曰:“是画蛇而为之足者之类也。人无问智愚,惟知止则功完而不毁,故以子胥之贤而不免焉。夫子胥之入吴也,图报其父兄之讐④而已矣。及其人郢⑤而鞭平王⑥足矣,夫复何求哉?乃不去,而沈⑦其身,不知止也。”

注解

① 廪:廪,米仓。廪人,管理官府米仓的人 。 ② 宗:尊崇,崇仰。

③ 隽李之役:隽李,即榫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

④ 讐:“仇”的异体字。

⑤ 郢:楚国的都邑。

⑥ 鞭平王:鞭,鞭尸,即鞭打仇人的尸体以报怨泄愤。平王,楚平王。

⑦ 沈:同“沉”,沉没。

译文

粤地的工匠善于造船,越王先用了他们中的一个好的,命令管米仓的人给他上等的粮食吃。粤地的造船工匠都敬仰他。到了年底,这个工匠对越王说:“我不仅能造,而且还能掌船。”越王相信了他,在隽李之役中,他驾船在五湖水面上遇到了大风,船沉了,人也淹死了,越人都怜惜他。郁离子说:“这就是属于画蛇添足一类人啊。人不论智愚,只要懂得适可而止,就可以工事完成而身不毁,因此,以伍子胥之贤良,而不能避免毁身。伍子胥到吴国去,只不过是希望替他父兄报仇而已。等到他进入郢(楚都)并鞭打楚平王的尸体,这也就够了,这有什么再要求的呢?他却不离去,结果沉没了自身,这是不知道适可而止啊。”

评语

常言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其度,如果把握不当,都有可能走身其反面,在春风得意之时,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适可而止。切勿妄为,不然,则追悔莫及。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1]

作品评价

《郁离子》的寓言体风格可谓“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在这点上颇得庄子精髓[2]。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辞富丽、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更为重要的是,《郁离子》还吸收改编了一些《庄子》的寓言来就事论理。

视频

知止 相关视频

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
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

参考文献

  1.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谋臣刘伯温 ,搜狐,2016-08-31
  2. 庄子 33篇精髓整理,豆丁网,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