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神策军中国唐朝中后期京畿长安的一支主要禁军

神策军
地 位 唐朝后期北衙禁军
任 务 保京,征讨,监临
主要将领 卫伯玉


目录

历史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临洮西的磨环川(今甘肃临潭西南)成立一支新部队神策军,以防御吐蕃,这是作为禁军的神策军的雏形。

安史之乱时,该部队的军使成如璆卫伯玉率一千人入援中原地区。干元二年九节度在相州兵败后,这支部队退驻陕州,作为防备安史的二线部队。此时临洮故地已被吐蕃占领,朝廷以卫伯玉一军号称神策军,以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军)。随著卫伯玉和继任神策军节度使的郭英乂的先后调离,神策军由宦官鱼朝恩控制。

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原来的禁军溃散,唐代宗逃往陕州。鱼朝恩以神策军及河西、陇右军和安西、北庭军迎驾,统称这些部队为神策军。代宗后来由神策军护驾回京,此时神策军已经壮大到几万人的规模。此后神策军便成为禁军之一,实力逐渐壮大。

神策军成为禁军后,于唐代宗大历初年曾扩编,收编了平卢军邢君牙部、阳惠元部,安史降将尚可孤部,朔方军郝廷玉部、侯仲壮部。此后神策军几次出征河朔叛镇,在建中四年“泾师之变”中消灭朱泚收复京城。因为宦官和神策军在数次动荡中均紧随皇帝,获得唐德宗的信任。贞元十二年六月,德宗决定把神策军交由宦官执掌,同时做大规模扩编。因为神策军的待遇较好,其他禁军纷纷希望加入,至唐德宗时,人数扩大至十五至十八万人,成为长安甚至整个关中地区最主要的武力。

德宗在朱泚之乱后,将神策军交与宦官掌管,并且成为定制,此后神策军成为宦官掌权甚至废立皇帝的主要工具,唐宣宗之立,便是由神策军中尉马元贽主导。顺宗即位后,朝臣王叔文欲从宦官手上取回神策军的兵权,但不成功。

在唐代晚期,神策军因军纪败坏而战斗力下降。穆宗以后,神策军因战事减少很少,经常“角抵杂戏”,与皇帝游乐,或“淘池造楼,营建宫阙”(《旧唐书•穆、敬本纪》)。神策军也开始在宦官废立皇帝,北司控制南衙的党争中充当工具。

僖宗时,神策军在黄巢之乱中溃败,僖宗在蜀地避难时,由宦官田令孜招募新神策军。直到903年朱温进长安杀宦官,才将神策军解散。[1][2]

参考资料

  1. 齐勇锋. 说神策军. 陕西师大学报. 1983, (02): P94–102 [2012-09-11]. 
  2. 李玮,〈唐代神策军的兴衰──以宦官势力消长为中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