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戰
《窮戰》旨在闡述對於「不戰而遁」之敵實施追擊時應當注意掌握的問題。它認為,在我眾敵寡的形勢下,對於不戰而逃之敵,不可急於追擊,因為「物極則反」,欲速不達,應當調整兵力從容不迫地追擊之。這樣,就能取勝。本篇所引「窮寇匆迫」系孫子「用兵八則」之一。
目錄
譯文
大凡作戰中,如果我軍兵多、敵軍兵少時,敵人必因懼怕我軍勢強,不敢與我交戰而逃走。對於這種為保存實力而退走的敵人,切記不可貿然急追,因為物極必反,急了敵必反身死戰,對我不利。應當以整個兵力對敵實施有條不紊地追擊,只有這樣,才能穩操勝券。誠如兵法所說:「對於困迫危殆且準備拚死一戰的敵人,不可以追迫太急。」
西漢宣帝時期,後將軍趙充國奉命討伐先零羌。充國率兵進至羌軍駐紮的地方,發現羌兵因長期駐紮這裡,已經非常麻痹鬆懈,遠遠望見朝廷大軍便丟棄戰車輜重,企圖渡過湟水而西逃。因為所經道路險要狹窄,趙充國率軍於後面緩慢地追逐羌軍。有人對此提出意見說:「追逐敵人利於迅速,現在行動太遲緩了。」趙充國回答說:「這是陷於困迫危殆的敵人,不可追擊太急。因為,緩慢追擊,敵人就會無所反顧地向前逃走;急速追擊,就會迫使敵人反身與我拚死一戰。」
眾校尉聽後都贊同說:「講得好。」羌兵因為慌忙逃走,故在爭渡湟水時淹死數百人,其餘的人都奔逃四散了。
原文
凡戰,如我眾敵寡,彼必畏我軍勢,不戰而遁,切勿追之,蓋物極則反也。宜整兵緩追,則勝。法曰:「窮寇勿迫。」①
漢趙充國討先零羌。充國兵至羌虜所,〔虜〕久屯聚,懈弛,望見大軍,棄輜重,渡湟水。道隘狹,充國徐行驅之。或曰:「逐利行遲②。」充國曰:「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死戰。」諸校曰:「善。」虜赴水溺死者數百,余皆奔潰。
注釋
①窮寇勿迫:語出《孫子兵法·軍爭篇》。
②逐利行遲:顏師古注云:「逐利宜疾,今行太遲。」意思是,追逐敵人利於行動迅速,現在行動太遲緩了。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2]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