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區
秀英區位於海口市西部,東起丘海大道,西接澄邁縣,南連定安縣,北臨瓊州海峽。總面積511.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6.92萬人(2007年底),常住人口32.76萬人。
全區轄2個街道、6個鎮:秀英街道、海秀街道、長流鎮、西秀鎮、海秀鎮、石山鎮、永興鎮、東山鎮。共有16個社區、70個行政村。區政府駐秀英街道秀華路2號。
地勢西南高、北面低,屬二至四級台地。境內五源河、榮山河北流注入瓊州海峽。系海口市商品糧和蔬菜主要基地。漁業發達,為市郊養蝦和淺海捕魚重點區。粵海鐵路、224國道、225國道穿境而過,粵海鐵路海口火車客運站和貨運南站在秀英轄區內。有全省最大的港口海口港(俗稱秀英港),是對外開放港口。名勝古蹟有丘濬墓[1]、秀英海濱游泳場、假日海灘、西秀海灘、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綿延20千米的西海岸帶狀公園等。
目錄
歷史沿革
秀英,原為一小村莊,古稱小英。北部海面稱小英灣(現稱秀英灣)。宋元時期已形成集市——秀英墟。清代,小英村改稱秀英村。1947年為秀英鄉。1950年6月,成立秀英鄉人民政府,1953年改設秀英街道領導小組,1956年改稱秀英居委會。1960年1月,成立秀英街道辦事處。1960年5月,成立秀英公社,1961年9月併入西區公社。1962年1月,恢復秀英公社。1967年3月,併入海秀公社,更名上游區。1982年7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秀英區人民政府。
1990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秀英區人民政府(縣級),下轄秀英、海秀2個街道辦事處和長流鎮、榮山鄉、新海鄉、海秀鄉、丰南鄉,計居委會11個,村委會30個,自然村35個。1993年澄邁縣豐盈鄉劃入秀英區,更名為丰南鄉。2002年原瓊山市的石山鎮、永興鎮、東山鎮以及遵譚鎮以海榆中線公路為界的西側地區劃入秀英區。區政府駐秀華路。
1995年底,秀英區面積140.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95萬人。轄2個街道、1個鎮、4個鄉。區府駐先烈路。(《中國政區大典》為面積120平方千米,人口9.4萬人。《簡冊》為147平方千米)
1996年,秀英區位于海口市西南部,距市區8千米。東起秀英港疏港大道與新華區為界,南起浮陵水與瓊山市石山鎮相鄰,西同澄邁縣豐盈鄉接壤,北瀕瓊州海峽,海岸線長9千米。總面積147.41平方千米,全區總戶數37087戶,總人口1221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7469人,占38.88%;農業人口74631人,占61.12%。(《海口市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區總人口156155人,其中:秀英街道37479人,海秀街道33261人,長流鎮31310人,榮山鄉22384人,丰南鄉6318人,新海鄉6335人,海秀鄉19068人。
2002年,新海鄉、白龍鄉、榮山鄉、丰南鄉合併,設立西秀鎮;撤銷海秀鄉,設立海秀鎮。年底,秀英區面積511.5平方千米。人口近30萬人。轄6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6個居委會,69個村委會。區政府駐秀華路。
2003年底,秀英區面積511.5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3萬人,戶籍人口24.92萬人。轄6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69個村委會、16個居委會。區政府駐秀華路。
2004年底,秀英區面積495.6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38萬人。轄6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69個村委會、16個居委會。區政府駐秀華路。2007年底,戶籍人口26.92萬人,常住人口32.76萬人。
視頻
秀英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丘浚墓將建成開放式文化公園(圖),搜狐,2012-04-16
- ↑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2號),中國在線,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