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飛行師團 (日本陸軍)
第3飛行師團(だいさんひこうしだん)是日本帝國陸軍[1] 所屬的陸軍飛行戰隊_(日本陸軍)航空師團之一。前身为1939年组建的第3飛行集团,1942年改組为第3飛行師團,軍事編號3FD,為1941年日本正式對美國宣戰後在中國戰場的主要空中作戰部隊。
目录
組織沿革
日本帝國陸軍在中國大陸的空軍部隊分成兩個單位,一個是關東軍所屬的關東軍飛行隊(1935年擴編為關東軍飛行集團,後改組為第二飛行團),大部分的陸軍航空隊是直屬在1936年成立於東京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團之下;隨著1937年中國事變戰事白熱化,戰力需求孔急,全由東京遙控指揮已不務實;在1937年7月15日,日本陸軍抽調航空兵團的部分兵力組成臨時航空兵團,配屬給華北方面軍用於中國華北戰場。
隨著日本陸軍戰場擴張,臨時航空兵團也不能從本土持續抽調飛行戰隊輪替,因此在1938年4月,中國戰場獨立出另一支航空兵團;這支航空兵團在1939年9月1日奉大陸命第344号文編入關東軍,但諾門罕戰役並未參戰只作為守衛滿州使用。
但原屬航空兵團的指揮體系並未瓦解,原航空兵團的指揮體系及半數兵力在1939年9月1日於南京成立第3飛行集團,編入第四飛行團後,繼續擔負中國戰場北部的空中戰鬥任務。1942年之前,日本帝國陸軍與帝國海軍同時在中國戰場均有駐紮空中武力,除了如重慶大轟炸時會協調共同作戰,大部分時間是以地域為任務分界,長江以北為陸軍擔負任務,長江沿線則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連合航空隊、第二連合航空隊駐紮。
由於1941年日本取得中國戰場的全面制空權,加上對美國開戰迫在眉睫,第3飛行集團在1941年11月6日移編南方軍,參與马来亚战役、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緬甸戰役等;在1942年4月15日,因填補帝國海軍對美國開戰的戰力空缺,在調回中國戰場之後擴編為第3飛行師團,隸屬於中国派遣军;之後作為中華民國空軍及美國空軍駐華特遣隊在中國戰場的主要空戰對象多度交鋒。
1944年2月14日,第3飛行師團解散,組織所屬單位保留,並納編自日本本土抽調的生力軍擴編為第5航空軍,迎接隨之而來的一號會戰。
师团概要
歴代师团長
第3飛行集团長
第3飛行师团長
最終司令部構成
- 参謀長:吉井宝一大佐
- 参謀(作战):宮沢太郎中佐
- 参謀(情報):高田増実少佐
- 参謀(後方):浜田要少佐
- 兵器部長:平山清助大佐
- 経理部長:藤森範英主計中佐
- 軍医部長:安岡正威軍医大佐
下轄部隊
- 1939年成立時
- 戰鬥部隊
- 後勤部隊
- 第2野戰機場設定隊
- 第15野戰航空廠
- 兵站自動車第1中隊
- 兵站自動車第13中隊
- 兵站自動車第64中隊
- 兵站自動車第65中隊
- 防禦單位
- 第12師團第1野戰高射炮隊
- 第12師團第2野戰高射炮隊
- 機場部隊
- 第15航空地区司令部
- 第17航空地区司令部
- 第18航空地区司令部
- 第91飛行場大隊(輕轟炸機)
- 第92飛行場大隊
- 第96飛行場大隊(重轟炸機)
- 第1飛行場中隊
- 第67飛行場中隊
- 第68飛行場中隊
- 第86飛行場中隊
- 通訊部隊
- 第15航空通信隊
- 第15航空情報隊
- 第16航空通信隊
- 1942年新加坡戰役期間
- 戰鬥部隊
- 戰鬥部隊
- 第12飛行團,指揮官青木武三少將
- 第1飛行戰隊(九七式戰鬥機)
- 第11飛行戰隊
- 第15獨立飛行隊(偵察機)
- 獨立飛行第50中隊(九七式、百式司令部偵察機)
- 獨立飛行第51中隊(九七式、百式司令部偵察機)
- 第81飛行戰隊(百式司令部偵察機)
- 1944年改組前夕
- 戰鬥部隊
- 機場部隊
- 第3航空地区司令部:高崎榮作中校
- 第5航空地区司令部:山田與吉中校
- 第16航空地区司令部:伊藤正一中校
- 第18飛行場大隊(輕轟炸機)
- 第31飛行場大隊(輕轟)
- 第57飛行場大隊(偵察)
- 第91飛行場大隊(輕轟)
- 第96飛行場大隊(重轟)
- 教育部隊
- 第105教育飛行团,司令部北京,指揮官近藤三郎上校
- 第114教育飛行連隊(战斗)
- 第115教育飛行連隊(司令部級偵查)
- 第118教育飛行連隊(战斗)
- 通訊部隊
- 第15航空通信隊:吉村清中校
- 第5航空固定通信隊
- 第6航空情報連隊:許斐専吉中校
- 第5航空测量隊:我部俊雄上尉
- 中國派遣軍气象隊:太田鐸治中校
- 後勤部隊
- 第15野戰航空廠
- 第23航空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