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竹塹社
圖片來自原住民族委員會

竹塹社(Pocaal),為臺灣原住民道卡斯族的一支,為該族人口最多的一社。在漢人大量移民北台灣前,是新竹地區主要的居民。原先尚有「眩眩社」與竹塹社相鄰,後來因為明鄭時期遭到討伐,逃入內山,未曾再回平地而在歷史文獻中失去記載。竹塹社於康熙年間開始繳納「番餉」。雍正11年(1733),清廷在竹塹社地環植荊竹為城,遂諭令竹塹社人移居到北門城外(舊社)。乾隆14年(1749),舊社因頭前溪溪水氾濫,再次往北遷徙,來到鳳山溪、頭前溪交錯處,建立新社,這就是今竹北的「采田福地」。此後,沿著兩溪朝中上游發展。[1]

目录

歷史

清代以前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登陸大員,展開殖民台灣首頁;漢人還未大規模開墾新竹,主要居民為臺灣原住民道卡斯族,根據荷蘭文獻該地原住民稱為「Pocaal」或「Pocael」。台灣史學者翁佳音認為,從荷蘭古地圖和文獻顯示當時荷蘭人同時記載了原住民地名「Pocaal」和漢人地名「Tiksam」或「Texam」(竹塹),暗示兩者關係不是譯音,且地圖上特別註明當地大溪畔有竹林,因「塹」為坑谷、險阻之意,學者翁佳音猜測可能古時漢人認為溪畔的竹林妨礙交通而取名為「竹塹」。

荷蘭時期竹塹社與北方的南崁社交惡作戰,雙方之間衝突不停,南崁社為了與強大的竹塹社對抗在1645年歸順荷蘭,後來竹塹社也歸順荷蘭後,荷蘭人還致力排解雙方的紛爭。荷印公司於1654年統計竹塹社計有149戶,523人[2]。竹塹社當時分布於新竹香山、鹽水港一帶,與其他部落的酋長每年集會一次,向荷印公司殖民當局報告各部落的現況。

1661年(南明桂王永曆十五年),鄭軍統帥鄭成功接受荷印度公司通譯何斌的建議,揮軍進攻大員(臺灣);鄭將楊祖率領左先鋒鎮部隊,於新港仔以及竹塹社一帶登陸進行屯墾。幾個月後,臺灣中部的原住民部落聯盟大肚王國起兵擊敗屯田於此的鄭軍,楊祖受傷率軍退回大員。1681年,鄭軍為了抵抗清軍攻臺戰爭,積極修築防禦工事並徵調各地的原住民;原住民反抗並襲殺通事搶奪糧餉,攻擊往來漢商。鄭克塽指派親軍陳絳,率軍鎮壓各别反抗的原住民部落;各社原住民不敵轉入山區,其中竹塹社人轉入十八尖山客雅山等丘陵地,後來大部分社民接受招降回到竹塹社。而之後的眩眩社可能併入竹塹社中。自此,漢人直到1711年以前,未能在新竹進行有效率的屯墾經營。

由竹塹遷往新社

荷蘭時期文獻記載,當時竹塹社就坐落在頭前溪畔。清代早期時竹塹社由香山遷往今日新竹市區中心位置。清康熙六十一年(1721年)朱一貴反清,叛軍由臺灣南部一路北上,竹塹社七姓原住民壯丁支援清軍立功。朱一貴之亂之後,清廷逐漸重視臺灣防務,1733年淡水廳移駐竹塹社,同知徐治民在聚落四周種植荆竹(竹城),並將城內的竹塹社原住民遷往北門外(湳雅),竹塹社新的所在地稱為新社。[3]新社因竹塹溪時常氾濫,1749年竹塹社再往北遷移至今竹北市新社一帶,人口約400餘人。原來新社的地方改稱舊社至今。

竹塹社內部設有七個部族稱之為「房」,各房設有「房長」管理,1758年台灣知府覺羅四明令全社按滿族習俗雉髮,並賜予各「房」等七姓,使原先各房內不同姓氏的成員都成為「異姓宗族」。竹塹社還興建七姓祠堂,名曰「新社公館」,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旁再列出「特封義勇為竹塹七姓化番」的七姓祖先神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皇帝御賜義勇可嘉匾額。[4]咸豐四年(1854年)閩粵械鬥,新社公館遭到祝融之災。後捐地重建,號采田福地。時至今日,采田福地仍然是竹塹社宗族共同的信仰中心。也因竹塹社協助清軍剿判有功,清廷訂屯番制,禁止漢人移民開墾番界內土地。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原住民之中不少為新竹地區大地主,漢人移民僅能向原住民承墾土地,以合股或是集資的方式成立墾號進行開墾。竹塹社族人的經濟地位直到日治時期廢除大租制,才真正的沒落。

逐漸漢化

竹塹社遷至新社後,前幾代僅與社內七姓通婚,後逐漸與漢人通婚。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取消了竹塹社既有的一些土地權益,加上七姓內部不和等等原因,導致竹塹社勢力衰退,傳統文化逐漸失傳,母語幾乎完全消失。竹塹社傳統的祭祖活動稱為,祭祖活動每年兩次,後又有了拜土地公、作尾牙以及漢族文化的清明祭祖及中元普渡。今日竹塹社祭祀公業的祭祖祀典,大部分已非傳統原貌,改為客家化、道教化了。

参考文献

  1. [1],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12
  2. 王郭章,圖說竹塹,2004年
  3. 王郭章,圖說竹塹,2004年
  4. 新竹教育大學數位藝術教育學習網,新竹廟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