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諾門罕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諾門罕戰役(蘇聯與蒙古稱「哈拉哈河戰役」、「哈拉欣河戰役」,俄語:Бои на Халхин-Голе,日本稱「諾門罕事件」,日語:ノモンハン事件)是大日本帝國蘇維埃聯邦在遠東發生的一場戰爭。日本稱1939年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為第1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1939年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2次諾門罕事件[1]。蘇聯方主將為朱可夫、日方主將則為小松原道太郎。

戰事在1939年於當時的滿洲國蒙古國的邊界諾門罕發生。1939年5月至8月日軍在滿洲西北部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鄰邊境地區挑起諾門罕事件(哈勒欣河事件[2])。

蘇、日雙方的軍隊各自代表蒙古人民共和國及滿洲國交戰,但蘇、日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結局是日本關東軍戰敗、蘇聯勝利。蘇、日雙方此後在二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1945年8月8日對日本宣戰並發動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背景

1734年(雍正12年),清政府設立呼倫貝爾副都統衙門,劃定新巴爾虎蒙古部族的牧地與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轄地的行政區域界線,沿邊界線設立了16個卡倫,其中一個卡倫就是諾門罕布爾德。在諾門罕地區,邊界線劃在哈拉哈河以東約15公里至20公里處,史稱「雍正界線」。中國民國政府仍以「雍正界線」作為兩個部族間的行政界線,如1919年中華民國郵政局發行的《中華民國地圖》。日滿當局早期也承認「雍正界線」,如1932年日本東亞同文書院發行的《最新中華民國大地圖》、1935年以前滿洲鐵路出版局發行的地圖,以及1919年、1926年和1934年關東州政廳發行的地圖等,都以哈拉哈河東岸約20公里處為界。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全面占領滿洲,之後在1932年成立聽命日本的滿洲國。蒙古國則在蘇聯的支持下,於1921年宣布獨立。

1932年9月15日簽署《日滿議定書》。第二條規定:「滿洲國及日本國確認對於締約國一方之領土,及治安之一切之威脅,同時亦為對於締約國他方之安寧及存立之威脅,相約兩國協同當防衛國家之任,為此所要之日本國軍駐紮於滿洲國內。」以該議定書為基礎,日滿軍事協定委員會制定了《日滿守勢軍事協定案》,規定當一方或雙方遭到第三國侵略時,兩國軍隊將在日本國軍事指揮官的統一指揮下行動。1932年起,日軍開始以四年計劃旨在充實駐滿洲兵力、改善裝備等應急的軍備建設。

蘇軍從1933年春開始構築堅固的邊境陣地,並開始增兵。1934年6月,遠東蘇軍有11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650輛坦克、500架飛機,總兵力約23萬就;日軍駐滿兵力只有3個師、1個機械化旅、騎兵集團、3個獨立守備隊、約80架飛機,兵力約5萬人,加上日軍駐朝兵力,也不及遠東蘇軍的十分之三。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認為,在與蘇軍遠東兵力的對比上,駐滿洲和朝鮮的兵力至少要始終保持相當於蘇軍的十分之八,並儘早將航空兵力增強到相當干蘇軍十分之八的水平;以此為目標,迅速擴充軍備。

視頻

諾門罕戰役 相關視頻

諾門罕戰役,蘇聯軍備壓制,日本人被打得抬不起頭
戰爭片:諾門罕大戰,日軍兵敗如山倒!

參考文獻